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患者男性,55岁.因头痛渐加重半个月住院.否认头部外伤史.4年前曾患胃出血,诊为胃溃疡,经治疗好转.查体:消瘦,轻度贫血貌,右下肢肌力Ⅳ级,余(-).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4月至2007年9月我科收治了5例脊髓室管膜瘤,其中颈胸段脊髓实质内肿瘤4例,圆锥马尾段肿瘤1例,经显微外科手术全切或近全切除肿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根据临床需要进行较全面的分型,针对每一类型依据其病情及出血量找出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收集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和巴林左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80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外科治疗的方法为开颅显微手术和微创治疗(血肿腔置管引流术)。将所有病例按出血部位进行分型,然后将血肿位于脑叶及基底节区的HICH患者按照意识障碍程度分为2组。未昏迷组患者120例,GCS 10~14分;昏迷组患者120例,GCS 4~9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HICH患者分型统计:脑叶出血51例,基底节区出血208例,丘脑出血59例,混合型出血23例,小脑出血18例,脑干出血9例,原发脑室出血6例(继发性脑室出血例数被包含在其他型出血的例数里面),多发脑出血6例。多见的脑叶及基底节区出血的分组比较:未昏迷组中开颅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为3.8%,微创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为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昏迷组中开颅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为10.6%,微创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为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治疗HICH应根据分型及意识障碍程度、出血量等因素选择手术方式,摒弃只用一种手术方法的思维模式,既减少了开颅手术带来的大创伤和高花费,又降低了微创治疗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本文对颅内不同部位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及治疗作一探讨。方法:对我科1999年8月以来治疗的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在MRI影像上有些明显特点。3例脑内肿瘤完全切除,海绵窦内2例因大出血部分切除,1例丘脑肿瘤随访观察。结论:怀疑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有必要行MRI检查,不同部位海绵状血管瘤采用不同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