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9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ABP)的诊断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36例SABP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SABP中,26例非梗阻性SABP行保守治疗,治愈24例,2例因胰腺坏死继发感染而转外科手术;10年梗阻性SABP中8例先行急诊ENBD,病情平稳后再行EST/ENBD,2例发生壶腹部结石嵌顿病情恶化而行急诊切开取石并引流,均成功治愈。全组治愈率94.44%(34/36)。结论梗阻型SABP应尽早予以EST/ENBD解除胆道梗阻;非梗阻型SABP宜先积极保守治疗,当治疗72h后病情无缓解或并发感染时应积极中转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72.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即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治疗棘手,死亡率高达40%[1].近年来注重个体化治疗方案及综合治疗,治愈率明显提高.由于影像学、监测手段、抗菌素和抑酶药物的进展,治疗有了观念上的更新,如病变早期采用非手术治疗,后期继发感染则外科治疗.内镜治疗以微创技术取代外科手术,达到引流、减压和抗炎的目的,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明显,尤其适用于胆源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73.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胰疾病的内镜下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胰疾病的内镜下治疗方法。根据憩室的部位和类型分为乳头上、乳头下、乳头左侧缘、乳头右侧缘憩室,乳头左右侧双憩室及憩室内乳头。分别采用内镜下插管、造影和切开方法。全组49例切开长度<10mm6例,10~15mm38例,>15mm5例。2例合并化脓性胆管炎先行鼻胆引流一周后切开。40例合并胆管结石者根据情况分别采用机械碎石,网篮、气囊取石,22例EST术后行鼻胆引流,近期疗效满意。乳头旁憩室并发胆胰疾病可经十二指肠镜作括约肌切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能替代十二指肠胆总管吻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沈云志 《中华消化杂志》2007,27(11):764-764
患者男,40岁.上腹胀痛伴呕血4d入院。患者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痛不适,呕吐暗红包血液及咖啡色胃内容物。外院诊断为胃扭转,行内镜下复位术未获缓解,并呕吐暗红色液体800ml。患者4年前胸腹部曾遭锉刀刺伤.行急诊创口引流、止血抗炎治疗后痊愈出院。胸片示左侧膈面上抬.胃泡增大且位于胸腔内(图1)。胃镜检查示:胃镜插至贲门下方时见左上方为巨大膨胀的胃泡,  相似文献   
75.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内镜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胰腺炎(AP)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残率、死亡率高,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胆结石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作者2003年1月~2005年12月开展早期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道取石和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共1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华飞  沈云志  胡文来  董选  郑璐 《江苏医药》2004,30(3):182-184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载体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胆囊结石 (GS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基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FRET)原理的快速PCR法 ,检测T2DM合并GSD(GSD组 )、未合并GSD(N GSD组 )及正常对照者的ApoE基因表达。结果 GSD组与N GSD组相比 ,空腹血糖 (FBG)、空腹C肽、血脂、ε3/ 3基因型频率和ε3等位基因频率、ε4 / 3基因型频率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0 0 5 ) ;ε4 / 3ε4 / 4组的GSD发生率及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均显著高于ε2 / 2ε3/ 2组和ε3/ 3组 (P <0 0~ 0 0 5 ) ;T2DM合并GSD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 ,体重指数 (BMI)、FBG、空腹C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是糖尿病 (DM )合并GSD的危险因素。结论 脂代谢紊乱、FBG、空腹C肽是DM合并GSD的独立危险因素 ,ApoE基因多态性与脂代谢紊乱相关 ,Apoε4 / 3、ε4 / 4基因型可能是DM容易并发GSD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77.
78.
自1977年4月以来,对146例有乳头及其周围变异或病变、十二指肠腔变异、胃手术后及胆道异常等特殊情况的患者进行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成功率为81.5%,现报告如下。1 乳头及其开口变异时的插管造影乳头分别开口:共4例,其中2例左侧为胆管开口,右侧为胰管开口;2例上方为胆管开口,下方为胰管开口。分别开口处各有晕轮,需分别插管造影。乳头异位:本组有1例乳头位于十二指肠降部近下角内侧壁,另1例乳头位于十二指肠中段上侧壁。插镜时患者取左侧半卧俯  相似文献   
79.
糖尿病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0.
儿童大肠息肉3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经纤维结肠切除37例儿童大肠息肉,共54颗,均未发生并发症,息肉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最多(81.5%)。息肉直径为0.2-3.5cm。病理类型以幼年型息肉多见其它依次为腺瘤性、炎性息肉等。均未发生癌变。对儿童大肠息肉摘除术中的注意点、息肉切除方法及并症的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