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5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40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修复猪膝关节骨软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猪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治疗股骨负重区骨软骨复合缺损的优缺点。方法: 采用德国Arthrex公司OATS软骨移植器械, 进行长枫杂交仔猪同关节非负重区骨软骨移植修复负重区骨软骨缺损。结果: 12周后发现骨软骨柱移植后存活良好, 移植软骨中心区无明显凹陷及退变, 甚至稍有凸起, 质地同正常软骨; 与周围正常软骨界限仍清晰, 交界区软骨整合差, 有明显裂隙存在; 骨软骨供区有明显凹陷, 为白色组织充填, 质软, 周围可见正常软骨退变。结论: 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具有移植软骨固定可靠、软骨细胞存活率高等优点, 但也有交界区整合差, 为纤维软骨修复等缺点。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成骨蛋白-2(hBMP-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胶原刮膜对兔股骨髁松质骨缺损的修复能力.方法应用影像学、组织学、形态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等方法,观察未经诱导、OS液诱导和hBMP-2基因转染BMSCs胶原刮膜植入兔股骨髁部直径6 mm、深12 mm松质骨缺损后的修复情况.结果未经处理的兔股骨髁缺损不能自行愈合; 细胞刮膜植入对股骨髁松质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在8和12周时hBMP基因转染BMSCs组>OS液诱导BMSCs组>未诱导BMSCs组(P<0.05),12周时hBMP基因转染BMSCs组的骨缺损区生物力学强度接近正常松质骨.结论hBMP基因转染BMSCs胶原刮膜是治疗大块松质骨缺损的理想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93.
有报道带负电荷的葡聚糖凝胶珠能刺激骨形成或修复。珠镶嵌移植能刺激骨表面成骨,而髓内凝胶珠注射后有广泛的珠-骨网架形成,在某些标本中甚至封闭了骨髓腔。本实验在大鼠胫骨骨膜下注入带负电的离子交换树脂,比较1月龄和10~22月龄大鼠的成骨反应。树脂分别为葡聚糖凝胶珠和纤维素颗粒,使用前制成  相似文献   
94.
老年大鼠骨缺损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结合的方法从种子细胞、生长因子、细胞支架三方面满足老年机体骨修复的需要,为这些方法在老年机体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体外分离、扩增、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修饰MSCs,检测细胞上清液中BMP2的表达;通过检测成骨细胞标志性蛋白如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COL Ⅰ-α1)、骨涎蛋白(BSP)、骨桥素(OPN)的表达观察老年大鼠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检测BMP2基因修饰的MSCs与磷酸三钙(TCP)复合物在裸鼠体内的异位成骨能力;将BMP2基因修饰的MSCs/TCP植入老年大鼠骨缺损部位,修复自体股骨6mm节段性骨缺损。结果 BMP2基因修饰的MSCs可以有效分泌BMP2,诱导后第7天有ALP、COLⅠ-α1、OPN、BSP的明显表达,并可诱导裸鼠体内异位成骨。放射学及组织学检测证明BMP2转染的MSCs与TCP载体复合后可成功修复老年大鼠股骨节段性缺损。结论 BMP2基因修饰的老年MSCs可以恢复成骨分化能力,在体内可以成功修复老年大鼠股骨节段性骨缺损,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方法可能成为治疗老年性骨骼疾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5.
