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目的:探讨提高新上岗护士长护理管理能力的培训方法。方法对本院2011年、2012年新上岗的35名护士长进行岗前护理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实习培训,上岗后进行护士长一对一带教、科护士长督查指导、护理行政查房、参加院内外护士长护理管理培训班等多种培训方式进行培训。结果经过培训,新上岗护士长的护理管理知识、沟通协调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护理质量与安全意识、应急处理能力等得到了提高。结论系统、完善的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能不断提高新上岗护士长的护理管理技能,使其顺利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心搏骤停患者86例,均行心肺复苏治疗和PETCO2监测。根据复苏效果分为两组,34例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为观察组,52例患者复苏未成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ETCO2的变化情况。根据存活时间,将观察组分为两组,19例患者于24h内死亡为A组,15例患者存活大于24h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PETCO2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PETCO2先升高后降低,观察组患者PETCO2持续升高,观察组患者PETCO2在多个时相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PETCO2均持续升高,B组患者PETCO2在多个时相点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PETCO2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肺复苏预后的有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3.
糖尿病患者心梗的特征 (1)糖尿病患者易引起动脉硬化,发生冠状动脉三枝病变的频率高,常发生广泛性心肌梗塞。(2)冠状动脉硬化波及到心肌内细小动脉分枝,易产生糖尿病性心肌损害,心梗后往往合并心功能不全。(3)即使发生心梗,也可不出现胸痛等典型症状(无痛性心肌梗塞)。其机理不明,可能与神经损害有关。(4)由于糖尿病性植物性神经损害而心脏神经(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的机能低下时,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而猝死。(5)精神刺激、身体侵害等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  相似文献   
74.
应用心理疗法治病 ,是祖国医学的一大特色 ,在古代中医论著中多有论述。现将广为采用的六种心理疗法介绍如下。情志相胜法即对某种情感刺激而引发的疾患 ,有意识地采用另一种情感活动调节 ,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清代名著《儒林外史》中 ,范进中举后 ,喜极而狂 ,丑态百出 ,其岳父冲上去如凶神恶煞般狠狠打了他两耳光 ,使范进猛然醒悟过来 ,此即以恐胜喜法。移情易性法移情为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易性为改变其消极情绪。如明代名医杨贲亨 ,遇一患目障者 ,此人平素性格暴烈 ,自患目疾后 ,心中更是烦躁不安 ,目障越加严重。杨贲亨诊脉后说 :“你…  相似文献   
75.
MMP2和E-cadherin表达在膀胱癌中的侵袭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MatrixMetalloproteinase 2 (MMP2 )和钙粘附分子E cadherin(E C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及侵袭效应。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 10例正常膀胱粘膜 ,9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MMP2和E CD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粘膜MMP2呈阴性表达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Ⅱ级、Ⅲ级阳性表达分别为2 3 % (7/3 0 )、5 8.3 % (2 1/3 6)、76.7% (2 3 /3 0 ) ,三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1) ,正常粘膜E CD呈强阳性表达 ,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Ⅱ级、Ⅲ级正常表达分别为 86.7% (2 6/3 0 )、5 2 .8% (19/3 6)、2 6.7(8/3 0 ) ,三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MMP2阳性表达和E CD的异常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生存率密切相关 ,检测MMP2和E CD的表达有助于判定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6.
结肠镜射频治疗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结肠镜射频治疗的组织损伤宽度、深度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射频对2条新鲜猪结肠上段和下段黏膜以不同的输出功率和不同的作用时间进行烧灼,精密直尺测量组织损伤宽度,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损伤深度及组织学改变。并设立热探头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射频和热探头在持续烧灼15S以内,即使以最高功率(45W,30J)输出,组织损伤深度也不超过2mm,仅达浅肌层。治疗时间设定于5S时,低功率(15和30W)射频损伤的宽度要大于低功率(10和20T)热探头损伤的宽度(P〈0.01)。结论射频和热探头用于结肠病变的内镜下治疗均是相当安全的;射频比热探头更适用于相对较大病变的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职业特点及中医证型特点。【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方法分析佛山地区本病发病人群的职业特点及中医证型特点,并探讨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1)职业分布:本病发病最常见于农林牧渔劳动者及生产运输工人,分别为36.8%和34.7%。(2)证型分布:最常见证型为湿热证,占53.1%;其次为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分别占20.3%和15.7%。(3)证型分布与职业关系:农林牧渔劳动者、生产运输工人及军人等重度体力劳动者的中医证型均以湿热证为最多,分别为62.5%、69.4%和47.0%;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证为最多,占44.4%;商业服务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急诊科较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发作时以四肢松弛性瘫痪为主,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肌麻痹、严重的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该病属中医"痿病"范畴。痿病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1]。现有的研究显示该病的发生与钾离子代谢息息相关[2],但其发病机制未明,国外报道认为此病常有家族史,而在我国多以散发为主。目前,国内对于该病的好发职业人群及中医证型特点研究较少。本课题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佛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家医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8月所收治的782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职业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业人员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证和气虚证为主,分别为32.5%和31.3%;重度体力劳动者的中医证型与其他轻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佛山地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职业高发人群为重度体力劳动者,其证型多为湿热证,而在轻体力劳动及脑力劳动者的发病人群中多为气虚证及气阴两虚证。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院内死亡患者的分布规律,提高院内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4-2009年院内死亡的创伤性与非创伤性患者死亡时间、科室及原因的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785例院内死亡患者中男1 138例,女647例;平均年龄(63.3±21.1)岁;平均住院天数(18.6±28.0)d.非创伤性患者死亡时间的集中向量(r)=0.0686(P>0.05);创伤性患者死亡时间的r=0.1269(P<0.01),创伤性患者死亡的角度均值(α)=344.7208°,转换时间为12月16日.各科室死亡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原因中创伤类以颅脑创伤为主(占66.4%),非创伤类以脑血管疾病(占12.1%)和肿瘤(占11.9%)为主.结论 创伤性患者死亡时间集中在12月份,以颅脑创伤患者为主;非创伤性患者死亡时间无特定分布规律,以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患者为主.ICU死亡患者最多,其患者主要是由其他科室转入的.对院内死亡高发科室和高发疾病应加强院内有计划的复苏培训,提高院内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9.
目的分析我院救治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特点和心肺复苏术(CPR)后的预后情况,提高CPR成功率。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5月我院救治的22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CPR术后的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0例患者中,ROSC占20.5%,收住ICU占9.5%,存活出院率为2.3%。不明原因猝死,尤其是院前中所占比例最高,为32.7%,其次为创伤,共占25%,第三位是心血管疾病,占23.6%。存活出院率最高为电击伤,占25.0%。院内CPR患者在ROSC、收住ICU及存活出院率方面均显著高于院前(P〈0.05)。结论CPR的成功率低,加大全民急救知识普及力度,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技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0.
陈艳  汤琪春  朱蓓 《全科护理》2011,9(33):3098-3100
[目的]探讨培养实习护生优质护理服务意识和能力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针对实习护生的知识、技术、能力特点,对护生进行优质护理规范化培训。[结果]提高了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提高了病人对实习护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对实习护生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规范培训,有利于培养其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提高护生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对护生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