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视神经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 of opticnerve)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治疗。方法报告一例视神经转移瘤病例,结合文献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视神经转移瘤临床上较为罕见。影像特征:表现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累及视神经,MRI表现为眼球内病变侵犯视神经和视交叉。病理学特征:多表现为以血循环转移为主的腺癌。结论视神经转移瘤由脉络膜转移癌直接侵犯视神经所致,应结合MRI和病理学诊断本病,最好的治疗为手术结合放疗化疗,但总体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石氏伤科”百余年临床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结合其他流派手法研究认识,探讨并阐述颈椎手法的临床最佳适应证,以及手法操作的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从而提高颈椎手法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颈椎病的中医特色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上海地区居民对中医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的接受程度。方法 采用方便、自愿抽样的方法,抽样调查上海市部分医务人员、社区防疫志愿者和居民对中医药抗击新冠疫情的接受程度。结果 (1)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662份,662位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1.1%,年龄以20~60岁为主,从事医疗行业者占2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从事行业、教育水平、个人月收入等对中医药接受度均无明显影响。(2)本次调查中,639人相信中医药治疗,占96.5%;相信中医药治疗的调查对象中,584人以前使用过中医药(占91.4%),600人表示将推荐其他人使用中医药抗击新冠疫情(占93.9%),500人推荐采用单独中医药处方抗击新冠疫情(占78.2%)。(3)与没用过中医药的调查对象相比,以前使用过中医药的调查对象更愿意推荐其他人使用中医药抗击新冠疫情(P=0.004);既往使用过中医药的调查对象更担忧中医药的口味和其他问题(P=0.054,P=0.003),既往没用过中医药的调查对象更担忧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问题(P=0.005,P=0.045)。(4)上海地区居民对中医药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对不同曲度颈椎内部结构应力的影响。方法:基于可靠的正常颈椎有限元模型(正常模型),结合1例颈椎曲度变直患者和1例颈椎反弓患者的颈椎CT图像,建立曲度变直颈椎有限元模型(变直模型)和反弓颈椎有限元模型(反弓模型)。模拟右侧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分别加载于正常模型、变直模型和反弓模型,观察3种模型椎间盘、韧带、关节软骨和终板的应力特征。结果:(1)颈椎椎间盘应力分布。正常模型椎间盘应力主要集中于C_(6~7)和C_7T_1椎间盘右侧纤维环,变直模型椎间盘应力主要集中于C_(2~3)椎间盘左侧纤维环,反弓模型椎间盘应力主要集中于C_(2~3)、C_(3~4)、C_(4~5)椎间盘右侧纤维环;3种模型椎间盘最高应力均集中于下段颈椎椎间盘纤维环,其中正常模型最高应力集中于C_6~C_7右侧钩椎关节处,变直模型和反弓模型最高应力集中区域分别为C_7~T_1左侧钩椎关节处和C_5~C_6左侧钩椎关节处;反弓模型椎间盘最高应力值最大,变直模型次之,正常模型最小。(2)颈椎主要韧带应力分布。正常模型韧带应力主要集中于C_2~C_3、C_3~C_4、C_4~C_5双侧关节囊韧带及横韧带,最高应力集中于C_3~C_4右侧关节囊韧带;变直模型韧带应力主要集中于寰枕后韧带、前纵韧带(寰枕节段)、横韧带,最高应力集中于齿突尖韧带;反弓模型韧带应力主要集中于下颈段右侧关节囊韧带、上颈段左侧关节囊韧带、横韧带,最高应力集中于寰枕后韧带。(3)颈椎关节软骨应力分布。3种模型关节软骨应力均主要集中于寰枕关节两侧,最高应力均集中于寰枢关节软骨,正常模型和反弓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区域、最高应力集中区域位于右侧,变直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区域、最高应力集中区域位于左侧;反弓模型关节软骨最高应力值最大,变直模型次之,正常模型最小。(4)颈椎终板应力分布。正常模型、变直模型、反弓模型终板应力主要集中部位分别为C_2下终板、C_3下终板和C_4上终板;正常模型终板最高应力集中于C_3上终板左前部,变直模型和反弓模型终板最高应力均集中于C_3上终板后部。结论:在颈椎定位旋转扳法作用下,不同曲度颈椎内部结构应力集中部位及大小均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石氏伤科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动力学参数的特征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招募34名无明显手法治疗禁忌证的健康志愿者,男29名、女5名,年龄(22.30±4.60)岁。由同一位操作者分别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石氏伤科颈椎定位(C_5棘突)旋转扳法操作,左右两侧各操作1次。手法操作前,分别在受试者C_5棘突两侧和双侧颏结节处粘贴测力片。采用Runinsense运动力学测量系统记录测定的力-时间曲线图,通过分析力-时间曲线图获取预载荷、载荷峰值、扳动力、扳动时间和施术时间等动力学参数。结果:34名受试者全部完成试验,未发生不良事件。左右两侧施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362.65±559.28)ms,(2 403.24±645.33)ms,t=3.591,P=0.631]。C_5棘突左侧的预载荷、扳动力均大于右侧[(7.84±4.03)kg,(6.42±3.20)kg,t=3.374,P=0.042;(6.93±3.21)kg,(6.90±2.36)kg,t=3.363,P=0.049];C_5棘突两侧的载荷峰值、扳动时间比较,两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4.78±4.78)kg,(13.33±4.50)kg,t=3.202,P=0.069;(159.12±34.50)ms,(148.82±33.00)ms,t=3.271,P=0.056]。