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9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25篇 |
内科学 | 28篇 |
特种医学 | 76篇 |
外科学 | 134篇 |
综合类 | 47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2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8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介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移植、复杂的肝切除等临床过程中常涉及到的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迄今,人们对其确切机理尚无完整的认识。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肝脏内一些介质的产生及释放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It自由基氧自由基是一种含一未配对电子的化学物质,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在机体内,氧自由基可对蛋白质、脂肪及核酸等几乎所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均具有损伤作用。研究证实,肝脏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氧自由基主要产生于下列三种渠道:(1)黄源吟氧…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探讨低温保存肝脏肝功能与肝细胞糖原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兔为实验对象,术前24 h禁食、普食及普食加静脉注射葡萄糖等方法制备4组糖原含量不同的供肝模型.于供肝恢复血流2 h时,获取受体动物血液标本,以测定各组动物的肝功能状况.结果4组供肝切取前组织内糖原含量,A组(15.42±2.60)mg/g,B组(51.83±6.61)mg/g,C组(63.22±5.84)mg/g,D组(78.58±8.46)mg/g,D组高于C组(P<0.05),各组彼此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供肝再灌注2 h时,4组受体兔血液中AST、ALT及AKP含量变化均表现为A组>B组>C组>D组,且各组彼此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供肝切取前增加供肝肝细胞内的糖原含量,有望减轻供肝冷缺血损伤程度,提高肝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4.
自制肝钳切除肝左外叶16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左外叶切除是肝胆外科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术之一。近年来,我们应用自制的肝钳对16例患者行肝左外叶切除,临床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患者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8.2岁。其中左外叶肝内胆管弥漫性结石13例,原发性肝癌3例(肿块局限于左外叶)。1.2 手术操作步骤1.2.1 肝钳的制备:选用肠钳一把,将宽约3~4cm的长纱布条紧紧缠裹在肠钳两臂上,要求两端固定牢靠,并用丝线结扎两端使纱布难以松动滑脱。1.2.2 左外叶切除方法:1常规分离并切断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左冠状韧带及左三角韧带,充分游… 相似文献
75.
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穿孔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医源性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穿孔 (PBPD)的常见原因 ,并提出早期处理的正确方法。方法 本文总结了 9例医源性PBPD的发病过程、早期诊断及处理经验 ,并分析了本病死亡率极高的原因。结果 6例为胆总管探查所致 ,3例为内镜乳头括约肌发开术 (EST)引起 ;4例死亡 ,1例严重致残 ;8例经过手术治疗 ,1例经过微创治疗 ;EST所致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穿孔患者多有皮下气肿 ,而胆总管探查所致穿孔早期无特征性表现。结论 医源性PBPD的最常见的原因是胆总管探查术中胆道探子造成的穿孔及EST中造成的电灼穿孔 ,其死亡率极高 ,应注意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早期处理。“三造口一引流”(胆囊造瘘、胃造瘘、空肠造瘘、胰体引流 )经临床验证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早期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6.
本实验在MNNG诱发犬胃粘膜癌前病变过程中,胃镜下定期粘膜活检。应用胃癌单克隆抗体MG7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自动化图像分析仪,连续动态定量地监测犬残胃癌前期病变组织中MG7抗原物质(MG7-Ag)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①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的组织细胞内已具有胃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②胃癌前期病变的演变过程可能遵循由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的变化规律。③临床上,重度异型增生患者有很高的癌变率,是由于重度异型增生组织内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已非常接近于胃癌。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2003年5月—2008年12月施行的4 810例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 810例ERCP中,共发生并发症245例(5.1%),其中急性胰腺炎113例(23%),急性胆管炎76例(1.6%),消化道出血33例(0.7%),十二指肠穿孔4例(0.1%),败血症及脓毒败血症19例(0.4%)。死亡2例(0.04%),1例为EST术后十二指肠穿孔,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为ERCP术后发生毛细胆管炎,肝功能衰竭死亡。反复多次胰管显影是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最主要原因,胆道梗阻因素的存在导致胆道引流不畅是发生胆道感染、败血症等的重要因素,十二指肠穿孔发生率不高但后果严重,需及时积极处理。
结论:严格掌握ERCP及EST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娴熟的操作技巧,造影后保持胆道引流通畅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性ERCP的安全性。
78.
目的 探讨腹腔穿刺引流(abdominal paracentesis drainage,APD)对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相关肝损伤(pancreatitis-associated liver injury,PALI)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14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行APD治疗将患者分为APD组(61例)和非APD组(53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住院死亡率、肝功能相关指标、炎症相关指标、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等。结果 APD组住院死亡率低于非APD组(8.2%比22.6%,P=0.031);APD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和改良Marshall评分)及炎症相关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非APD组(P<0.05)。在肝功能相关指标方面,2组治疗后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穿刺引流(AP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道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SAP组和APD组,每组15只。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法建立SAP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于大鼠右下腹置入引流管建立APD模型。建模后24h采集血样、小肠和胰腺组织,HE染色观察小肠组织和胰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鲎试剂法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紫外比色法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ELISA法检测小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血清D-乳酸水平,TUNEL法检测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小肠组织TLR4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AP组比较,APD组大鼠小肠和胰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和DAO活性以及TNF-α、IL-6、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