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52篇 |
免费 | 298篇 |
国内免费 | 24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5篇 |
儿科学 | 114篇 |
妇产科学 | 32篇 |
基础医学 | 265篇 |
口腔科学 | 79篇 |
临床医学 | 908篇 |
内科学 | 496篇 |
皮肤病学 | 52篇 |
神经病学 | 264篇 |
特种医学 | 16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616篇 |
综合类 | 1788篇 |
预防医学 | 517篇 |
眼科学 | 15篇 |
药学 | 769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733篇 |
肿瘤学 | 1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128篇 |
2021年 | 168篇 |
2020年 | 132篇 |
2019年 | 139篇 |
2018年 | 114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119篇 |
2014年 | 296篇 |
2013年 | 235篇 |
2012年 | 332篇 |
2011年 | 322篇 |
2010年 | 343篇 |
2009年 | 310篇 |
2008年 | 288篇 |
2007年 | 359篇 |
2006年 | 301篇 |
2005年 | 323篇 |
2004年 | 292篇 |
2003年 | 316篇 |
2002年 | 177篇 |
2001年 | 196篇 |
2000年 | 201篇 |
1999年 | 168篇 |
1998年 | 138篇 |
1997年 | 116篇 |
1996年 | 118篇 |
1995年 | 125篇 |
1994年 | 130篇 |
1993年 | 113篇 |
1992年 | 104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79篇 |
1988年 | 63篇 |
1987年 | 55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40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经络穴位低电阻特性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经历了原理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等历史阶段,现已得到了广泛的证实。目前,临床上主要是以十二经原穴作为检测十二经经络穴位低电阻的代表对象,检测结果确实能较好地反映经络脏腑的虚实盛衰、气血平衡状况。经络穴位低电阻特性的临床检测是一种现代经络诊察方法,简便易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中医"望、闻、问、切"的补充。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颈四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颈四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颈椎障碍指数。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低于观察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颈椎障碍指数(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颈四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缓解患者症状,改善颈椎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治疗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国产兰索拉唑人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寻求测定兰索拉唑血药浓度的更加简便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乙醚-二氯甲烷萃取样品,应用HypersilBD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水-乙腈-三乙胺。结果兰索拉唑血药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5~2.0μg/mL,最低检测浓度为0.05μg/mL,日内精密度RSD为1.4%~5.4%,日间精密度RSD为1.5%~7.8%,相对回收率为94%~96%,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6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后,测得受试制剂中的AUC0→t、AUC0→∞分别为(3.387±1.225)、(3.533±1.237)h.μg/mL,Cmax为(0.918±0.252)μg/mL,Tmax、T1/2分别为(1.917±0.583)、(2.081±0.771)h。结论受试制剂国产兰索拉唑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文献报道一致,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35.
36.
37.
背景: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均表明非血缘脐血移植相对于外周血干细胞或骨髓移植,不仅具有较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并且疾病复发率也明显降低,具有较强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是临床上分离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模型之一。非血缘脐血移植后免疫细胞如何分化,为何具有较强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目前机制尚不清楚。目的:回顾性分析非血缘脐血移植患者长期临床随访资料,并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后优势细胞亚群及分化、相关活化与抑制分子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分离的机制。方法:2012-07-01/2017-06-31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154例,其中非血缘脐血移植93例,同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61例。通过收取非血缘脐血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骨髓标本,重点对非血缘脐血移植患者T细胞相关免疫特征进行研究,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临床移植物抗宿主病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分离现象。结果与结论:(1)经过中位61个月(42-99个月)的长期随访,非血缘脐血移植组5年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5年移植... 相似文献
38.
39.
40.
陈玉琴石帅李玲汤佳伟孔双春 《临床护理杂志》2022,(5):45-48
目的 分析手法淋巴引流结合气压治疗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手法淋巴引流结合气压治疗干预。比较两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水肿程度以及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后1、4周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周水肿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周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周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手法淋巴引流结合气压治疗,不仅可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减轻水肿程度,还可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以及自我效能感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