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脉素是一种新型血浆代用品,我院1996年1-9月在98例出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应用了海脉素,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2例、女46例,年龄46土31岁,体重62土26kg。按患者估计出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百分比分为三组:Ⅰ组(20%-30%)46例、Ⅱ组(30%-50%)38例、Ⅲ组(50%以上)14例。1.2术中处理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电图(ECG)、心率(HR)、尿量,术前、术终测血球压积(HCT)。术中输液为1组仅输海脉素,输入量等于估计出血量;刀组除输全血400—800ml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用于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手术术中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子痫前期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丙泊酚组及对照组,各组按预定方法分别给予药物。记录患者入室时(T0)、CSEA给药前(T1)、切皮时(T2)、清理腹腔时(T3)及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警觉-镇静(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OAA/S)评分,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及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MAP、HR及OAA/S T1-4右美托咪定组及丙泊酚组均低于对照组,MAP T1-4,HR T1、T3及T4及OAA/S T4右美托咪定组低于丙泊酚组(P<0.05)。新生儿Apgar 评分,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牵拉痛及寒战发生率右美托咪定组及丙泊酚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率右美托咪定组及丙泊酚组略高于对照组,呼吸抑制及躁动发生率右美托咪定组低于丙泊酚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中镇静,比较而言,右美托咪定镇静后可唤醒,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妇科日间手术患者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320例妇科日间手术患者随机分入A组与B组,给予A组患者异丙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B组患者接受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T0时点(诱导前)相比,两组T1时点(诱导后)MAP及HR均显著下降(P<0.05),B组T2时点(手术扩宫颈时)HR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各时点血氧饱和度(Sp O2)未见显著差别(P>0.05);B组苏醒时间显著早于A组(P<0.05),术后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5%和17.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妇科日间手术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疼痛轻,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围术期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组。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抽取静脉血检测TEG(Thromboelastography),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K时间、α角、最大振幅(MA)、凝血指数(CI)及LY30。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情况。结果 全麻组R、K术中及术后均低于术前,其中R值术后组内明显低于术前(P<0.05),组间明显低于硬膜外组(P<0.05);全麻组α、MA、CI及LY30术中及术后均高于术前,其中术后组内明显高于术前(P<0.05),组间明显高于硬膜外组(P<0.05);LY30硬膜外组术后组内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 全身麻醉对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硬膜外麻醉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围术期纤溶功能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前者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60例择期胸腔镜手术患者均分为布比卡因组(n=30)和罗哌卡因组(n=30)。全麻诱导前分别采用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行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观察患者阻滞范围及术后1,6,12,24,48 h静息和咳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术后48 h氟比洛芬酯给药次数及给药时间;观察竖脊肌平面阻滞后气胸等不良事件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布比卡因组阻滞范围稍广,但与罗哌卡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P>0.05)。布比卡因组术后1,6,12 h患者静息和咳嗽VAS评分低于同时点罗哌卡因组(P<0.05),术后24,48 h静息和咳嗽VAS评分高于组内术后12 h(P<0.05),术后48 h氟比洛芬酯使用人均次数小于罗哌卡因组(P<0.05)。2组术后第2个12 h氟比洛芬酯使用例次均高于同组术后第1个12 h(P<0.05)。2组竖脊肌平面阻滞后不良事件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都是有效的和安全的,有效镇痛时间均仅12 h左右。比较而言,布比卡因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正> 碳酸利多卡因是近年来才得以推广运用的局部麻醉药,在产科麻醉领域的运用也日趋普遍。但其在产科麻醉过程中,具体作用有何特点,毒副反应有何表现,临床报道不多。为此,我们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将盐酸利多卡因、盐酸丁卡因与碳酸利多卡因作以对比。  相似文献   
7.
甲磺酸罗哌卡因是一种国产新型酰胺类局麻药,在化学结构上将盐酸罗哌卡因的盐酸根改为甲磺酸根,低浓度时即可产生高度的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笔者观察了0.25%甲磺酸罗哌卡因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最常用的骶管麻醉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单纯病态性肥胖症患者由于脂肪堆积致腹部膨隆,膈肌上抬,引起肺容量和肺顺应性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及肺内血流增加,常合并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和心律失常等[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血栓弹力图(TEG)和传统凝血指标(SCT)指导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围术期输血对患者出血量、输血量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浙江省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96例择期CPB心脏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G组(T组)和SCT组(C组)。2组均于手术期间每次自体血液回输结束时、手术结束后24 h内患者引流量>300 mL/h时检测HB,若<70 g/L,输入异体RBC;同时2组在上述时点分别检测TEG或SCT,按TEG或SCT结果输入新鲜冰冻血浆(FFP)、血小板(PLT)及纤维蛋白原(FIB)。记录2组围术期出血量、输液量、自体血液及异体血液(RBC、FFP及PLT)输入量;记录2组气管插管时间、ICU驻留时间、术后24 h内因出血过多再次手术例数、死亡例数及住院天数。 结果 2组围术期出血量、输液量、自体血液及异体RBC输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组围术期FFP及PLT输入量小于C组(均P<0.05);2组气管插管时间、ICU驻留时间、术后24 h内因出血过多再次手术例数、死亡例数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TEG指导CPB心脏手术围术期输血可以减少患者FFP和PLT输入量,不影响出血量、RBC输入量及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啶硬膜外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120例产妇均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芬太尼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2组均注入镇痛液10 mL(0.1%盐酸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啶组和芬太尼组分别内含1 μg·mL-1右美托咪啶和2 μg·mL-1芬太尼)。感觉阻滞平面达T10后,2组均采用上述镇痛液开始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镇痛前(T0)、镇痛后15 min(T1)、60 min(T2)、宫口开全时(T3)及镇痛停止时(T4)的Ramsay评分(R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观察T0及T2时的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观察第一及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时产钳助产率、新生儿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观察镇痛期间血压过低、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过度镇静、运动阻滞、胎心异常及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右美托咪啶组RSS、VAS评分及SPO2与芬太尼组比较各时点均无差异。与芬太尼组比,右美托咪啶组爆发痛发生率低(P<0.05),首发时间晚(P<0.05),首发时宫口扩张大(P<0.05),MAP T4、HR T3及T4降低(P<0.05),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T2降低(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过度镇静发生率低(P<0.05)。2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啶硬膜外注射用于分娩镇痛,抑制爆发痛效果较好,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过度镇静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