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IL-10浓度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ELISA检测法测定了36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IL-10农度,以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结果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IL-10浓度均高于健康人,术前血清IL-10浓度高于术后,低分化胃癌患者血清IL-10浓度高于中、高分化者(P<0.01)。结论胃癌细胞可能产生IL-10,并藉此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IL-10可能是一个可反映胃癌分化程度、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2.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增多,使一些处于育龄阶段的女性病人有了生育的能力和愿望。但是肝移植术后妊娠对母亲和胎儿来讲仍存在许多危险因素,因此,肝移植术后的生育问题已成为移植科和产科医师面临的一个课题。现将我中心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后妊娠分娩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23.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漏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 (orthotopiclivertransplantation ,OLT)术后胆漏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患者OLT术后胆漏的诊断和治疗。 12例中男 9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45±10 )岁。 3例行经典式OLT ,9例行背驮式OLT。胆管重建方式均为胆总管端端吻合术 ,其中 9例放置“T”形管引流。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胆管造影。胆漏平均诊断时间为 (8± 6 )d。 7例经非手术治疗 ,包括保持腹腔引流通畅、重置引流管、鼻胆管引流、B型超声引导穿刺抽吸引流及抗炎治疗 ;5例经手术治疗 ,包括胆总管 空肠吻合术、“T”形管重置术或吻合口修补术。结果  10例治愈 ,2例死于严重全身感染。结论 OLT术后胆漏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胆管造影。高龄患者或合并有胆道缺血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肝细胞癌肝移植手术疗效、手术技巧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12例合并PVT的肝细胞癌肝移植临床及随访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d至36个月,中位时间19.5个月。术后第12天、第21天、第30天各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随访期间死亡1例(术后第15个月死于肝癌复发)。目前存活8例,其中7例已经无瘤生存13、14、24、24、25、28、30个月,1例带瘤存活36个月。12例病人1年累积存活率75.0%。1例病人肝移植术后2个月吻合口局部PVT复发,目前已经存活30个月。结论合并PVT的肝细胞癌肝移植者预后良好,合理的手术技巧和恰当的术后处理可以避免术后PVT复发。  相似文献   
25.
探讨肝移植术后新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2003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定期随访的肝移植患者中发现1例APL患者,回顾性分析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检索Pubmed、万方医学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分析肝移植术后白血病患者,特别是APL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免疫抑制方案、术后发病时间、白血病分类、染色体变异类型、治疗、预后及死因等特点.结果 本例患者于肝移植术后52个月门诊随访时发现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无感染与出血倾向,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无效,经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M3型,即APL.经维A酸和复方黄黛片(主要化学成份为二硫化二砷)联合治疗,患者获得完全缓解.检索文献共报道肝移植术后白血病34例(包括本例),其中22例诊断为AML(成人18例,儿童4例),术后发病时间中位数为26个月(38 d至8年).18例AML中,以APL最多见(8/18,44%)且伴有异常染色体核型t(15; 17),治疗采用维A酸、三氧化二砷及联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等化学药物治疗(化疗)药物.22例AML死亡13例(59%),主要死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感染、肝衰竭和心力衰竭.APL和非APL患者中分别有2例(2/8)和11例死亡(79%,11/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L患者中6例化疗后完全缓解,另2例死于DIC和败血症.结论 肝移植术后新发AML总体预后不佳,其中APL的预后好于非APL.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移植术后APL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6.
探讨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PTL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肝移植后PTLD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003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随访的33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中有1例发生PTLD,发生率为0.3%.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腹部不适、多处淋巴结肿大和肝脏占位病变等,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提示B细胞源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确诊为PTLD.经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抗炎,对症支持治疗无效后死亡.结论 肝移植术后PTLD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或延误诊断,预后甚差.治疗以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27.
目的  验证β-arrestin-2是否通过上调PI3K/Akt信号抑制自噬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发挥保护作用。方法  将C57BL/6背景的β-arrestin-2基因敲除(KO)及野生型(WT)小鼠各12只,随机分为KO小鼠假手术组(KO+sham组),KO小鼠IRI组(KO+IRI组),WT小鼠假手术组(WT+sham组)和WT小鼠IRI组(WT+IRI组),每组各6只。分别建立70%肝脏IRI模型或进行假手术处理,于肝脏再灌注或手术后6 h进行相关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凋亡信号蛋白裂解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增殖信号蛋白Ki-67及PI3K/Akt通路信号蛋白p-Akt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相应的sham组比较,KO+IRI组和WT+IRI组小鼠肝组织中的cleaved Caspase-3、Ki-67和p-Akt阳性细胞计数均增加(均为P < 0.01);与WT+IRI组比较,KO+IRI组小鼠肝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阳性细胞计数增加,Ki-67和p-Akt阳性细胞计数均减少(均为P < 0.05)。结论  β-arrestin-2可减轻小鼠IRI后肝细胞凋亡、促进其损伤修复,其通过上调PI3K/Akt信号抑制自噬来减轻小鼠肝脏IRI。  相似文献   
28.
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间施行肝移植的4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移植术后CMV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在451例患者中,发生CMV性肺炎7例,感染率为1.66%。CMV性肺炎的症状明显早于体征,7例患者均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约1周后逐渐出现干咳、气促、呼吸困难等;血氧饱和度降低,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CMV pp65抗原检测均为阳性。CMV性肺炎患者采用更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抗病毒治疗,同时采取停用免疫抑制剂、加用较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和适量的胸腺肽等的个体化免疫调节方案以及广谱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方法,6例治愈,治愈率为85.7%。结论 CMV性肺炎的早期临床表现虽然缺乏特异性,但仍有规律可循,CMV pp65抗原检测法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特点。采取联合抗病毒和个体化免疫调节等综合措施治疗CMV性肺炎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LT)on the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11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ICC who underwent LT between October 2003 and November 2008 at our institution.The overall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Kaplan-Mayer method.Result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9.0 months(2.5-53 months).The 1-,2-,3-and 4-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 and overall survival rate of all the patients were 51.9%、51.9%、51.9%、51.9%and 50.5%、50.5%、50.5%、50.5%,respectively.The perioperative mortality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were 0 and 43.5%,respectively.The survival rate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ce were 2.5-10 months(mean 7.5 months)and 1-8 months(mean 3.8 months).Conclusions The prognosis of LT for ICC is rather poor.ICC patient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vascular or bile duct invasion is contraindicated for LT.  相似文献   
30.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漏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资料和方法 回顾分析 12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胆漏病例。其中男性 9例 ,平均年龄 (4 5± 9 5 )岁。 3例行“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 ,9例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胆管重建方式均为胆总管端端吻合术 ,其中 9例放置“T”管引流。胆漏发现时间平均 (8± 6 5 )d。 7例经保守治疗 ,5例经手术治疗。结果  12例胆漏 ,10例治愈 ,2例并发感染死亡。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漏的发生与胆管吻合技术、供肝修剪技术、供肝缺血时间及术中、术后处理不当等因素有关。临床上 ,可以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减少原位肝移植术后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