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傅向阳 《医学综述》2013,19(10):1736-1739
肝纤维化是肝脏受损伤后发生的病理性修复阶段,是众多因素参与的动态发展过程,关键环节是肝星形细胞的活化,而细胞外基质的不断生成和降解决定了肝纤维化的预后。肝纤维化的发生涉及众多细胞因子,其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织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这些因子的研究也较多,对其作用机制的阐述也较为详细。  相似文献   
82.
颈动脉窦综合征(CSS)与胸锁乳突肌的慢性去神经支配(CDSM)有关。为进一步了解颈动脉机械感受器与胸锁乳突肌去神经支配之间的关系,研究观察无晕厥病人对颈动脉窦按摩(CSM)反应与胸锁乳突肌肌电活动关系。 方法 前瞻性选择50岁以上的心脏科住院病人,窦性心律。以下情况除外:晕厥及严重头晕史,起搏器植入者,使用β阻滞剂及洋地黄治疗者,颈部疾病及杂音,近期心脏手  相似文献   
83.
<正> 右心导管检查时,心内打结比较多见。我们曾遇到一例右心导管在下腔静脉内打结并嵌顿,报告如下。佘××,女,20岁,住院号2711—82。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左上腔静脉畸形。1982年4月27日左肘部切口,行右心导管检查,发现有导管进入右心房后不能进入右心室,故于5月10日又从右大隐静脉切口,再次行右心导管检查。先用国产8号导管,因其较硬,导管尖部仅可达右室尖,故换上西德制的7号双侧孔导管。该管又过软,在右房内易于打圈,但头部不易操纵。在操纵对,由于透视视野欠清,回抽过快,致使导管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方法  6例心搏骤停患者均为2 0 0 0~ 2 0 0 1年心内科患者 ,男性 5例 ,女性 1例。在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时用变频多平面食道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观察心脏改变。结果 所有 6例病人 ,在胸外按压阶段 ,二尖瓣关闭 ,主动脉瓣开放。主动脉瓣峰值血流速度为 (5 9 0± 13 0 )cm/s。在放松阶段 ,二尖瓣开放 ,主动脉瓣关闭 ,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平均为(6 0 0± 2 0 0 )cm/s。在按压末左室内径明显减小为 (32 1± 7 1)mm ,放松末增大为 (42 1± 12 9)mm (P<0 0 5 )。按压末左室容积为 (39 0± 8 9)ml,放松末 (6 8 8± 2 1 7)ml (P <0 0 5 )。按压频率为 10 0次 /min ,心排血量为 (2 8± 0 8)L/min。按压时有创血压为 6 0~ 80 / 10~ 30mmHg,指端血氧饱和度可达 98%~99 %。结论 在实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的过程中 ,食道超声可清楚地显示二尖瓣关闭、主动脉瓣开放 ,左室容积减小 ,产生前向血流 ,支持心泵机制  相似文献   
8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床边快速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快速床边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方法,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制备的胶体金标记抗cTnI单克隆抗体3F10,生物素标记3A7,链霉亲和素结合于硝酸纤维素膜,制成免疫层析试条(GICA)。取0.5ml血清滴入检测孔,观察15~30分钟,根据测试条检测线是否红色判定cTnI水平。40例AMI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按胸痛发病时间不同分为2~4小时、4~6小时  相似文献   
86.
超声负荷试验对26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前后综合心功能评价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静息及不同运动状态下心脏血流动力学及二尖瓣口面积变化,更客观、全面地评价PBMV术疗效.方法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模拟轻、中、重度体力活动,分别于术前、术后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MVA、MVG、Vmax、CO、EF等项指标.结果二尖瓣狭窄患者26例,男性9例,女性17例,年龄34.3±6.8岁.PBMV术前行超声负荷试验时随着心率逐步增快(在基础心率上提高20~60次/min)MVG(14.23±6.44mmHg增至21.84±8.06mmHg P<0.05)、Vmax (1.65±0.38 m/s增至2.81±0.36 m/sP<0.05)明显升高;MVA(0.89±0.31 cm2至0.92±0.20 cm2 P>0.05)、CO(3.98±1.36 L/min至4.70±1.11 L/min P>0.05)、EF(56.8±6.4%至64.8±8.4%P>0.05)无显著改变,提示二尖瓣储备、心功能储备几近丧失.PBMV术后静息状态下MVA由0.89±0.31 cm2增至2.03±0.36 cm2,MVG由14.23±6.44mmHg下降至3.63±1.64mmHg(P<0.05),运动负荷状态下MVA由2.03±0.36cm2增至2.48±0.40 cm2,CO由5.27±0.86 L/min增至10.20±0.93L/min(P<0.05),提示二尖瓣储备、心功能储备部分恢复.结论PBMV术导致MVA增大同时其储备功能部分恢复.二尖瓣储备较术后静息状态下MVA值对心功能的评价具有更大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明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否在整体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IPC)中起作用。方法将 96只 SD大鼠随 机分为 8组。所有动物均接受 30 min缺血/ 2 h再灌注,缺血预适应方案由 3次 5 min缺血/ 5 min再灌注组成。 30 min缺血前 20 min静脉注射 CGRP 10μg/kg·b.w.。预适应前 30 min静脉注射优降糖(GLI) 0.3 mg/kg·b.w.。首次预适应 缺血前静脉注射CGRP多抗(PcAb)2.5mg/kg·b.w.。梗死大小由硝基四唑氮篮染色判定,并以坏死区(IS)占危险区的百 分比表示。血浆CGRP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首次和第3次预适应缺血的血浆CGRP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 加(P<0.01),且后者增加更为明显(P<0.01)。IPC能明显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和几乎完全抑制缺血和再灌注时室性心律 失常的发生,预先用CGRP-PcAb能明显减弱上述作用。CGRP预适应具有IPC样心肌保护作用,但程度不及IPC明显。 预先用GLI均能取消IPC和CGRP预适应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但对室性心律失常无影响。结论CGRP在整 体大鼠缺血预适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CGRP预适应限制心肌  相似文献   
89.
