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03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03篇
  1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7例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2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基础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再给予tDCS阳极交替刺激双侧口咽部皮层感觉区域,对照组以tDCS阳极假刺激同一区域。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电视荧光透视检查(VFSS)及渗透-误吸指数(PAS)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周后,2组SSA评分各阶段较组内治疗前的同一阶段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咽期、误吸情况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PAS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双侧口咽部感觉皮层能更好地改善吞咽功能,对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2.
1 将未经防腐固定的新鲜儿童尸体置于解剖台上,用刀子、剪子、镊子等器械从头到脚将软组织割除,剔刮得越干净越好,注意显示保留关节相连处的关节囊与韧带.在环枕关节处分离开颅和脊柱,清除颅腔内的脑及椎管内的脊髓.解剖期间,如间隔时间较短可暂放入装有清水的水池中,间隔时间较长可用含有甲醛溶液的布包好装入塑料袋内放入冰箱内保存,以防腐败.  相似文献   
33.
背景:开发新的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药物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凝结芽孢杆菌(B.coagulans)TBC-169菌株对抗原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以牛结肠黏膜蛋白多次免疫建立大鼠结肠炎模型,予B.coagulansTBC-169菌株制剂和美沙拉秦单独或联合治疗。21d后处死大鼠,评定结肠湿重指数、溃疡指数和组织学评分,测定肠系膜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IgG水平。结果:美沙拉秦组、大剂量B.coagulans组和联合治疗组结肠湿重指数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各治疗组结肠溃疡指数和结肠中上段组织学评分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T细胞转化率显著升高,血清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大剂量B.coagulans组和联合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小剂量B.coagulans组血清IgG水平显著降低(P〈0.01),单用美沙拉秦则无类似作用。结论:B.coagulansTBC-169菌株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结肠黏膜损伤,其机制与调控炎症因子表达、恢复机体免疫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测肩峰的应用解剖学参数,分析锁骨钩状钢板与肩峰下表面形态的匹配性,为锁骨钩状钢板的临床应用及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应用西门子螺旋CT对61例国人行双肩薄层扫描并三维重建,男24例,女37例;年龄20~ 83岁,平均45.2岁.测量肩峰的厚度、长度及宽度,观察肩峰下表面的形态;并比较肩峰下表面形态与钩状钢板的匹配性. 结果 肩峰厚度平均为(0.85±0.1 3)cm,男性平均为(0.94±0.12) cm,女性平均为(0.79±0.10) 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2,P =0.020);肩峰长度平均为(2.08±0.20) cm,男性平均为(2.09±0.21) cm,女性平均为(2.06±0.18) 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1,P=0.129);肩峰宽度平均为(3.81±0.52) cm,男性平均为(4.34±0.32) cm,女性平均为(3.47±0.25)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6,P=0.025). 结论 肩峰的形态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表现在肩峰厚度与宽度方面,现有锁骨钩状钢板的深度偏大,且形态与国人肩峰下表面形态匹配性欠佳,有必要根据性别差异改进器械,同时在使用时注意个体化塑形,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5.
<正>肺结核(PTB)为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播性疾病,全世界每年结核的发病在(8001 000)万例,死亡达220万,在我国结核发病居世界第二位〔1〕,老年肺结核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合并真菌感染,加重了结核治疗的难度,本文旨在探讨老年PTB患者继发性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36.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在提高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和靶向性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脂质体研究的进展,探讨了多种新型脂质体的特征和制备方法,以及在药物/基因传递中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1例躯体化障碍病人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8wk。用SCL-90中的躯体化,抑郁和焦虑3个因子总分评定症状变化,用不同减分率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痊愈率为61.90%,总有效率为90.48%;阿米替林的痊愈率为43.59%,总有效率为71.7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TESS测评,各时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38.
75例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按2:1随机分为心可舒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心可舒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心可舒4片,每日3次,口服4周,结果心可舒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P〈0.05,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加入促透剂氮酮,研制复方利巴韦林软膏剂并进行体外释药研究。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利巴韦林的含量;用简单小室法,以离体鼠皮为透皮屏障,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酮对利巴韦林的透皮吸收百分率。结果:经统计学检验,氮酮对利已夺林无显著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P>0.05),也不能增加其透皮速度(P>0.05)。结论:建议在复方利巴韦林软膏剂中不加氮酮。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医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治(抗肿瘤中药静脉制剂、消积饮、辨证中药汤剂)、一般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西医组予以化疗、一般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中西医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化疗、一般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并通过卡卜兰-迈尔(Kaplan-Meier)法统计分析各组的远期疗效,用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生存率的24个预后因子,筛选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结果:中位生存期中医组为(285.00±17.92)天,西医组为(265.00±1.80)天,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西医组为(359.00±7.00)天,与中医组及西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5、1年生存率(%)中医组分别为84.4、18.1;西医组为82.5、20.6;中西医组为92.5、42.7。中西医组与中医组、西医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4个预后因子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临床分期、淋巴结受累、并发症、中医证候分类、治疗前Kamofsky评分、乳酸脱氢酶、癌胚抗原、CA199、治疗方式、治疗后生存量表总积分、治疗稳定、CD3^+等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临床分期、淋巴结受累、并发症、中医证候分类、乳酸脱氢酶、癌胚抗原、CA199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危险因子;治疗前Kamofsky评分、治疗方式、治疗后生存量表总积分、治疗稳定、CD3^+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保护因子。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延长生存期,提高远期生存率,可作为不宜手术切除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