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32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51.
自主张用复合辅助剂配制双重造影用钡剂的报道后,本文的前期研究工作曾以1~2种辅助剂来提高双重钡剂对胃液、胃酸等抗干扰性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其中以7865号处方最为理想,但与国外优质品比较,尚有一些差距。为此,本文选用三种辅助剂,通过正交试验拟获得更理想的双重钡剂。  相似文献   
152.
写好规范化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好规范化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陈星荣,沈天真诊断报告书规范是诊断质量的最终反映医学服务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其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为此,医院管理学就提出了质量保证(Qualityassurence)和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  相似文献   
153.
儿童期小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RI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小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组织类型与MRI表现特征。方法 对 3 1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类型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1例小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 ,3 0例 (96.8% )组织学证实为毛细胞型星形胶质细胞瘤 ;1例 (3 .2 % )为非毛细胞型星形胶质细胞瘤。MRI表现分为以下五型 :(1)假囊伴壁结节型 ,占 3 8.7% ;(2 )假囊型 ,占 16.1% ;(3 )囊性伴壁结节型 ,占 2 9% ;(4 )实质型 ,占 12 .9% ;(5 )移行型 ,占 3 .2 %。结论 毛细胞型星形胶质细胞瘤是儿童期小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可发生坏死和囊变 ,从实质型向其它各型演变。毛细胞型肿瘤血管为有孔型毛细血管 ,MRI增强可见肿瘤活性部分有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154.
电子束CT双期扫描定量估价胰腺增强程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定量估价电子束CT双期扫描胰腺的增强程度。材料和方法:110例可疑胰腺病变者(26~72岁)均行电子束CT检查。其中胰腺癌15例,胰腺炎3例,胰腺外伤2例,正常胰腺90例。应用高压注射器以3.5ml/秒(80ml)和10ml/秒(20ml)速度注射Ultravist100ml,在注射造影剂后18~20秒和55~60秒,应用SVS0.3秒序列扫描胰腺20层,层厚6mm。于动静脉期测量胰腺头、体、尾CT值。结果:在动脉期胰腺增强的CT值为101Hu±8(标准差),静脉期为81Hu±5。其中61例(55%)动脉期较静脉期CT值增高20Hu以上;38例(34%)增高10Hu以上;11例(10%)动脉期CT值低于静脉期。结论:胰腺动脉期扫描较静脉期可提供更详细的解剖结构,可更清楚显示胰腺癌对胰周的浸润,可提高检测胰腺内小病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报告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CAC)的方法和初步研究结果。材料和方法:将经ImatronC-150电子束CT机检查冠状动脉的90例分为三组:(1)非冠心组;(2)可疑组;(3)冠心组。对各例冠状动脉的走行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各组CAC的发生率和钙化定量积分。结果:电子束CT能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CAC发生率冠心组为95.0%(19/20例),可疑组为48.6%(17/35例),非冠心组为22.9%(8/35例),差别具有显著性(p<0.001)。发生CAC的44例中,冠心组的定量总分显著高于可疑组和非冠心组(P值分别<0.05和<0.01)。结论:电子束CT检测CAC可为早期冠心病的诊断、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6.
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的HR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31例SARS患者的首次HRCT资料。结果:SARS的HRCT表现为伴有或不伴有小叶间隔和(或)小叶内间质增厚的毛玻璃样改变(61.3%)、气腔实变(16.1%),或同时兼有毛玻璃样改变和气腔实变(22.6%)。病灶可单侧(41.9%)或双侧(58.1%)分布,多数(71.0%)累及2个或2个以上肺野,病灶主要分布于肺外侧带(58.1%)或同时分布于肺外侧带和中内侧带(38.7%)。结论:SARS的HRCT表现缺乏特异性,但HRCT表现有助于本病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7.
脑膜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术前栓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膜瘤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术前栓塞已成为脑膜瘤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颅底部位较大的脑膜瘤和累及静脉窦的脑膜瘤,多行DSA检查。其血管造影成像特点是呈放射状影像,其供血动脉多为颅内外的脑膜支。术前栓塞可使脑膜瘤变小、变软、血供减少,因此,可使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减少,减少由于牵拉和操作脑组织而引起的对脑组织的损伤。应用的栓塞剂多为多聚乙醇(polyvinyl alcohol,PVA)颗粒,直径多为255-350μm,目的是栓塞肿瘤的血管床而非仅仅栓塞肿瘤的供血动脉。只要避开颅内外危险吻合和颅内正常分支,脑膜瘤的术前栓塞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8.
