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8篇 |
内科学 | 3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25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眼科学 | 115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吞噬过程中MERTK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激酶C(PKC)的相互作用.方法 对照实验研究.采用1×1010个/L视细胞外节膜盘(ROS),于37℃下孵育体外培养的正常hRPE细胞,在孵育的不同时间终止吞噬反应.用双重荧光标记法,检测hRPE细胞的吞噬能力.用液闪记数γ-32P放射活性法,检测不同吞噬时间点的PKC活性.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ERTK基因的mRNA水平变化情况.以PKC激活剂和拮抗剂处理hRPE细胞后,再行MERTK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hRPE细胞吞噬ROS能力、PKC活性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MERTK基因mRNA表达水平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ROS孵育后的hRPE细胞结合及吞入ROS的数量逐渐增多,至24 h时,hRPE细胞吞噬ROS的数量达到高峰,为(2.85±0.11)×106个,与对照组(0.00±0.00)×106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4,P<0.05).ROS孵育后的hRPE细胞胞质PKC活性降低,至24 h时,PKC活性降至最低,细胞质的PKC活性为(151.13±17.67)nmol·g-1·min-1,细胞膜的PKC活性为(152.45±64.83)nmol·g-1·min-1;对照组细胞质的PKC活性为(329.63±14.26)nmol·g-1·min-1,细胞膜的PKC活性为(467.67±68.87)nmol·g-1·min-1;两组间PKC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质:t=89.66,P<0.05;细胞膜t=10.31,P<0.05).在hRPE细胞与ROS不同时段的孵育过程中,MERTK基因mRNA均呈现出高表达状态,孵育至90 min时,MERTK基因mRNA表达灰度值为1.8853±0.0077,与对照组灰度值0.7246±0.006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 060.2167,P<0.05);孵育至24 h时,MERTK基因mRNA表达灰度值为0.5946±0.0082,与对照组灰度值0.3343±0.00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9.8421,P<0.05).上调hRPE细胞的PKC活性后,再行不同时段的ROS孵育,短时与长时孵育的MERTK基因mRNA表达灰度值均低于对照组(短时孵育:F=17 142.2331,长时孵育:F=1886.4614;P<0.05).拮抗hRPE细胞的PKC活性后,再行不同时段的ROS孵育,30 min内MERTK基因mRNA表达灰度值为4.4670±0.0092至5.7034±0.0095范围,均高于对照组灰度值0. 9117±0.0021(F=199 012.9138,P<0.05).结论 PKC的低活性和MERTK基因mRNA的高表达可促进hRPE细胞吞噬ROS的过程.PKC活性和MERTK基因mRNA表达水平作为上游调控信号,通过两条不同的信号通路,以负相关的方式调节hRPE细胞吞噬ROS的功能. 相似文献
42.
43.
44.
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自动角膜刀取材内皮移植术(DSAEK)已经成为替代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角膜内皮病变的首选术式,其优点为仅去除病变的角膜内皮和后弹力层,最大限度地保持角膜的完整性,避免眼表面的损伤和明显的屈光变化.手术方法为在角膜缘部制备5 mm的隧道切口,用后弹力膜剥离钩划开并剥除病变的角膜后弹力层和内皮层,同时移植带有部分角膜后基质的后弹力层和内皮层,经前房注气展开并顶起植片使之与植床贴附,无缝线,避免了角膜散光.手术中及术后重要的环节和经验是:亚洲人的前房较浅,在植片植入和展开的环节会有一些问题,因此术前要充分降低眼压,防止术中晶状体虹膜隔的前移,使前房内有较充足的空间植入植片;手术后植片脱位是DSAEK的最大并发症,往往也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避免的方法为术中尽量减少黏弹剂的应用,在植片植入前将前房内的黏弹剂彻底冲洗干净,在植片与植床贴附后要尽量排除二者之间的液体,增加二者的贴附力.晶状体虹膜隔的完整性与气泡能否在前房内持续保持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晶状体虹膜隔不完整,气泡容易进入玻璃体腔,无法顶住植片,容易导致植片的脱位,因此早期在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上要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5.
带角膜缘的深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自体结膜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疗严重眼表烧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带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的深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疗严重眼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陈旧性热烧伤和化学腐蚀伤的患者19例19眼。无睑球粘连6眼,轻度睑球粘连5眼,重度睑球粘连8眼。采用带巩膜环的全厚角膜移植,缺失的结膜组织用羊膜和自体结膜修补,随访时间为9m~26m,观察视力、角膜上皮修复情况、角膜透明性、睑球粘连复发情况及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半年角膜植片透明率为89.5%,睑球粘连复发率为23.1%(3/13);术后矫正视力在0.3以上的为52.6%,在0.1-0.3为89.5%,2例出现持续上皮缺损和排斥反应,术后一年以上植片透明率为57.8%,睑球粘连复发率为38.5%(5/13);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在0.3以上的为36.8%,在0.1-0.3为57.9%,有8例(42.2%)患者出现排斥反应同时有角膜上皮的缺损。结论带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重症眼烧伤角膜混浊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自体结膜联合羊膜移植是治疗重症睑球粘连的有效方法,而羊膜在这类病例中只能起到暂时支架的作用;排斥反应是异体角膜缘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局部应用雷帕霉素(RAPA)滴眼液对大鼠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和穿孔素(PF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穿透角膜移植动物模型,以SD大鼠为受体,Wistar大鼠为供体,随机分为4组.手术后第2 d起分别以滴眼液基质、1%环孢素A(CsA)滴眼液、0.2%RAPA滴眼液、0.2%RAPA与1%CsA滴眼液联合滴眼,4次/d,连续用药至排斥反应发生.未发生排斥反应的动物模型,用药至术后42 d终止实验.术后14 d检测术眼角膜组织IL-1β、IFN-γ和PFP mRNA表达.结果 各用药组角膜植片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用药产生协同作用优于单独用药各组,角膜IL-1β、IFN-γ及PFP的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0.2%RAPA滴眼液显著延长了大鼠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联合用药产生协同作用,显著抑制角膜组织IL-1β、IFN-γ及PFP mRNA的表达,是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7.
48.
细菌性角膜溃疡角膜组织中MMP-2、MMP-9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角膜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其含量的变化与角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的病变角膜和正常角膜,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MMP-2、MMP-9在角膜分布和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细菌性角膜溃疡角膜组织中,MMP-2的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角膜基质层;MMP-9的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角膜上皮层和基底膜附近.病变角膜组织中两种酶的阳性表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MP-2、MMP-9对细菌性角膜溃疡的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MMP-2参与角膜基质层的损害,MMP-9参与角膜上皮层和基底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49.
患者男性,65岁.因左眼间断红、痛合并视物模糊1年余,于2008年1月2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原因左眼出现红、痛症状,无分泌物增多,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巩膜炎,给予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眼液滴眼,好转停药后即复发,反复发作,同时视力下降,4个月前左眼出现黑色物且突出,当地医院给予口服泼尼松(20 mg/d)和糖皮质激素眼液滴眼治疗,眼痛、红症状无缓解. 相似文献
50.
目的:明确冷冻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R P E)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处于融合状态的原代及第三代 R P E细胞,放入- 70℃深低温冰箱内,分别冷冻15,30,45,60,120 s,应用相差显微镜、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相差显微镜观察:冷冻使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变圆皱缩,细胞间缝隙加宽;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冷冻使细胞连接断离,细胞膜双层结构改变,部分细胞的细胞膜破裂。结论:冷冻可导致 R P E细胞间连接断离,且与冷冻时间有关,冷冻超过60 s 使细胞破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