阿仑膦酸钠预防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目的是利用阿仑膦酸钠来研究其对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重300~350g的雄性SD大鼠24只,经膝关节将特制的钛合金假体及混合磨损颗粒植入胫骨近端(双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术后分别每日空腹阿仑膦酸钠(0.1mg/kg体重)灌胃和生理盐水2ml灌胃,共6周。术后12周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并采用ELISA法及半定量RT—PCR检测假体周围组织中TNF-α的的含量及OPGL/OPG含量的比率。结果 组织学观察发现,对照组假体柄周围纤维界膜厚、细胞成分多。可分3层:紧贴假体处为疏松结缔组织,稍外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最外层含有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异物巨细胞。与纤维界膜连接处新生骨边缘呈虫蚀状,新生骨与假体接触少。对假体的支撑作用差。实验组假体周围纤维界膜较薄、细胞成分少,多为成纤维细胞。新生骨与假体间呈点状接触。对假体有明显的支撑作用。形态计量学检测发现,两组间假体周围界膜厚度及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和半定量RT—PCR检测假体周围组织中TNF-α及OPGL/OPG发现。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仑膦酸钠不仅可直接作用于假体周围组织的中破骨细胞。同时可通过调节假体周围组织分泌TNF-α、OPGL、OPG等的含量来调节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增殖。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增龄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MSCs)数量及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2,BMP2)含量的影响,分析MSCs数量和BMP2含量变化与老年人骨量丢失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间的关系。方法取3种年龄层次的大鼠(1月龄、9月龄、24月龄),抽取骨髓进行体外培养,计算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 dfibroblastic,CFU—F)的数量;应用ELISA技术定量检测大鼠外周血以及股骨皮质骨中BMP2的含量。结果MSCs数量随增龄显著减少。1月龄组皮质骨中以及血清中BMP2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9月龄与24月龄大鼠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骨髓中MSCs的数量随增龄而减少。外周血和皮质骨中BMP2的含量随增龄而减少。骨髓MSCs数量的减少及组织BMP2含量的降低可能是老年骨量丢失与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无菌性坏死是一种骨血供受损的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基本上都是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而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治疗及其临床疗效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8.
人体骨骼有支持、运动、保护、造血及钙储存等多方面的功能。骨组织时刻处于骨重建的动态变化之中 ,即不间断的骨形成、骨吸收贯穿于人生命的始终。骨重建受多因素的交互作用 ,这些因素包括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激素、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 ,最终达到骨结构的稳定和钙的系统性平衡。生命早期 ,成骨活动及破骨活动共同保证了骨吸收与形成间的平衡。随着年龄的增长 ,成骨细胞的分化、活性和寿命都有下降 ,而破骨活动没有明显改变或者增强 ,最终由于骨吸收与形成间的失衡造成骨质疏松。笔者对可能造成老年人骨再生能力下降的因素作一回顾 ,并介绍…  相似文献   
99.
目的:为了解决关节骨软骨急性损伤后的修复问题.通过观察研究组织工程联合自体骨软骨柱移植能否满意修复大面积骨软骨缺损并实现修复组织间的整合.以寻找一种适合临床应用的大面积骨软骨损伤修复方法。方法:2004—01/07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进行组织工程联合自体骨软骨柱移植修复大面积骨软骨缺损的研究。首先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1ike,growth factor-I,IGF-I)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CF-β)进行诱导,最后复合藻酸钙凝胶在自体骨软骨柱移植修复山羊股骨内髁负重区骨软骨缺损的同时,将细胞/基质材料复合物填充于骨软骨柱间的空隙。以单纯自体骨软骨柱移植为对照,通过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两组的自体骨软骨柱的移植软骨均存活,和周围的原始软骨之间没有差别,维持透明软骨的特性。实验组软骨间的空隙区有新生软骨修复.结构与周围正常软骨类似,软骨交界区整合良好;对照组各时间点见软骨间的空隙区为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修复,交界区有裂隙4、12、24周O’Driscoll,Keeley and Salter组织形态学评分实验组分别为(15.00&;#177;0.63),(18.83&;#177;1.17)和(22.17&;#177;0.75)分,对照组分别为(750&;#177;1.38),(8.00&;#177;063)和(8.67&;#177;0.52)分。实验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lt;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实验组软骨间的修复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接近正常软骨,电镜提示修复组织具有透明软骨特征。结论:组织工程学与自体骨软骨柱移植的有机结合,获得自体移植软骨,组织工程化软骨,以及周围正常软骨高度整合,为高质量地修复骨软骨缺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0.
骨修复是骨科的基本问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中胚层细胞可产生多种间充质组织 ,包括骨、软骨、肌腱、肌肉、脂肪和骨髓基质。这些间充质组织的前体细胞也存在于出生后的机体 ,称之为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MSC) [1] 。近年来 ,陆续报道了从成人及成年动物的骨髓或骨膜中分离出MSC以及使MSC定向分化为骨、软骨、肌腱、肌肉、脂肪和成熟基质细胞系的技术。MSC经过多次体外传代培养 ,仍可保留分化潜能 ,仍能显示出干细胞特征[2 ] 。1 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分子特征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新技术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