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背景:Hedgehog信号通路是一个在胚胎阶段调控多种组织器官发育的重要信号通路,在成骨发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Hedgehog信号分子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尚未清楚.目的: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检测Hedgehog信号分子在成骨诱导分化过程中的变化.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得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地塞米松成骨诱导,通过免疫组化方法鉴定成骨的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Hedgehog信号分子SHH和IHH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结果与结论:成功分离得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地塞米松诱导培养7,14,21 d 后,Ⅰ型胶原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在诱导成骨分化过程中,SHH蛋白表达升高,诱导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未诱导组的表达(P < 0.05),而IHH蛋白的表达降低,诱导组的表达明显低于未诱导组的表达(P < 0.05).结果提示,Hedgehog信号分子参与地塞米松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过程,且SHH和IHH在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有差异.  相似文献   
82.
目的 : 探讨HLA B5 1与白塞病 (BD)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 应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对 2 7例BD患者和 30例健康人的HLA A和HLA B抗原进行研究。结果 : BD患者和对照组HLA -B5 1的阳性频率分别为 6 3%和 16 .7% (χ2 =12 .9,P <0 .0 0 1,Pc <0 .0 5 ,RR =8.5 )。其中 ,HLA -B5 1阳性的男性患者的相对危险度 (RR)高于女性患者 (分别为 17.39和 4 .2 9) ,两者相比存在差异 (χ2 =4 .2 0 ,P <0 .0 5 )。未发现BD患者的其他临床特征与HLA B5 1有相关性。结论 : 提示HLA B5 1是BD的易感基因 ,并与男性患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靶向羧肽酶B2(CPB2)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表达以及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5组,设计并化学合成编码TAFI基因(CPB2)的特异性siRNA,用脂质体2000转染至MDA-MB-231细胞中,采用Western blot、RT-PCR分别检测各组TAFI蛋白及mRNA的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癌细胞转移侵袭能力,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和生长情况。结果 siRNA抑制CPB2表达后,TAFI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细胞侵袭力和细胞生长都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靶向CPB2的siRNA可有效下调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TAFI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力,抑制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84.
目的构建人分化型胚胎软骨发育基因DEC1真核表达载体,探讨DEC1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提取人胃癌细胞MGC-803总RNA,RT-PCR扩增获得DEC1基因,将DEC1基因插入pGEM-T载体,再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将成功构建的pcDNA3-DEC1载体介导转染MGC-803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DEC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MTT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过表达DEC1基因后MGC-803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转染pcDNA3-DEC1质粒的MGC-803细胞DEC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MTT试验、ki-67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升高(P<0.05)。结论 DEC1的过表达能明显增强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EGFR和DEC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5例肺腺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EGFR和DEC1的表达。结果在癌组织中,EGFR胞膜上的表达为45.3%(34/75),DEC1胞核上的表达为54.7%(41/75),两者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01);EGFR的表达与组织分化(P=0.033)、淋巴结转移(P=0.006)和远处转移(P=0.043)相关,DEC1与年龄(P=0.026)和肿瘤大小(P=0.047)相关。表达模式为EGFR+/DEC1+的肺腺癌患者比EGFR-/DEC1-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百分率高,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24)。结论 EGFR和DEC1蛋白的共表达可促进肺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6.
目的检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ETV6基因重排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Split-signalFISH技术检测32例初治及复发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样本ETV6基因重排情况,阳性样本行巢式RT-PCR证实融合基因形成。结果 FISH检测出1例ETV6易位样本,常规染色体检查为正常核型,RT-PCR证实形成ETV6-RUNX1融合基因。该患者为复发难治性白血病,复发后产生耐药,于确诊9个月后死亡。结论FISH检测ETV6基因重排较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更敏感。成人ALL中ETV6-RUNX1表达率低,可能与ALL复发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7.
背景:RNA干扰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能够采用1个有效的基因转移系统将小干扰RNA转入至靶细胞,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构建小干扰RNA表达载体.目的:利用AdMax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表达人甲胎蛋白-小干扰RNA的腺病毒载体.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7-03/10在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穿梭质粒pDC316-EGFP-U6为本元正阳基因技术公司产品;AdMax KitD试剂盒与低代数HEK293细胞为Microbix Biosystems Inc.(Canada)公司产品.方法:选择针对甲胎蛋白 mRNA的特异性小干扰RNA靶序列,设计合成为相应的双链DNA,并将其与酶切线性化的pDC316-EGFP-U6载体片段连接,构建好的穿梭质粒pDC316-EGFP-U6-AFP-siRNA和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lox_E1,3Cre共转染HEK293细胞,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主要观察指标:对重组腺病毒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鉴定及扩增、纯化、滴度测定.结果:构建的穿梭质粒载体经聚合酶链反应鉴定和测序分析,证实与设计一致.重组腺病毒Ad-AFP-siRNA经聚合酶链反应和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检测证实构建成功,测定滴度为1.4×109 nfu/L.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Ad-EGFP-U6-AFP-siRNA重组腺病毒.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早期应用对严重烧伤大鼠肠源性脓毒症、器官损害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5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和GH组,后两组造成25%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立即腹腔注射地塞米松80 mg/kg,从伤后2 h开始连续3 d分别给予等渗盐水和rhGH[-1.33 IU/(kg·d)];于伤后4、7、10 d,观察大鼠肝、脾、肾、肺、肠系膜淋巴结和门、腔静脉血液等组织脏器脓肿发生率、细菌检出率,肝、脾、肾、肺、肠等器官病理与功能改变,以及体重变化和10 d存活率等.结果 GH组动物脏器脓肿发生率、细菌检出率和体重下降均明显低于烧伤组(P<0.05),器官结构与功能损害较轻,10 d存活率高于烧伤组.结论 早期应用大剂量rhGH能有效降低严重烧伤后肠源性脓毒症发生率,减轻器官损害,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89.
胃癌骨髓微转移研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实施了胃癌根治性手术 ,但许多病人仍死于转移或局部复发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检测到早期肿瘤细胞的播散[1] 。研究发现 ,即使是早期肿瘤 ,骨髓中也会出现播散的肿瘤细胞 (disseminatedtumorcells,DTC) ,且骨髓中DTC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2 ,3 ] 。如何在肿瘤形成转移前检测到这些DTC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4] 。尽管骨髓中常可见到原发肿瘤的DTC。但是 ,检测肿瘤患者骨髓中DTC的临床意义仍存争议[5] 。本文就近年胃癌患者骨髓微转移 (micrometastasis)或骨髓DTC检测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加以简要综述。1 骨髓微转移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从基因水平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地塞米松(DEX)在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外基质(ECM)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TGF—β和DEX诱导大鼠BMSCs到软骨细胞系,从分化的软骨细胞中提取、纯化mRNA,逆转录合成cDNA,荧光标记后与大鼠BioStarR-20型芯片杂交,扫描后筛选出差异表达的ECM基因。结果:在2242个基因中,共发现与ECM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15条,其中8条差异表达明显,包括前胶原XⅡα1和前胶原Ⅱα1基因各1条,蛋白多糖aggrecan 1、核心蛋白聚糖和biglycan基因各1条,粘连糖蛋白及相关基因纤维连接蛋白1、fibromodulin和Chondromodulin-1(ChM-1)各1条。结论:TGF—β和DEX可有效诱导大鼠BMSCs到软骨细胞系的分化培养,其作用机制涉及到多个ECM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