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4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丘脑底核高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脑深部刺激(DBS)对帕金森病(PD)的治疗作用。观察术中丘脑底核(STN)刺激对PD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效果及对语言的影响,探讨植入刺激电极的最佳位置。方法:17例帕金森病患者,利用MRI及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方法将刺激电极植入丘脑底核,其靶点:X=11mm,Y=-1mm,Z=-7mm。术中予以高频刺激(频率为150Hz,脉宽为150μz,脉宽为150μs,电压自0.5V开始,逐渐增至6-8V);其中有2例进行了STN电极永久性植入慢性电刺激,术后随访6-8月,结果:17例术中刺激发现,STN中上部是其刺激、改善病人症状的最佳位置,而电极过深及过外则易引起言语障碍,2例永久性植入慢性电刺激经随访观察对肌僵直的控制非常满意,对运动缓慢有明显改善,并减少美多巴的服药量,UPDRS运动评分下降50%。结论:STN的高频刺激能改善PD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是PD慢性刺激的最理想靶点,其中上部是刺激效果的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112.
113.
CT辅助装置——病灶颅表指示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T检查对颅脑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能了解病灶的大小,形态和位置,甚至定性。这给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要将CT片上病灶在头颅表面明确地透视出来,以便在术前精确地知道从颅表具体的某一点进入颅内多远,多大角度可达到病灶中心,却是很困难的。至今国内外尚无明确可靠的方法。主要是靠经验估计,缺乏明确的客观测量  相似文献   
114.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年瑞典神经外科专家Leksell L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概念以来,此项技术日新月异发展,使临床放射治疗技术从X-ray引导放射治疗逐渐走向TC、MRI定位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和3D-,C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以及近来出现分子、生物影像引导放射治疗(BGRT),其目的 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达到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使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发生重大改观.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立体定向射频毁损灶的MRI表现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通过对19例帕金森病患者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后的早期、晚期MRI随访,了解毁损灶的MRI表现及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19例患者在术后3~7天复查MRI,T1W中心为细小的长T1低信号点,中间为短T1高信号,最外为长T1低信号环,周边有不规则的水肿带,T2W中心为细小的长T2高信号点,中间为短T2低信号,最外为长T2高信号环,周边有不规则的水肿带.7例患者术后1~2年复查MRI,毁损灶的MRI表现为长T1长T2类圆形信号.毁损灶的位置与原靶点的误差小于1mm.结论帕金森病立体定向射频毁损灶的大小与毁损的温度、时间成正比,晚期MRI随访提示如果靶点位置正确,毁损灶大小在5mm×5.2mm×8.1mm左右,则能产生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选择性多靶点联合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障碍的靶点组合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43例难治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在MR引导下行选择性多靶点联合毁损,术前应用高场强核磁共振进行靶点定位,手术前后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等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43例精神障碍患者中,恢复6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3例,无效2例;各量表评定结果显示术后状评分较术前有显著下降,其中对阳性症状缓解较阴性症状更为明显。强迫症手术后强迫思维与行为评分都显著低于术前的评分(P<0.05),手术近期效果及长期疗效稳定。抑郁症手术前后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评分有差异性显著(P<0.05),以抑郁症状缓解为最明显,且远期疗效较稳定。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精神障碍一种有效方法,手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精神症状,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对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影响;立体定向选择性多靶点联合毁损术微创、定位准确,可以明显提高手术安全,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和静息态fMRI探讨扣带前回结构和功能连接的改变,分析扣带前回在海洛因成瘾中的作用.方法 15例海洛因成瘾者和15例正常人分别作为成瘾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接受3D结构像和静息态fMRI检查,使用VBM比较2组受试者大脑的结构差异;以扣...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利用静息态fMRI探讨长期海洛因成瘾者前额叶功能连接的变化情况.方法 13例长期海洛因成瘾者和14例正常者接受静息态fMRI检查,对数据进行相关的预处理后,以前额叶为种子点与全脑每个体素进行相关分析,比较海洛因成瘾组与正常对照组前额叶功能连接的变化情况.结果 以左侧前额叶为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分析,海洛因成瘾组左侧前额叶与左侧海马、右侧前扣带回、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中回、右侧楔前叶功能连接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以右侧前额叶为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分析,海洛因成瘾组右侧前额叶与左侧眶额叶、左侧额中回功能连接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长期海洛因成瘾者前额叶与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减弱,前额叶可能参与了海洛因成瘾的维持与戒断后复吸.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prefrontal cortex in chronic heroin addicts under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 (fMRI). Methods Resting fMRI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on 13 chronic heroin addicts and 14 healthy volunteers. After pre-processing the resting-state fMRI data, the prefrontal cortex was selected as the seed region, with which a whole-brain voxel temporal correlation in Iow frequency fMRI fluctuations was analyzed and the changes of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prefrontal lobe in both chronic heroin addicts and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calculated with SPM5 softwar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between the left prefrontal cortex and the left hippocampus, right anterior cingulate, 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 right middle frontal gyrus, right precuneus in the heroin addic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between the right prefrontal cortex and the left orbital frontal cortex, 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 in thc heroin addiction group was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prefrontal cortex in chronic heroin addicts decreases, indicating that the prefrontal cortex may be involved in the maintenance of heroin addiction and relapse after withdrawal.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探讨海洛因成瘾者结果评价过程中反馈相关负波(FRN)与冲动性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神经心理学实验范式,对海洛因成瘾组(HA组)和健康对照组(HC组)在执行爱荷华赌博任务(IGT)时同步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描记,数据采集后分析比较两组被试者FRN的波幅和潜伏期,并与冲动性量表( BIS)的测评结果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HA组BIS评分和选择高频惩罚纸牌数[(74.26±10.62)张,(167.81±26.71)张]高于HC组[(63.67±8.41)张,(143.36±23.67)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3.60,P均〈0.05);两组被试ICT中结果评价中均出现明显的FRN的波形,其中HA组FRN的波幅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为(8.13±2.17) μV,HA为(10.62±1.91) μV;t= -5.37,P〈0.05,而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为( 282.64±36.53) ms,HA为(268.45±40.91)ms;t =1.51,P〉0.05],且两组被试FRN波幅均与其BIS评分呈正相关(r=0.77,0.61,P均〈0.05).结论 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行为与FRN具有相关性,提示海洛因成瘾者的结果评价能力下降,可能是成瘾行为的产生及维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分析网络游戏成瘾者与伏核存在功能连接的脑区,了解伏核功能异常在网络游戏成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网络游戏成瘾者和健康对照组各17例,扫描前上网玩耍自己喜欢的网络游戏,60 min后突然中止网络使用,对被试的网络游戏渴求程度进行心理学测评;休息30 min后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分别选取左、右侧伏核为感兴趣区进行脑功能连接分析,确定与双侧伏核有功能连接的脑区,并将激活程度与网络游戏渴求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对网络游戏内容的渴望程度、喜欢程度、再次上网的渴望程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网络游戏成瘾组的伏核与前扣带回、中脑、海马功能连接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与前额叶、颞叶及枕叶功能连接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网络游戏成瘾者伏核与前额叶、前扣带回、中脑及海马的功能连接程度和网络游戏渴求程度存在相关性(r=0.70、0.76、0.65、0.79,P<0.05).结论 网络游戏成瘾者伏核功能异常,提示伏核是网络游戏成瘾“奖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伏核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网络游戏成瘾的产生与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