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研究FZD7与β-catenin在不同亚型乳腺癌中的临床表达意义,分析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48例,分为三阴乳腺癌组11例和非三阴乳腺癌组37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两组患者FZD7与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未见FZD7表达,β-catenin只在乳腺和腺泡上皮细胞中表达。乳腺癌组织中FZD7在细胞膜上表达,三阴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63.6%,非三阴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43.2%。非三阴乳腺癌FZD7的阳性表达率较三阴性乳腺癌低(P0.05);β-catenin在细胞膜上表达较弱,也会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表达。三阴乳腺癌正常表达率72.7%,非三阴乳腺癌的正常表达率为60.0%。三阴乳腺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高于非三阴乳腺癌(P0.05)结论 FZD7阳性表达,β-catenin异常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是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2.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心导管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2 0 0 2年 3~ 6月 ,笔者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修期间 ,共收住先天性心脏病 (CHD)患儿 2 5 6例 ,均利用数字减影技术在X线透视下行心导管术 ,现将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对策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5 6例 ,均经临床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证实为CHD ,男 12 0例 ,女13 6例 ,年龄 2个月~ 14岁。其中房间隔缺损 5 5例 ,室间隔缺损 42例 ,动脉导管未闭 3 8例 ,法洛四联征 3 5例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2 6例 ,肺动脉狭窄 18例 ,主动脉瓣狭窄 15例 …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9名健康对照者和80例AMI患者急性期的血浆BNP浓度,并对AMI患者在住院期及随后平均1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其预后状况。结果AMI患者发作期血浆BNP浓度(1784.40±1593.40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2.93±32.32ng/L),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随访结果显示,其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组在AMI期间的BNP浓度(2230.81±870.28ng/L)明显高于未发生组(1374.50±1011.42ng/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并且BNP浓度越高,再发心血管事件的机率越大,BNP浓度<1 500ng/L,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0%,BNP浓度1 500~3 000ng/L,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2.86%,BNP浓度>3 000ng/L,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2.5%,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NP浓度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子。结论BNP浓度与AMI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的BNP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并且BNP浓度越高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越高,BNP可作为AMI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16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痊愈24例,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16例;观察组痊愈36例,显效36例,有效6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5.
目的回顾性分析ICU患者开展双侧双瓶血培养的结果,评价双侧双瓶血培养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分析760例ICU患者双侧双瓶血培养结果的真、假阳性;比较中心静脉导管组导管血、外周血的阳性情况,判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可能性。结果 760例中真阳性结果 71例(9.34%),污染19例(2.50%),不确定21例(2.76%)。其中,非导管组双侧双瓶血培养真阳性率为14.85%,与以往单瓶血培养报警阳性率9.24%相比,χ2=9.688,P<0.01。非导管组污染菌包括4株阳性杆菌及1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心静脉导管组共培养阳性20例,其中外周血和导管血同时阳性的6例和外周血为白色念珠菌的1例提示可能为CRBSI,仅导管血阳性的11例CRBSI情况不确定,可能为导管细菌定植或采集时的污染;其他2例为污染。结论双侧双瓶血培养的开展有利于提高血流感染培养的阳性率,并且有利于鉴别污染和判断CRBSI。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痕量检测日本血吸虫毛蚴的PCR方法。方法取感染6~8w日本血吸虫的小鼠肝脏,碾磨后沉淀,孵化并利用间接连续离心法富集毛蚴,采用蛋白酶K-苯酚法提取毛蚴基因组DNA。登陆GenBank查询获得日本血吸虫保守序列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脱氧核酸(18SrDNA)基因,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Premier5.0和Oligo6自主设计一对引物,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毛蚴的PCR方法。梯度稀释血吸虫毛蚴基因组DNA进行PCR方法的灵敏性试验,设置阴性对照,PCR产物通过电泳鉴定。结果 PCR扩增日本血吸虫毛蚴得到特异性DNA片段,片段长度为463bp,阴性对照组无扩增产物。PCR法可检测出日本血吸虫毛蚴DNA的最低浓度为62.5pg/μL。结论建立的检测日本血吸虫毛蚴PCR方法灵敏、特异,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27.
28.
患者男性,39岁.因突然持续性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3 h入院.检查:急性病容,生命体征平稳.腹轻度膨隆,腹式呼吸消失,肝脾未触及.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肝浊音界未缩小,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腹腔B型超声无异常,腹平片正常,血淀粉酶正常,白细胞18.5×10 9/L N 93%.诊断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胃十二指肠穿孔.经胃肠减压、补液、抗生素等积极准备后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全小肠广泛粘连,表面被一层灰白色的膜包裹成团块状,形似蚕茧,与壁层腹膜无粘连,腹腔内有中等量黄色微混浊液体.行小块包膜活检后关腹.  相似文献   
29.
上海市自2010年12月起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体制改革工作,主要改革项目之一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本文通过对此次改革实施后的二届上海中医药大学三所附属医院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择业情况及调查问卷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新政实施后,医学专业研究生在就业地点选择以及从事临床工作的意愿等方面有明显改变,其中研究生籍贯差别对其是否留沪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表明,进一步细化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制,建立健全适应全国推广的医学教育模式,统一医学教育学制,对深化毕业后医学教育体制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肠球菌属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采用Phoneix100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共分离出632株肠球菌属,其中粪肠球菌403株(63.7%),屎肠球菌166株(26.3%),鸟肠球菌49株(7.8%),坚忍肠球菌14株(2.2%);肠球菌属主要分离自呼吸道分泌物229株(36.2%)、中段尿134株(21.3%);肠球菌属对红霉素耐药率最高,其次是利福平、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其中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肠球菌。在粪肠球菌中分别检出耐万古霉素菌株5株(1.3%)和耐利奈唑胺菌株2株(0.5%),而在其他肠球菌中尚未检出。结论肠球菌属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性明显不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菌株类别和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另外,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肠球菌的出现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