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32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Fahr病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和MRI对Fahr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例经临床证实的Fahr病的CT、MRI资料。结果:CT可以清晰地显示钙化病灶的大小范围。在显示钙化方面,MRI不如CT,但梯度回波可改善这种状况,且能显示病灶内和周围胶质增生与囊变的范围及程度;较清晰的显示小脑齿状核的病变情况,克服了CT因颅骨容积效应造成对小脑病变显示不清的影响。结论:CT和MRI结合对Fahr病的诊断起到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 (1HMRS)对胶质瘤放疗后复发和放射性脑坏死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15例有脑部放疗史 ,临床及CT、MRI难以判断为肿瘤复发或放射性脑坏死的患者 ,5例病史明确的放射性脑坏死的患者 ,均行1HMRS检查。结果 前 15例经手术证实 ,14例为胶质瘤 ,1例放射性脑坏死 ,1HMRS诊断正确。 (1) 14例胶质瘤在1HMRS上均表现为明显增高的胆碱(Cho)峰 ,氮乙酰门冬氨酸 (NAA)、肌酸 (Cr)峰下降或消失 ,Cho/Cr比值升高 ,NAA/Cr比值降低 ;12例出现乳酸 (Lac)峰。 (2 )放射性脑坏死表现为 :5例Cho、NAA、Cr下降或消失 ,出现脂质 (Lipid)峰 ;1例Cho、NAA、Cr峰均消失 ,仅表现一较平坦的曲线 ,无Lac峰。结论 1HMRS对胶质瘤放疗后复发和放射性脑坏死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3.
放射性脑病是一种由放射治疗所致的脑组织放射性反应综合征.按照放疗后症状出现的时间分为3期:急性期、早期迟发性反应期和晚期迟发性反应期.后者根据累及的范围,又可分为局限性放射性坏死和弥漫性脑白质损伤两种类型.作者总结了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从CT、MRI、MRS、SPECT及PET等方面归纳了放射性脑病的形态学和功能改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94.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和MRI对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CT和MRI影像资料。CT检查6例,其中4例作增强扫描,MR检查10例,其中8例作增强扫描,结果:根据CT和MRI表现颈静脉孔神经鞘瘤分为A,B,C三型,A型4例,B型1例,C型5例。神经鞘瘤易发生囊变,注射造影剂后肿瘤不均匀强化。结论:CT与MRI相结合,能更全面地为临床提供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所需要的信息,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5.
脑血管畸形患者运动皮质可塑性的功能MRI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应用功能MRI(fMRI)研究位于或邻近初级运动中枢脑血管畸形患者运动皮质功能的可塑性。方法 :8例患者采集双手对掌运动激发后功能图像 ,观察功能区的分布特征 :计算活动指数 (AI)值 ;测量不同活动区信号强度 (SI)上升百分率。结果 :8例患者运动激发后在手运动区 (HRA)、辅助运动区 (SMA)、中央后回、额前区、顶叶等区域见活动。 5例有功能区移位的患者正常侧HRA活动区扩大 ,AI值为 0 3 9± 0 0 7,3例功能区无移位患者的AI值为 0 87± 0 12 (P <0 0 5 )。正常侧不同部位SI上升百分率均较病灶侧相应部位高 (P >0 0 5 )。结论 :脑血管畸形患者运动皮质可塑性改变表现为正常侧初级运动中枢的功能加强以及非特定手运动皮质的激活  相似文献   
96.
目的:比较分析三种TOF法MRA的图像质量,以及不同成像技术对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用静脉囊镶嵌法将18只犬制成三种类型(单侧型、分叉型、末梢型)颈总动脉囊状动脉瘤模型,术后2周分别进行IADSA、2DTOF、单层块3DTOF、薄块多层重叠技术(MOTSA)MRA检查。结果:以IADSA图像为标准,2DTOF、单层块3DTOF、MOTSAMRA都能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类型、大小、瘤颈、瘤体伸展方向。其中以MOTSAMRA图像最具评价能力,显示动脉瘤的形态、类型、瘤颈优于2DTOF、单层块3DTOF,不足之处图像有层块梯阶样伪影。三种TOF成像技术对动脉瘤内缓慢血流、湍流、血栓、大动脉瘤有不同程度的信号丢失。结论:三种TOF法成像技术中,MOTSA技术最有利于作为临床3DTOF法MRA检查颅内动脉瘤的常规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斜坡脊索瘤的CT和MRI表现。材料和方法:经病理证实的斜坡脊索瘤16例,7例作CT检查,11例作MRI捡查。结果:CT扫描7例均显示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和钙化,MRI图像上11例显示骨质破坏,10例显示软组织肿块。结论:CT和MRI是诊断斜坡脊索瘤有效的检查方法,斜坡脊索瘤必须与颅底骨软骨肉瘤、斜坡脑膜癌和鼻咽部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98.
脑肿瘤磁敏感对比MR灌注成像技术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动态敏感对比MR灌注技术在脑肿瘤研究中的应用技术和某些限制。材料和方法 :使用GEsigna1.5TMR扫描仪对本院20例头颈部疾病患者(未见颅内病变而需增强扫描者)及30例脑肿瘤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进行常规平扫加增强MR检查同时使用SEEPI和GEEPI序列进行快速团注造影剂后MR灌注扫描。获得资料经在线工作站后处理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相应功能图像及信号时间曲线 ,经肘正中静脉注射者45例均获得较为理想的功能图像及时间信号曲线。其余5例经腕表浅静脉及股静脉注射者曲线不完整。1例冠状位成像者图像变形。脂肪抑制预扫描及TR=1800ms ,TE=40ms ,FLIP角=60°的GEEPI序列为脑肿瘤灌注研究较为理想的选择。结论 :正确应用动态敏感对比MR灌注技术对脑部疾病进行定性及半定量研究 ,基本可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
急性心肌梗塞后再灌注的磁共振成像诊断苏宏(综述)冯晓源,沈天真,陈星荣(审校)随着溶栓治疗及血管成形术等介入放射学的迅速进展,急性心肌梗塞区的血流再灌注成功率明显提高,其对于减少心肌梗塞的范围,降低充血性心衰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短期和长期生存率具有重...  相似文献   
100.
脑肿瘤磁化传递成像和钆剂增强协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钆剂(磁显葡胺)和磁化传递(MT)成像对脑肿瘤增强效果的协同作用。材料和方法:对60例脑肿瘤行SET1W和PDW,T2WMRI检查后,继以行钆剂增强后SET1W和MTISET1WMRI。然后测定各种脑肿瘤钆剂和MTI合用的增强效价。结果:MTI能降低脑实质(背景)信号强度,而对肿瘤病灶的信号强度无甚影响,所以钆剂和MTI合用的增强效果为不用MTI者的2.24~8倍。能使脑肿瘤病灶增强范围和突出程度有所增加,并显示更多的病灶。MTI和半量(0.05mmol/kg)钆剂合用其增强效果相当于双倍剂量钆剂者。结论:MTI和钆剂增强对脑肿瘤具有协同增强效果,故可用作脑肿瘤增强MRI检查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