正常运动皮质活动与激发模式和有利手相关性功能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fMRI探讨正常受试者不同刺激模式下运动皮质区的活动特征。方法 34例正常受试者采用Block方式分别以左右手简单运动(SM)和复杂运动(CM)模式刺激采集图像,经工作站处理获得功能图像。分析活动区的分布及显示率;测量双侧感觉运动皮质(SMC)区的大小及同侧活动指数(I/C指数);描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测定SMC信号上升百分率(SIRP)。结果 简单运动与复杂运动均可引起SMC、辅助运动区(SMA)、运动前区(PMA)等区域的活动,CM比SM显示率高,但无明显差异。两种模式下对侧SMC区均较同侧SMC区大,P<0.05。右利手者激发的SMC区比左利手者大,同时左右利手者的优势手比非优势手激活SMC区大,但P>0.05。CM比SM引起的同侧活动区大,右利手者非优势手的I/C指数与优势手相比,P<0.05,而左利手者非优势手的I/C指数与优势手相比,P>0.05。SMC区的SIRP在SM和CM下分别为4.05±0.87%和3.43±0.58%,两种模式下相比P<0.05。结论 复杂运动(CM)比简单运动(SM)所激发的对侧和同侧SMC活动区大;对侧SMC活动区大小与有利手无明显相关性,而同侧SMC活动区的大小与有利手呈相关性,左利手者比右利手者明显。  相似文献   
159.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磁共振波谱作为无创伤性检测人体生化代谢的惟一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应用于临床以来,在研究脑发育、脑肿瘤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磁共振波谱形成的原理是化学位移和J-藕联。氢质子波谱目前应用较广。目前已基本明确NAA、Cho、Cr等主要波谱峰的生理意义,同时确定了半定量标准。波谱在脑膜瘤中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脑膜瘤的波谱一般表现为NAA、Cr PCr的明显降低,而Cho明显升高,在1.3—1.44ppm处可见特征性的Ala峰,在肿瘤周边可以测得Lac峰,提示局部缺血改变。②通过与MIB-1染色指数对照,可以初步确定Cho峰在鉴别良、恶性脑膜瘤中有帮助,并在复发脑膜瘤中明显升高;mI在鉴别血管外皮瘤和脑膜瘤中有意义。③Lip可以帮助脑膜瘤与硬膜转移瘤的鉴别,而特征性的Ala主要用于与其他颅内肿瘤的鉴别中。④在脑膜瘤栓塞前后的波谱检查可以显示血管的闭塞和脂肪变性,并可提示血管再通。⑤多体素波谱临床应用可以弥补单体素波谱的部分不足,细致分析脑膜瘤生化代谢的空间分布,可能对于恶性脑膜瘤边界的确定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0.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CNSV)的MRI、MRA表现 ,提出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资料与方法 对6例怀疑CNSV的病例进行常规MRI及MRA扫描 ,分析常规MRI病灶的大小、分布、信号特点、强化特征及MRA血管情况。结果  6例临床怀疑的脑部血管炎 ,5例临床仅表现头痛症状 ,无语言及肢体运动障碍 ,体检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1例有左侧上肢乏力 ,体检左侧上肢肌力Ⅲ°。MRI显示 2例病灶位于双侧 ,病变涉及灰白质。 4例病灶位于单侧 ,主要位于白质内 ,分布以额顶叶为主。T1WI呈略低信号 ,T2 WI呈略高信号 ,增强后 2例双侧病变有斑点状或斑片状强化 ,1例单侧病灶显示轻微斑片状强化 ,强化灶模糊。MRA 4例单侧病变显示病侧相应供血动脉的闭塞及分支减少。结论 联合常规MRI及MRA成像 ,可以确定脑内病变的血管性起源。结合临床表现 ,CNSV的诊断可以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