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5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40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综述有关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诱导成骨的信号传导机制,深入了解BMPs基础及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近期相关文献,了解BMPs相关蛋白(Smads)及其相关转录因子在BMPs诱导成骨的信号传导中的作用。结果 BMPs的信号传导过程是:BMPs首先与Ⅱ型受体和Ⅰ型受体结合,Ⅰ型受体磷酸化Smads,Smads进入核内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影响相关蛋白的转录。Smads可分为受体调节Smads(R—Smads:Smadl、2、3、5、8和9)、共同介导者Smad(Co—SmadlSmad4)和抑制性Smads(Ⅰ—Smads:Smad6、7)。Smadl、Smad5和Smad8,可能还有Smad9涉及BMPs的信号传导。多种激酶如局部粘连激酶(FAK)、Ra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和Akt丝/苏氨酸激酶与Smads的信号传导有关。与Smadl和Smad5相关的转录因子有核心结合蛋白A1(CB-FA1)、Smad相互作用蛋白1(SIPl)、鸟氨酸脱羧酶拮抗酶(OAZ)、激活蛋白-1(AP-1)、蟾蜍腹侧形成同源框蛋白-2(Xvent-2)、生长抑素(Ski)、抗增殖蛋白(Tob)、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8(Hoxc-8)等。CBFAI与转化生长因子-β和BMP-2信号传导有关,能与Smadl、2、3、5相互作用,在骨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锁骨、颅骨发育不良被认为是CBFAI的杂合型突变引起的。CBFAI基因敲除的小鼠缺乏膜内和软骨内成骨,软骨的成熟及分化也受到了严重干扰。结论 Smads及其相关转录因子尤其是Smadl、5、8和CBFAI在BMPs诱导成骨的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椎间盘及软骨退变的生物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重组腺病毒作为基因治疗的高效载体,几乎可以转染所有的体细胞表达目的蛋白,而达到生物治疗的目的。我们以人TGF-β1重组腺病毒载体(Ad/hTGF-β1),分别感染体外扩增的取自同一山羊个体的椎间盘及软骨细胞,对转染后的瞬时表达及二者的生物学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为以生物学方法尤其是组织工程技术修复椎间盘退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84.
骨质疏松症松质骨连接性参数改变与计算机辅助测量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松质骨连接性参数主要指小梁骨的节点数和游离末端数,是反映松质骨显微构筑的重要参数,而松质骨的构筑情况可直接影响其力学性能。本研究旨在观察骨质疏松症小梁骨连接性参数的改变,并介绍一种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方法 对老年人和青年人股骨头负重区与非负重区、卵巢切除后7周大鼠椎体骨以及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后的椎体标本,进行节点数和游离末端数的测量。并发展了小梁骨节九和游离末端数的计算机图像自动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85.
骨科组织库将来源于健康人的供骨,经过一定处理后,提供给患者(受者)。在组织库中,有大量资料需要记录,需具备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为此,我们建立了“组织库贮存使用记录”数据库并投入实际应用,实现了许多人工管理分析系统较难完成的任务。基本配制为PⅡ300计算机、HP6P激光打印机,软件为ACCESS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由表、查询、报表等几部分组成。录入项目包括:捐献号、类型、来源、入库时间、包装时间、消毒时间、出库时间、用户号、使用单位等。其中捐献号、使用号分别对应2张供者、受者情况调查表(WORD文档),可提供更详细…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应力松弛接骨板固定对板下皮质骨改建的影响。方法 对28只新西兰兔双侧胫骨干截骨,分别以应力松弛接骨板(实验组)和坚硬接骨板(对照组)固定,术后2-48周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板下皮质骨改建变化。结果 8周前,两组板下皮质骨均有不同程度疏松,表现为胶原排列紊乱及吸收腔形成,对照组疏松程度较实验组重。12周后,实验组胶原排列渐趋整齐,吸收腔变小;对照组逐渐发生松质骨化。结论 应力松弛接骨板减轻了板下皮质骨骨质疏松的发生,在不去除接骨板的情况下,可使疏松骨结构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87.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不同载体的体内成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冻干松质骨与羟基磷灰石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成骨的影响。方法: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其附着于冻干松质骨和羟基磷灰石,并植入裸鼠皮下。定期腹腔内注射四环素液。18只裸鼠分别在术后2、4、6周处死,取标本进行HE、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和四环素荧光观察。结果:2周时,可见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附在细胞复合松质骨(MC)组的标本表面及较深部的骨小梁表面,而在细胞复合羟基磷灰石(MH)组,细胞仅贴附在标本的表面。4周时,MC组的贴附细胞呈规则排列的立方体形,而MH组的细胞为不规则的立方体,排列也比较紊乱。到6周时,仅MC组出现了类骨质和四环素荧光,在松质骨骨块的所有孔隙内都可见到来自宿主的纤维组织长入,而羟基磷灰石仅在邻近表面的孔隙内见到这种纤维组织。结论:作为间充质干细胞载体,目前冻干松质骨要优于羟基磷灰石。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以及不同的细胞系在微囊内的存活情况,为促进骨再生微囊化基因给药平台的建立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从大鼠骨髓、脂肪和滑膜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BMSCs、ADSCs和SMSCs),并培养C3H10T1/2、C2C12和NIH/3T3等细胞系.利用高压静电法制作包裹以上细胞的海藻酸-聚赖氨酸-海藻酸(APA)微囊.然后用EB/Calcein-AM染色方法测定细胞在微囊内1周及4周的存活情况。结果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MSCs、ADSCs和SMSCs)以及C3H10T1/2、C2C12和NIH/3T3等细胞系在APA微囊内1周及4周的存活率均较高。结论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MSCs、ADSCs和SMSCs)以及C3H10T1/2、C2C12和NIH/3T3等细胞系可在APA微囊内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89.
骨骼是乳腺癌优先且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患者常先出现骨骼微转移(转移前龛影),进而发展为明显的转移灶,造成骨破坏。这一过程取决于骨微环境提供的生长支持和癌细胞对这一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骨微环境内细胞可产生多种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骨转移进展,而乳腺癌细胞也会释放各种因子,影响骨髓微环境内细胞,加重骨破坏。乳腺癌骨转移的骨髓微环境内分子机制研究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肿瘤转移是肿瘤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骨是多种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临床上对肿瘤骨转移的诊断甚至先于原发性肿瘤,了解肿瘤骨转移机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肿瘤转移及其引发的骨结构变化,主要与骨的结构特异性及微环境内肿瘤细胞与破骨细胞、成骨细胞相互作用有关。该文就骨结构和微环境对肿瘤转移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找出抑制肿瘤骨转移,减少靶器官破坏的新而有益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