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4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238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326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1095篇
内科学   543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150篇
特种医学   3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633篇
综合类   2365篇
预防医学   961篇
眼科学   162篇
药学   899篇
  9篇
中国医学   904篇
肿瘤学   20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256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81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5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82.
附子中乌头碱的薄层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奎鸾  柯尊洪 《中成药》1994,16(1):13-13
经过反复试验,确定以《中国药典》1990年版附子项下所载提取方法,采用硅胶G板(105℃,活化1h),以乙醚-氯仿-甲醇(1:2:1)为展开剂,用碘蒸汽显色,能检出样品中的乌头碱,试验重现性好,且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我院自1983年7月至1990年5月共进行下肢手术2570例,其中应用骨髓内麻醉506例,内改良骨髓内麻醉127例,效果优良,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27例中男84例、女43例;年龄<10岁12例、10~20岁79例、20~40岁33例、>40岁3例。手术部位:膝关节周围32例、小腿27例、踝关节及足部68例。  相似文献   
84.
目的:建立大鼠颈动脉再狭窄模型,原位灌注固定取材。评价PTA后血管重塑(VR)的动态变化规律,定量分析血管重塑在血管再狭窄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制作70只SD雄性大鼠颈总动脉再狭窄模型,分原位灌注实验组、对照组,于术后1h、3、7、14、28和42天原位灌注固定取材,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标本血管狭窄情况。结果:①血管重塑指数(VRI)在PTA后即刻最大,3天组明显降低,7天组稍有增大,其后不断减小,剩余血管腔面积百分比同VRI的变化曲线基本一致。②FFA后,血管腔面积总体呈逐渐缩小趋势,内弹力板围绕面积(IELA)1h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大,3天组较1h组明显缩小,14、28、42天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外弹力板围绕面积(EELA)逐渐缩小。EELA、IELA的变化与血管腔面积变化呈正相关。③VRI与血管腔面积的变化呈正相关,新生内膜面积与剩余狭窄率、血管腔面积无直线相关。结论:再狭窄过程中存在扩张性重塑和收缩性重塑现象,管腔的狭窄与否取决于血管重塑指数的变化,而不是新生内膜的变化,新生内膜的形成是血管重塑过程中的一部分。IELA和EELA可作为判断管腔狭窄及评价血管重塑的指标。  相似文献   
85.
吸碘率曲线下面积与Graves病^131I治疗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31I治疗格雷夫斯(Graves)病的疗效与吸碘率曲线关系以探讨确定个体化给药剂量的可能。材料和方法:152例应用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根据疗效被分为治愈组和未愈组,比较两组间年龄、甲亢病史、甲状腺重量、血清游离T4、131I治疗剂量、24小时吸碘率以及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等。结果:两组间患者在甲状腺重量、甲亢发病时间、服药剂量、血清游离T4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未愈组患者年龄小于治愈组,两组间24小时最大吸碘率间无明显差异,但治愈组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72.6±18.1)明显小于未愈组(81.5±15.4,P<0.005)。所有131I治疗患者的24小时最大吸碘率(88.2±12.5)明显大于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75.8±17.6,P<0.001)。结论:Graves病患者吸碘率曲线下面积较24小时最大吸碘率更能够反应甲状腺组织的摄碘功能,可能是用来指导给药量计算的更好参数。  相似文献   
86.
87.
论述了制作动画演示类网络课件的最佳工具和利用Flash制作网络课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探讨使用犀黄合剂在人为的动物口腔粘膜损害部位已形成溃疡后的组织变化。为临床治疗口腔粘膜溃疡提供研究资料。方法:以犀牛角粉、牛黄粉、碘甘油、地塞米松(简称犀黄合剂)制成酊剂,对运动损害部位进行试验,即将酊剂混悬液涂搽于家兔口腔粘膜已形成溃疡的损害部位,并在投药后的24、48、72、96、120小时分另4取该部位组织在光镜下进行组织变化观察。结果:发现涂药部位24、48小时内可见粘膜上皮呈连续性破坏,表层脱落坏死形成凹陷,溃疡底部结缔组织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72小时后又出现多形核白细胞和浆细胞浸润,96小时后可见有肉芽组织增生和毛细血管网形成。大约120小时后局部溃疡面可见瘢痕组织达Ⅰ期愈合。结论:该合剂具有清凉解毒、消炎、消肿、腐蚀、烧灼,调节机体自身免疫机制。促进口腔粘膜溃疡的早期愈合和缩短病程,对临床上治疗口腔粘膜溃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0.
基于Intel RNG的真随机数生成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基于特定Intel芯片组中random number generator(RNG)单元的真随机数生成器。方法 在Intel 815E芯片组的个人电脑上安装Intel Security Driver(ISD)后,使用Microsoft Visual C 6编程,通过寄存器读取的方式获取RNG中的随机数。结果 生成的500个随机数通过的NIST FIPS 140-1和X^2拟合优度检验(a=0.05),表明本方法所生成的随机数满足独立性和分布均匀性的要求。生成7500个随机数经域值变换后与随机数表中的同等数目的随机数进行了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前者的均值偏移、SD,SE和Cy均小于后者。结论 基于Intel RNG的真随机数生成器可以生成满足独立性和分布均匀性的真随机数.生成的随机数效果与随机数表中的随机数没有显著性区别。但是基于Intel RNG的真随机数生成器能解决使用随机数表获取随机数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好的普遍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