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4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999年前对所收治的因双侧室间孔同时堵塞所致双侧脑室积水,通常采取左、右侧脑室分别作腹腔分流术,因此每名患者所需两套脑室-腹腔分流管,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可能性,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自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了4名因两侧室间孔同时堵塞所致双侧脑室积水的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进行双侧脑室贯通腹腔分流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总结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方法 术前对12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检查,手术时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神经出脑干区寻找责任血管,进行神经、血管的充分游离减压,血管与脑干间置入Teflon棉。结果 术后12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121例术后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4例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经射频治疗后疼痛消失。121例随访1~7年,2例两年后复发,总有效率95、2%,其余均无疼痛发作。术后2例出现颅内感染,无永久性并发症出现。结论 头颅MRTA检查有助于术前判断责任血管与神经的关系,手术时在神经出脑干区发现责任血管并进行充分游离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3.
星形细胞瘤多发生于脑白质,并向脑深部侵犯,局限于脑皮质并伴局部颅骨改变的星形细胞瘤的报告不多,本文报告2例星形细胞瘤向脑外侵犯并压迫局部颅骨。临床资料例1·男性,18岁(住院号614844),近5个月来肢体抽搐伴意识丧失2次,入院后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视乳头边界清晰,无水肿。脑电图提示:轻度异常;颅脑CT示:左颞叶脑沟裂增宽,呈三角形,脑脊液密度影向白质区延伸,局部脑回增宽,并可见线条状高密度影,局部内板及板障稍受压,考虑左侧额叶脑裂畸形;颅脑MRI示(如图1):左额叶脑表面直径约1·0 cm类圆形结节,呈略长T1和略长T2信号,边界尚清,…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病灶切除联合皮层热灼术治疗起源于中央区的癫(癎)的疗效.方法对27例以癫(癎)为首发表现的起源于中央区的癫(癎)病人采用立体定向开颅手术,切除病灶前先行皮层电极描记,确定癫(癎)波的范围,然后在显微镜下切除病灶,再次描记确定残余的癫(癎)波的位置,并使用皮层热灼术进行皮层热灼,直到癫(癎)波消失为止.结果27例病人中胶质瘤13例,脑囊虫病7例,脑膜瘤3例,皮层发育不全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炎症1例.手术中在切除病灶前使用皮层电极描记出癫(癎)波,病灶切除后在病灶周围仍残余有癫(癎)波,使用皮层热灼术热灼后癫波消失.27例病人手术后25例未再有癫(癎)发作,2例手术后一周内有癫(癎)发作一次,以后未再有癫(癎)发作.26例病人未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加重,一例短期内出现偏瘫加重,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立体定向病灶切除联合皮层热灼术治疗起源于中央区的癫(癎)是一种侵袭性小、疗效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5.
帕金森病Vim核立体定向射频毁损灶的MR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Vim核立体定向射频毁损灶的MRI表现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2 3例帕金森病患者接受Vim核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 ,在手术后的早期 (16例 )、晚期 (7例 )进行MRI随访 ,了解毁损灶的MRI表现、大小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并且计算毁损灶的位置与原靶点坐标的误差。结果  16例患者在术后 3~ 7天复查MRI ,T1加权像 :中心为细小的长T1低信号点 ,中间为短T1高信号环 ,最外为长T1低信号环 ,周边有不规则的水肿带 ;T2 加权像 :中心为细小的长T2 高信号点 ,中间为短T2 低信号环 ,最外为长T2 高信号环 ,周边有不规则的水肿带。 7例患者术后 1~ 2年复查MRI,毁损灶的MRI表现为长T1长T2 类圆形信号。毁损灶的位置与原靶点的误差小于 1mm。结论 帕金森病立体定向射频毁损灶的大小与毁损的温度、时间、毁损针的直径和长度成正比 ,晚期MRI随访提示如果靶点位置正确 ,毁损灶大小在 5 .0mm× 5 .2mm× 8.1mm左右 ,则能产生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6.
在总结608例帕金森氏病患者行立体定向靶点毁损术时,其中55例针对对侧施行了第二次手术。对侧以 Vim 核为主39例.以苍白球内侧部为主5例.以 Forel—H 为主11例。从术后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分析,认为如选择 Forel—H 为对侧手术靶点,则术后几乎不产生精神障碍、说话困难、吞咽障碍.而临床症状改善,并提出再次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7.
13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的反义基因片段对裸鼠胶质瘤的形成及其病理的影响。方法 体外用反义IGF—IR基因片段孵育胶质瘤细胞,并接种裸鼠体内,了解其肿瘤形成能力及其肿瘤组织学和IGF—IR的表达:结果 野生型C6细胞和正义寡核苷酸孵育的C6细胞在BALB/c裸鼠体内形成肿瘤的潜伏期均为4d,而经反义寡核苷酸孵育的C6细胞在裸鼠体内形成肿瘤的潜伏期为11~12d,肿瘤形成的潜伏期明显延长,肿瘤的生长得到抑制。肿瘤形成7d时,研究发现正义核酸组与野生组肿瘤病理组织学是一致的,且IGF—IR均呈高表达,反义核酸组肿瘤细胞变得稀疏,而且可见部分肿瘤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聚边缘化,甚至有细胞出现核碎裂等凋亡征象,IGF—IR表达明显减少。而在肿瘤形成的25d时,反义核酸组胶质瘤的病理表现和IGF—IR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和正义核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反义IGF—IR基因片段能抑制裸鼠胶质瘤的形成能力,但逃脱反义IGF—IR基因片段封闭的肿瘤细胞经过体内的增殖可形成肿瘤。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ASA-610V导航系统的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ASA-610V神经外科导航系统施行各类显微神经外科手术89例,其中颅内肿瘤70例,炎性病灶12例,血管畸形7例。10例运动功能区肿瘤患施行功能性磁共振引导下肿瘤切除导航手术。结果:系统注册误差为2.5mm左右。病灶全切除59例(66.29%),次全及大部切除18例(20.22%),部分切除12例(13.48%)。80例患预后良好,9例术后出现轻微并发症。10例运动功能区肿瘤患均行全切除手术,术后无一例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结论:ASA-610V导航系统的神经外科手术中定位准确,尤其对于位于颅底和功能区附近的病变,有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比较神经导航与传统开颅两种手术方法对切除中央区及其附近的病灶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中央区及其附近病灶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神经外科导航手术和传统开颅手术,比较病灶的位置、大小、骨瓣大小、手术前后神经系统损害程度。结果神经导航手术组骨瓣面积为(28.62±11.83)cm2,传统开颅手术组骨瓣面积为(39.32±13.07)cm2,两者差异显著(P=0.04);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神经导航组为2/15,传统组为10/15,差异极其显著(P=0.008)。结论神经导航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具有定位准确、侵袭性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