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HLA-A抗原与白塞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对20名符合国际白塞病委员会分类诊断标准的白塞病患的HLA-A抗原进行了检测。同时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在白塞病患中,HLA-A2和A26表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8和2.7)。结论:HLA-A抗原与白塞病的易感性无相关。  相似文献   
12.
T细胞主动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活的T细胞出细胞以及未成熟的淋巴细胞对细胞程序化死亡敏感。在此过程中.Fas:Fas配体(FasL)之间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T细胞可以通过Fas-依赖途径杀伤自己本身,即在免疫反应的调节中,T细胞表现为主动凋亡。  相似文献   
13.
激活的T细胞、B细胞以及未成熟的淋巴细胞对细胞程度化死亡敏感。在此过程中,Fas:Fas配体(FasL)之间的相互作用尤为重要。T细胞可以通过Fas-依赖途径杀伤自己本身,即在免凤反应的调节中,T细胞表现为主动凋亡。  相似文献   
14.
由于白塞病(BD)的病因还不清楚,其发病机制亦未阐明,因此现有的实验室检查对白塞病的诊断均缺乏特异性[1].但以下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白塞病诊断、活动性判别、针对性治疗和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白介素-1B(IL-1B)和白细胞介素-1RN(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腺癌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30例胃腺癌患者和142例健康对照人群中IL-1B-31C/T、-511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IL-1RN基因多态性(VNTR),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了其血清中HP-IgG/IgM/IgA型抗体浓度。结果:感染Hp阳性率胃腺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7,OR=2.53)。IL-1B-31TT频率,胃腺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OR=2.16),在低分化胃腺癌组明显高于高分化胃腺癌组(P<0.05,OR=6.55)。IL-1B-511TT基因型频率在胃腺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OR=1.81);在Hp阳性胃腺癌组-511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Hp阴性胃腺癌(P<0.05,OR=2.25及P<0.05,OR=1.78)。胃腺癌组T-T单体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56,P<0.05)。未见IL-1RN基因及IL-1B其他位点的SNP与胃腺癌组或Hp阳性胃腺癌组有显著相关性。结论:IL-1B-31TT基因型与胃腺癌特别是低分化胃腺癌易感性相关,IL-1B-511TT基因型与胃腺癌或感染Hp的胃腺癌易感性相关。T-T单体型可能是胃腺癌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SARS-CoV抗体实验诊断的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SARS-CoV)抗体在SARS病原学诊断中的特异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80例非SARS患者SARS-CoV抗体的阳性率。结果在23例健康人中,SARS-CoV-IgG抗体的阳性率为8.7%(2/23),20例肿瘤患者中,阳性率为20%(4/20);1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SARS-CoV-IgM抗体和SARS-CoV-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1%(2/18)和22.2%(4/18);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SARS-CoV-IgM抗体和SARS-CoV-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1%(4/19)和47.4%(9/19),SARS-CoV-IgG抗体和SARS-CoV-IgM抗体同时阳性率为15.8%(3/19)。证实SARS-CoV-IgM抗体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92,5%;SARS-CoV-IgG抗体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76.25%;两种抗体同时阳性诊断SARS的特异性为96.25%。经RT-PCR证实上述抗体单项阳性均为假阳性。认为两种抗体同时测定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可能与包被的抗原中存在细胞膜、胞浆、核和抗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