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224篇
内科学   2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0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沈志祥  薛恺 《上海医学》2007,30(3):153-154
近几十年,临床医学迅猛发展,先后经历了经验医学期、临床试验循证医学期及目前的网络化协作期。经验医学模式下的临床研究多为分散、个别的观察性研究和临床经验总结,其结论常有一定的片面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时有很大局限性。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机对照试验(RCT)以其方法的科学性、结论的可靠性得到临床医师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低剂量自介素-2(IL-2)联合化疗维持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联合治疗组予IL-2 20万U隔日皮下注射,持续半年以上;化疗方案为DA(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MA(米托蒽醌 阿糖胞苷)方案交替,缓解后第1年每2个月1次,第2年每3个月1次。单纯化疗组患者仅接受化疗,化疗方案与联合化疗组相同,缓解后第1年每1个月1次,第2年每2个月1次。结果联合治疗组2年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46.35±12.17)%和(72.81±10.49)%,单纯化疗组分别为(36.36±12.68)%和(63.28±12.25)%,两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37、0.574)。联合治疗组2年的复发率为50.0%(12例),单纯化疗组为47.6%(10例),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联合治疗组2年病死率为50.0%(12例),单纯化疗组为57.1%(12例),两者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767)。联合治疗组出现发热2例(8.3%)、畏寒3例(12.5%)和寒战2例(8.3%)。本研究只统计Ⅲ、Ⅳ级毒性的发生情况,联合治疗组血液学毒性事件及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P值均<0.05)。结论IL-2是老年AML维持巩固阶段安全、有效的药物,但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起病和诊断中的多种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择CML患者58例,其中慢性期28例、加速期18例、急变期12例。对3组患者的原始细胞数、骨髓病理中p53、063、CD34、Bcl-2、Mib和基因重排的检测进行比较。结果:3组CML患者的预后与起病时的原始细胞百分率、骨髓活检中的p53、063、CD34、Bcl-2、Mib的免疫组化表达率、骨髓纤维化程度呈正比关系;3组患者的基因重排发现率不同,预后生存曲线亦完全不同。结论:CML的预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骨髓中原始细胞的比例、骨髓病理中免疫组化的表达、骨髓纤维化程度和基因重排发现率是CML的一系列预后相关性指标。  相似文献   
54.
在肿瘤的化学治疗中,细胞毒药物尤其是烷化剂可引起卵巢功能不良。联合化疗对卵巢的损伤作用较单一化疗药物更为明显,并与患者化疗的初治年龄密切相关。患恶性肿瘤孕妇的化疗对孕妇和胎儿均可能产生一定的不良作用,但细胞毒药物在孕妇的不同孕期毒性作用不同。化疗在早孕期进行可导致胎儿先天畸形和流产。对患癌症孕妇进行化疗应积极寻求最佳治疗方案和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5.
血管性假血友病(Vou WillebrandDisease,VWD)是一种具有复杂的止血功能缺陷的出血性疾病。其主要缺陷为血小板不能正常粘附于损伤的血管壁和血栓形成障碍。现已明确,VWD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和因子Ⅷ促凝活性(Ⅷ:C)的降低是由于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量或质的异常所致。VWF是由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它存在于皮下并储藏在血小板的α颗粒和血小板膜中。在血浆中它和Ⅷ:C以非  相似文献   
56.
妊娠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ITP)是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严重者常可并发颅内出血.本病尤其好发于青年妇女,因而ITP和妊娠伴发的机会屡见不鲜.本文就ITP对妊娠的影响及ITP孕妇的妊娠期和分娩期处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的文献复习.妊娠期血小板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7.
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标志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58.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治疗,目前仍以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为主,由于患者本身的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极度低下、以及治疗后继发性粒缺等因素,常常导致口腔、咽喉、上呼吸道、肺部等的中、重度感染,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2002年-2003年我院血液科经用氟康唑治疗真菌感染45例,同时对照应用大扶康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伴发真菌感染,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CD44v6、MMP-2和nm23-H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ABC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 CD44v6、MMP-2、nm23-H1蛋白在 24例结直肠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2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 CD44v6、MMP-2的阳性单位(PU值)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0.05),而 nm23-H1的 PU值则低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0.05)。它们的异常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部位无相关性,而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CD44v6、MMP-2、nm23-H1与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它们的异常表达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可能具有正、负协同作用,联合检测 CD44v6、MMP-2、nm23-H1蛋白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及客观评价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骨髓克隆性增生的多能干细胞异常的疾病,临床过程包括慢性期、加速期和(或)急变期,直至死亡。现就上海瑞金医院和我院1996年1月—2000年2月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