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下颌骨大型缺损经植骨术以恢复颌骨的连续或再建颌骨后,还需进行矫形治疗,才能恢复咀嚼功能。因此,在植骨术中除必须注意面部外形的恢复外,还需考虑恢复功能的良好条件,才能使矫形治疗获得满意效果。即对有牙颌需恢复正常(牙合)关系,对无牙颌需注意有良好的颌间关系。以往对这个问题常注意不够。  相似文献   
42.
前言上颌骨火器伤或肿瘤手术切除后的一侧或双侧缺损,目前尚非手术方法所能修复,一般采用矫形方法,但矫形修复后,由于缺乏承力面,义颌很不稳定,咀嚼功能差,基牙又易致损伤,当上颌双侧缺损时,就更无法恢复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43.
粘膜白色角化斑块发生在软腭部是少见的。我们从1974—1982共搜集、治疗翼钩区此症17例。我们的经验认为局部刺激是产生口腔粘膜白色角化斑块的主要原因,但在翼钩区出现此种病损究系何种刺激因素为主尚不清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对一侧后牙缺失后小型猪髁状突和关节盘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一侧后牙缺失1个月后,失牙侧髁状突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至3个月时仍呈上升趋势;非拔牙侧髁状突和两侧关节盘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失牙后1个月时升高,而至3个月时则趋于回归。这表明两侧髁状突和关节盘的骨和软骨细胞在一侧后牙缺失后代谢活性均有变化但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45.
孕妇,26岁,孕1产0,孕23周来医院检查,超声显示:胎儿颅骨光环完整,脑中线居中,双顶径5.4cm,胎心145次/min,股骨长4.2c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羊水深度4.6cm,  相似文献   
46.
三维影像重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三维影像诊断是一项比较新的技术,目前国内尚无有关报道。本文利用计算机三维影像重建技术研究了口腔颌面部肿瘤和颞下颌关节疾病的三维影像显示。在研究颌面部疾病时,此技术较常规X线平片和体层摄影片有明显的优点。三维影像重建使我们能够从任意角度观察病变;可以自由地移去影像中某些成份,从而使被遮盖的部分显现出来;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病变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这有助于医生做出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7.
48.
颧颊翼咽鼻突义颌——修复上颌骨大型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骨因肿瘤切除或外伤等而致的大型缺损,使言语、吞咽、咀嚼等生理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单独用手术方法来恢复其生理功能是较困难的,因此,历来采用义颌修复。迄今国内外仍对上颌一侧缺损用中空或颊翼义颌修复,这种义颌主要依靠健侧余牙辅以患侧组织倒凹固位,靠健侧单侧承力。义颌不稳定,基牙易损伤,咀嚼功能差。余牙经损伤松脱后,功能将更降低。全无牙、无齿槽和硬腭的双侧缺损,固位条件更差,原承力条件完全丧失,更无法恢复咀嚼功能。这使手术者对侵犯上颌骨双侧的肿瘤放弃治  相似文献   
49.
一侧后牙缺失后咀嚼肌超微结构形态计量学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咬合紊乱会对咀嚼肌的功能和形态产生影响,本文对一侧后牙缺失后小型猪咀嚼肌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以探讨此类咬合紊乱状态下不同肌肉受累的差异。结果显示,一侧后牙缺失后两侧咀嚼肌超微结构均有所改变,多数表现为肌浆网和肌横管扩张,线粒体增大,数量增多。定量分析发现失牙侧咬肌线粒体体密度、数密度、表面积密度均呈下降趋势,提示可能与其在咀嚼功能中作用减弱有关,而失牙侧翼外肌上下头变化不同步则表明它们的功能出现不协调。  相似文献   
50.
实验目的口腔粘膜白斑在老年口腔粘膜病中较常见,早期由于症状不明显,常被忽视。由于未及时有效防治,有少数可以癌变,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如何防治也有待研究探讨。本实验的目的是试图在动物口腔内利用各种不同刺激,作为诱发因素,以造成类似人类口腔粘膜白斑病变的模型,以便密切观察此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探讨其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