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背景与目的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h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好发于肺脏的真性肿瘤。本文旨在探讨肺IMT的外科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同济医院胸心外科共收治14例肺IMT患者。切除标本均经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立诊断。所有患者均接受1~5年的随访。结果 14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11~46岁。9例患者无临床症状。5例表现为咳嗽、咳血及气短等症状。IMT的诊断均通过外科切除后病理检查确立。切除肿瘤大小从1~8cm不等。病理组织学上IMT主要由梭形细胞和各种炎性细胞组成,梭形细胞在超微结构上表现为肌纤维母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本组所有患者手术切除后无临床复发,随访预后良好。结论 病理组织学上。IMT是以肌纤维母细胞混以各类炎性细胞为特征,其中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IMT的首选方法并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2.
63.
单肺移植治疗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我院对1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成功施行了右侧单肺移植,目前受者存活良好,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38岁,身高162 cm,体重43 kg.入院时肺通气/灌注检查提示左肺上叶弥漫性通气及血流灌注受损,下叶散在通气及血流灌注受损;右肺通气及血流灌注严重受损,尤以上中叶为著.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裂孔疝(congenital hiatus hernia,CHH)所致胸腔胃的鉴别诊断要点及外科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CHH所致胸腔胃误诊为先天性短食管致胸腔胃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术前依据胸部CT及钡餐影像学检查误诊为先天性短食管并完全型右胸腔胃,后经开胸探查确诊为CHH并完全型右胸腔胃,行胸腔胃还纳并膈食管裂孔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 CHH所致胸腔胃易误诊为先天性短食管致胸腔胃,手术探查可明确诊断。CHH所致胸腔胃患者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胸导管结扎术对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的两组共836例食管癌切除术后的乳糜胸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其中结扎组431例,术中常规在膈上水平整块结扎胸导管,非结扎组405例,术中未常规结扎胸导管,术后并发乳糜胸者,再次采用手术治疗。结果结扎组无术后乳糜胸发生。非结扎组术后发生乳糜胸15例(3.7%),治愈13例(86.7%),死亡2例(13.3%),1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食管癌切除术中常规结扎胸导管可有效预防术后乳糜胸的发生。膈上胸导管结扎法稳妥有效。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6.
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部疾病患者30例。其中施行胸腔镜小切口手术(VAMT)15例。手术疾病包括自发性气胸及肺部占位性病变等。手术效果满意,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VAST组与常规开胸组50例比较,手术时间〔分别为(145.00±62.94)、(204.88±57.05)min〕、失血量〔分别为(251.33±179.13)、(638.00±321.91)ml〕及术后恢复、胸液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1)。显示电视胸腔镜手术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手术时间短、疗效可靠、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及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并且通过胸腔镜小切口应用,减少了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使胸腔镜技术更趋完善,更符合国情。  相似文献   
67.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断和治疗纵隔肿瘤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纵隔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大1998年4月至2000年6月为16例纵隔肿瘤患者进行了VATS均获成功,6例辅助小切口,无手术死亡和围术期并发症。肿瘤切除病例随访4-22个月无复发,结果提示:VATS是诊断和治疗纵隔肿瘤的一种新的微创外科方法,尤其适用于中、后纵隔囊状或良性病变的切除和不明病因的肿瘤活检。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胸骨肿瘤切除并自体肋骨和带蒂大网膜移植进行胸廓重建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胸骨肿瘤患者12例,其中胸骨柄肿瘤4例,胸骨体肿瘤8例,肿瘤切除同期行自体肋骨和带蒂大网膜移植胸廓重建术.结果 12例均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切口一期愈合,无反常呼吸,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胸骨肿瘤切除并自体肋骨和带蒂大网膜移植胸廓重建术是治疗胸骨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9.
肺部感染是胸外科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作为胸外科术后的经验性治疗,多以联合用药为主。近年来,由于多重交叉耐药现象常见和各种新型广谐抗生素的出现,主张单一用药方案。本文通过对38例患者采用伊米配能/西司他丁单一用药方案的观察,认为此种用药方案对胸外科术后控制肺部感染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0.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体外循环期问和体外循环后病人血液中的前列环素和血栓素含量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手术创伤和体外循环均可使血液中的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a)(6-Keto-PGF_(1a))含量升高;心脏直视手术病人血液中TXB_2和6-Keto-PF_(1a)比例失调;体外循环期间肝素的应用可能降低TXB_2和6-Keto-PGF_(1a)的比率,维持二者动态平衡,从而防止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