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8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颅脑在加速和减速冲击载荷下的动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和研究颅脑在冲击载荷下的动应力变化情况。运用冲击波压力对颅骨各测点产生的频响函数和相干函数,对脑损伤以生物力学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得到了一些临床医学无法得到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的手功能重建一直是临床一大难题.1989年顾玉东等报道了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为臂丛神经撕脱伤的修复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神经源.目前健侧颈7移位修复正中神经,已成为重建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手功能的常用术式.但是,由于健侧颈7神经根较短,移位到对侧正中神经,需36cm的长段尺神经进行桥接,再生神经纤维除经过长途跋涉外,还要通过两个吻合口,其重建屈指功能的效果不理想.王树锋在应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自2004年5月~8月为7例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成功地实施了健侧颈7神经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与患侧下干直接缝合术,我们从2004年10月开始进行同类手术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不连及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胫骨骨不连及骨短缩患者(肢体短缩4~17cm,平均9cm),根据Iuizarov治疗原则,采用微创截骨、直接拉伸延长或骨段滑移术修复骨缺损和延长肢体,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置入外固定架。骨不连者调整外固定架使骨断端对合并加压;骨缺损短缩者则做骨段搬移术或直接拉长。定期复查X片,直至骨愈合满意后拆除外固定架。结果本组术后经1~5年随访。所有骨缺损愈合,肢体长度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感染无复发。结论Ilizalov外固定架技术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软组织感染创面可在骨段滑移中逐渐缩小并闭合,骨感染可在骨段滑移中逐渐被控制并随骨连接而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侧C7神经根椎体前移位并联合多组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采用健侧C7神经根、膈神经、副神经及健侧C7修复患侧下干后形成新的动力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下干后股移位修复患侧下干、肌皮神经、肩胛上神经、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内侧头。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肩外展、屈肘、屈指和伸腕伸指及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20例中有1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72个月(平均38个月)。肩外展平均39°,有效率(肌力M2以上)71%,优良率(肌力在M3以上)59%;屈肘平均77°,有效率83%,优良率53%;屈指、屈拇功能恢复:10例指屈肌力≥M2,有效率为59%(10/17),其中7例肌力≥M3,优良率为42%;伸肘恢复有效率(肌力M2以上)59%,优良率42%;伸指有效率47%,优良率36%。结论健侧C7神经根椎体前移位并联合多组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在皮肤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公藤是祖国传统中药,在我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江苏泰州制药厂在中国皮肤病研究所专家的协作下,率先开放上市,首先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此后,因其抗炎、抗过敏反应、类皮质激素、免疫调节等作用不断得到证实,它在治疗某些顽固性皮肤病,特别是皮肤血管炎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目前认为雷公藤可能在皮肤科领域是一个存在巨大潜力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沈勇  高波 《健康之友》2006,(9):94-95
天高云淡的秋日刚刚开始,那些丰沛的水分旋即人的干燥的鼻腔、干涩的肌肤……让我们难以忍受。这个秋天,如何滋润地度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张莲  杨崇康  罗启鹏  刘佳  陈严平  沈勇 《中草药》2020,51(3):588-593
目的对毛茛科乌头属药用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乌头干燥的茎叶用甲醇回流提取,所得的浸膏用1.5%HCl溶解,醋酸乙酯萃取得总粗提取物。粗提物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经光谱数据(1H-NMR、13C-NMR、MS)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乌头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羧基-吲哚(1)、corchoionol C(2)、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棕榈酸酯(3)、松脂素(4)、(+)-N-formylnorglaucine(5)、oxoglaucidaline(6)、海罂粟碱(7)、(+)-cataline(8)、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9)、山柰酚-3-O-β-(2″-乙酰基)-半乳糖苷(10)、megastigmane(11)、山柰酚-7-O-α-L-阿拉伯糖苷(12)、山柰酚-3-O-β-D-吡喃木糖苷(13)、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4)、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15)。结论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地上部分中分离...  相似文献   
18.
陈文荣  沈勇 《现代保健》2010,(17):127-128
目的 探讨生物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51例(84眼)复发翼状胬肉患者实施胬肉切除术+生物羊膜移植.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翼状胬肉复发及羊膜植片、角膜愈合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结果 51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排斥反应,13例复发,复发率22.6%.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配合全程的护理技术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在《中药鉴定学》教学过程中强化了药材的"性味与功效","原植物的鉴别"两个部分,新增加"药材进理论课课堂"环节,极大地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药鉴定学》实验课的"不讲",把充足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期末考试的分次考试,巩固了学生关于中药饮片的各种性状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