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应用光镜、电镜图像分析仪观测了大鼠注射内毒素和氮芥+内毒素后1、3、5、12、24、48、72h个时相点的肺脏病理变化。发现L组肺组织充血,出血,水肿,肺萎陷;毛细血管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滞留、嵌塞、崩解脱粒、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肺泡上皮退变,继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等。病变过程表现为循环障碍、变性坏死和损伤修复3个阶段。先注射氮芥使大鼠外周血PMN减少,再注射内毒素,发现肺脏病变延迟发生,且  相似文献   
32.
奥尔布赖特(Albright)氏综合征系多发性骨纤维结构不良伴皮肤色素沉着及性早熟,又名褐色斑综合征,罕见。现将我们诊治一例报道如下。谭某某,男性,16岁,四川巫山藉,住院号146755。面部隆起12年。12年前偶然发现左上颌包块,无疼痛不适,缓慢长大。12年前左下肢摔伤后逐渐出现跛行。  相似文献   
33.
患者,女,61岁。于两个月前大便出现时稀时便秘,次数增多,每日5~8次,常伴间歇性血便。食欲正常。在某医院诊断为结肠炎,给于消炎、对症治疗(药物不详),未显效。来我院就诊,查体见腹部平软,无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未扪及包块。B超、X光及血  相似文献   
34.
应用斑点杂交、放免测定等方法检测分析了内毒素不同浓度同时相(A组)和内毒素同浓度不同时相(B组)作用下体外培养的新生牛肺动脉内皮细胞ET—1基因表达和释放的作用,且该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两组ET—1基因,表达与释放。结果表明,内毒素具有促进内皮细胞ET—1基因表达的强弱与释放量的增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提示内毒素血症时血浆ET水平升高与ET合成增加和基础释放量增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罕见病例卵巢囊性畸胎瘤(MCT)并T细胞源性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治疗现状.方法 用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MCT并T细胞源性淋巴瘤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患者,女,63岁.左侧卵巢肿瘤12 cm×12 cm×8 cm,多房,多为实性灰白色,囊内有脂质、毛发.镜下见囊壁有大小一致的肿瘤细胞弥散分布,细胞体积小,胞质少,核深染;另见鳞状上皮、毛囊、皮脂腺和软骨;鳞状上皮及软骨间瘤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瘤细胞:Vim+++、Ki-67+(>75%)、LCA+++、CD43+++、CD3++,其余标志物为阴性.结论 该例MCT上皮、软骨成分为良性,小细胞肿瘤成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T细胞淋巴瘤,多系MCT恶变,尚属罕见.该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切除、术后酌情追加化疗、放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18例间变型脑膜瘤的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研究,发现光镜下呈四种组织学类型:纤维肉瘤样、血管肉瘤样、多形性巨细胞肉瘤样和血管乳头状结构。电镜观察到来分化原始细胞、过渡细胞、梭形细胞、巨细胞,和从幼稚细胞到喃膜瘤细胞的各种过渡形态。本瘤的超微结构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与恶性间皮瘤十分相似,均显示有间叶和上皮组织织的双相分化特点,笔者认为两者的组织发生可能相同。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并对3例均进行了随访。结果:男性l例,女性2例,年龄23—47岁,平均年龄34岁。临床症状主要是血尿。肿瘤细胞呈梭形或星芒状,束状排列,间质黏液变性,伴有混合性炎细胞浸润。肿瘤细胞表达ALK、SMA和Vim,2例表达AE1/AE3,不表达CD34、CD31、MyoD1、S-100和CD117。3例随访结果均无复发。结论-膀胱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中间性肿瘤。鉴别诊断包括膀胱平滑肌肉瘤、肉瘤样癌、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以及黏液样纤维肉瘤等肿瘤。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4例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石蜡标本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病理特点为肿瘤细胞呈巢片状、旋涡状或束状排列,瘤细胞边界不清,胞质丰富,淡嗜酸性,常见多核或单核瘤巨细胞,胞核染色空淡,间质常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瘤细胞CD21、CD35和clusterin(+),部分肿瘤细胞EGFR、S-100、CD68、EMA和vimentin(+),CK和CDla(-),Ki-67表达程度不一。结论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形态学变化较大,确诊需要依靠详细的病理形态观察和多种免疫组化染色。  相似文献   
39.
肾上腺髓质素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本研究探讨缺氧对肾上腺髓质素(AM)合成分泌的影响及AM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制备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分为对照组和缺氧组(10,20,30d)。每组6只。慢性肺心病患者23例,对照组16名。测量肺动脉压力和右心室收缩最大上升速率。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AM含量的动态变化。测定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浆AM含量变化。结果缺氧组实验大鼠肺动脉压和右心室最大上升速率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AM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肺动脉高压变化趋势一致。慢性肺心病患者不同病期血浆AM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M参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过程,在肺血管张力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局部和全身性AM增高可能是机体自身内源性抗损伤的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40.
应用斑点杂交、放免电测定等方法检测分析了内毒素不同浓度同时相和内毒素同浓度不同时相作用下体外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ET-1基因表达与释放。结果表明,内毒素具有促进内皮细胞ET-1基因表达和释放的作用,且该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两组ET-1基因表达的强弱与释放量的增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提示内毒素血症时血浆ET水平升高与ET合成增加和基础释放量增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