左侧颏结节处的载荷峰值、扳动力均大于右侧[(7.68±2.90)kg,(6.68±2.82)kg,t=3.025,P=0.034;(4.49±2.10)kg,(3.42±2.03)kg,t=3.403,P=0.017],扳动时间小于右侧[(165.59±33.59)ms,(182.94±55.21)ms,t=3.786,P=0.025];双侧颏结节处的预载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8±1.29)kg,(3.27±1.30)kg,t=3.423,P=0.067]。C_5棘突左侧的扳动时间比右侧颏结节处的扳动时间短(t=3.356,P=0.042),C_5棘突右侧的扳动时间比左侧颏结节处的扳动时间短(t=3.307,P=0.038)。左侧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操作时,C_5棘突左侧的预载荷与载荷峰值呈正相关(r=0.747,P=0.000);载荷峰值与扳动力呈正相关(r=0.551,P=0.003);C_5棘突左侧其他动力学参数相互之间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右侧颏结节处的预载荷与载荷峰值、扳动力均呈正相关(r=0.756,P=0.001;r=0.413,P=0.023);载荷峰值与扳动力呈正相关(r=0.908,P=0.007);右侧颏结节处的其他动力学参数相互之间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右侧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操作时,C_5棘突右侧的预载荷与载荷峰值呈正相关(r=0.861,P=0.002),与扳动时间呈负相关(r=-0.434,P=0.031);载荷峰值与扳动力呈正相关(r=0.728,P=0.001);C_5棘突右侧的其他动力学参数相互之间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左侧颏结节处的预载荷与载荷峰值、扳动力均呈正相关(r=0.758,P=0.002;r=0.434,P=0.027);载荷峰值与扳动力呈正相关(r=0.917,P=0.000);左侧颏结节处的其他动力学参数相互之间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在颈椎两侧施行石氏伤科颈椎定位旋转扳法的施术时间相同,但作用力特征存在一定差异;手法操作过程具有"寸劲"的特征;手法作用力的大小与预载荷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刺“腰痛穴”联合腰椎“骨错缝”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优势。方法 为了实现这一研究目标,该研究通过阳性对照的优效性临床试验设计,以治疗腰痛经典止痛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戴芬作阳性对照,通过临床随机试验设计,将1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以针刺“腰痛穴”联合腰椎“骨错缝”手法为主要干预手段)和对照组59例(以口服戴芬联合卧床制动为主要干预手段),并分别于入组干预前及第一次治疗结束后30min、干预后第1天、3天、7天、14天进行临床观察指标数据采集,以及第24周随访记录复发率。临床观察指标以(1)腰痛为首要观察指标,具体采取NRS评分表;(2)腰椎功能障碍指数为次要指标,具体采用腰椎ODI量表患者进行自评;(3)总有效率;(4)复发率。结果 按照观察时间窗,对两组受试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组间和组内疗效统计分析:(1)腰痛评价,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30minNRS评分(观察组3.38±1.43,对照组5.25±2.34)、治疗后1天NRS评分(观察组2.54±1.59,对照组4.54±2.64)、治疗后14天NRS评分(观察组0.82±1.12,对照组1.63±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骨错逢,筋出槽”评估要素合理运用仰卧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对其进行疗效分析,从而为本病的诊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经评估后在椎骨错缝定位节段运用仰卧拔伸手法)30例,对照组(仰卧拔伸手法)30例。根据《脊柱推拿诊治评估技术规范》中的颈椎评估方法为每一位患者进行评估。治疗以每周4次为1疗程,共3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疗效,并参照相关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予以评分。结果:治疗12次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自身积分差值比较显示治疗组在治疗眩晕和头痛两大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症状方面要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症状、体征方面如颈肩痛、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方面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评估后的手法治疗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确切。经过评估后的手法治疗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最主要的两大症状眩晕与头痛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故根据规范系统的确定病变节段有的放矢进行治疗在短期内能更好的提高手法的疗效,从而使仰卧拔伸手法更加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寰枢关节骨错缝常因椎体间的水平移位、旋转移位不同,导致手法治疗的方式各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詹红生主任医师临床应用颈椎CT三维重建指导手法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特摘录病案一例与同道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