目的:心肌梗塞可伴随各种心律失常,冠脉再灌注治疗不胆极大程度地改善心肌供血,而且影响心律失常的转归。方法:32例患者均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冠脉再灌注治疗。结果:右冠病变引起的12例房室传导阻滞(AVB),术后6-24h高度AVB消失者10例,1例仅遗留PR间期延长,1例仍为Ⅲ度AVB;对右冠致命性痉挛引起的Ⅲ度AVB经植入支架后随访20个月,定期动态心电图检查无AVB。2例右冠第四段闭塞者病程中出现室性心运过速(VT),PTCA球囊松脱时出现心室颤动(Vf0,经电击除颤后成功行PTCA并植入支架。2例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者,术后心室率均超过70次/min。左冠病变组中,1例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患者,病程中反复出现VT及心室颤动,予利多卡因、心律平、可达龙均不能有效控制其发作,开通闭塞的前降支并值入支架1枚,扩张狭窄的回旋支,术后室速及心室颤动均未再发作。对前降支狭窄并痉挛者引起的室速,对此病变给予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1枚,随访11个月未再发作室速。12例频发室性早搏消失,5例偶发,未再继续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结论:对于缺血性心脏病并发的心律失常,应以采取PTCA、支架植入等改善再灌注措施为主,而非首选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具有负性肌力或负性传导作用的药物,否则增加死亡率。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二尖瓣储备在PBMV术后和长期随访中的变化及与心功能关系,更客观、全面地评价PBMV术远期疗效.方法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模拟轻、中、重度体力活动,分别于术后、随访期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MVA、MVG、Vmax、CO、EF等项指标,测量(LA).结果二尖瓣狭窄患者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33.3±7.2)岁,随访时间(36±6.36)个月.PBMV术后静息状态下MVA由(0.88±0.28)cm2增加至(2.02±0.34)cm2,MVG由(15.22±6.25)mmHg降至(3.78±1.34)mmHg(P<0.05),运动负荷状态下MVA由(2.02±0.34)cm2增加至(2.48±0.42)cm2,CO由(5.20±0.84)L/min增加(10.20±0.90)L/min(P<0.05),提示二尖瓣储备、心功能储备部分恢复.经36±6.36月随访.MVA有所下降[(2.02±0.34)cm2降至(1.72±0.34)cm2,P<0.05],MVG、Vmax有所回升[MVG(3.78±1.34)mm Hg增至(5.16±1.78)mm Hg;Vmax(1.12±0.20)m/s增至(1.48±0.36)m/s,P<0.05],而CO、Ⅱ无显著变化[CO(5.20±0.84)L/min至(4.73±0.77)L/min;EF(66±7.6)%至(58±7.2)%,P>0.05],25例患者心功能仍然维持在Ⅰ~Ⅱ级,未再次行PBMV或瓣膜置换术(占83.3%),随访超声负荷试验显示二尖瓣储备率并未随着MVA同步减小,心功能储备尚好,并且左房前后径显著缩小.结论 PBMV术导致MVA增大同时其储备功能部分恢复.二尖瓣储备较术后静息状态下MVA值对心功能的评价具有更大价值.长期随访中MVA有所缩小,但大多数患者二尖瓣储备功能仍较好保留,心功能并未受到显著影响.PBMV远期效果良好,MVA及其储备率是远期心功能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