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对比在椎板切除减压术中使用或不使用可吸收医用脊柱膜术后1年临床结果、术后MRI表现的差异,观察其效果及临床安全性.方法 42例行单节段腰椎椎板切除减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术中使用医用可吸收膜,B组术中不使用医用可吸收膜.结果 本组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13~18个月),术后1年根据手术评价标准测定,A组中优16例,良5例;B组中优13例,良8例,两组间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腰痛VAS评分,A组为(1.43±0.49)分、B组为(2.59±0.64)分,两组疗效的优、良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MRI复查发现A组中硬膜囊与周围组织有明显分隔的比例为76.2%、B组为42.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DL-乳酸膜可吸收医用膜用于全椎板切除减压时,相比对照组可更好地隔离硬膜与周围瘢痕,可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临床应用中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基于Mimics软件计算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内骨水泥量与骨水泥/椎体体积比的新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与可靠性.方法:2012年1月~3月共有1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我院接受椎体强化术(14个椎体),均使用标准化定量推注管道注入骨水泥,由2名脊柱外科医师准确记录骨水泥量,将他们记录的平均值定义为椎体内实际骨水泥量.术后对患者手术节段进行CT薄层扫描,再将CT数据输入Mimics软件,利用Mimics软件计算测量注入椎体的骨水泥量及椎体体积,并计算出椎体内骨水泥/椎体的体积比,将2名检测者计算出的骨水泥量平均值定义为椎体内骨水泥估计量,将计算出的椎体内骨水泥估计量与椎体内实际骨水泥量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这一新方法的准确性.并对2名不同检测者按照同样操作流程测量出的骨水泥体积及椎体体积进行比较,以判断这一新方法的可靠性.结果:12例患者(14个椎体)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见明显骨水泥渗漏,2名医师记录的椎体内实际骨水泥量为4.99±0.60ml,检测者A测量出的骨水泥体积和椎体体积分别为5.01±0.61ml、26.66±2.93ml,检测者B测量出的骨水泥体积和椎体体积分别为5.02±0.59ml、26.64±2.92ml,检测者A及B测量出骨水泥体积的平均值(椎体内骨水泥估计量)为5.02±0.60ml,椎体内骨水泥/椎体体积比为0.19±0.03(0.13~0.23).椎体内骨水泥估计量与椎体内实际骨水泥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水泥估计量及椎体体积计算量在2名不同检测者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imics软件可精确计算椎体内骨水泥量,并测量出骨水泥/椎体体积比,这一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有利于进一步开展椎体强化术骨水泥量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采用PVP治疗的98例单节段OV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85例;年龄54~95岁,平均77.2岁。病程15~120 d,平均43 d。骨密度T值为—6.7~—2.5,平均—3.8。所有患者均使用经双侧椎弓根穿刺置管。根据术后CT观察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将患者分成渗漏组和未渗漏组,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骨密度、手术节段、术前手术节段椎体前缘和中部压缩程度、术前矢状面Cobb角、术前合并椎体骨壁裂口、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椎体体积比方面的差异;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0~50 min,平均40 min。骨水泥-椎体体积比为7.84%~38.99%,平均24.88%。术后所有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9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个月。49例手术节段发生骨水泥渗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骨水泥-椎体体积比和术前合并椎体骨壁裂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手术节段、术前手术节段椎体前缘及中部压缩程度、矢状面Cobb角及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水泥-椎体体积比和术前合并椎体骨壁裂口是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VP治疗OVCF时,术前合并椎体骨壁裂口和骨水泥-椎体体积比越大的手术节段,发生骨水泥渗漏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84.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9月~2011年12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住院并行PVP治疗的45例患者,男14例,女31例,年龄53~88岁,平均72.18岁,病程2h~4个月,平均17.36d。均为胸腰段(T10~L2)单一椎体骨折。根据术前多平面重建CT或MRI评估椎体骨折线位置,参考术后X线、多平面重建CT判断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的弥散情况,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n=30):骨水泥充分弥散在骨折线内,B组(n=15):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弥散不佳。记录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局部后凸Cobb角,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d局部Cobb角之差定义为后凸纠正丢失量,对比分析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椎体成形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除骨密度外两组患者术前基线特征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d时的VAS评分、ODI相比术前值的改善程度(术前-术后)A组优于B组(VAS:5.03±1.33 vs 3.53±1.13,ODI:26.17±2.10 vs 24±2.03,P<0.05),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3d局部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纠正(P<0.05),A组术后3d时的Cobb角与末次随访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末次随访时的后凸Cobb角较术后3d时显著增大(P<0.05)。A组后凸纠正丢失量显著小于B组(1.08°±0.38° vs 3.58°±0.37°,P<0.05)。A组8例出现骨水泥渗漏,B组6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总体渗漏率为31.1%,骨水泥渗漏均未引起临床症状。结论:PVP可有效缓解胸腰段骨OVCF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障碍;骨水泥在骨折线内弥散不佳会影响近期疗效,也可能是骨折椎体接受PVP术后仍发生进展性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对伴骨质疏松症的退行性脊柱侧弯病人行后路减压、骨水泥强化钉道椎弓根内固定融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10-2009-07收治伴骨质疏松症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18例,女11例,男7例,平均年龄64.5岁,均冠状面畸形,Cobb’s角>15°或合并椎体旋转半脱位以及合并椎体骨质疏松性病理性骨折。手术采取部分椎板切除,松解神经根以充分减压,骨水泥强化钉道的椎弓根长节段钉棒系统进行矫形,记录手术前后Cobb’s角、前凸角,手术前后进行ODI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或深静脉血栓等近期并发症;进行24~54个月随访(平均36个月),未出现断钉、断棒,及椎弓根钉拔出、松动、融合节段假关节形成或感染等远期并发症。患者术后冠状面Cobb’s角均低于术前(P<0.05),腰椎矢状面前凸角均高于术前(P<0.05),ODI综合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在充分减压消除症状的基础上,用骨水泥强化钉道进行侧弯的矫形,可以获得脊柱平衡并能够避免矫形的丢失。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以及对其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 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通过建立骨折两端皮下隧道,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2例。结果 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10周(平均8周),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BO)原则,锁骨下动脉、静脉、神经硬肺组织的损伤风险较小,有利于锁骨骨折的愈合及骨折端软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87.
88.
随着社会老龄化,股骨颈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根据患者年龄、全身状况、骨折类型、功能要求等选择内固定或关节置换,可取得良好疗效。该文就股骨颈骨折外科治疗进展及适应证选择方面的观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临床40周岁及以上患者骨密度与铁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骨科40周岁及以上的住院患者208例,分为骨量正常组(64例)、骨量减少组(92例)和骨质疏松组(52例),测量患者的骨密度、血红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等,进行各变量的组间比较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血红蛋白(P<0.001)、转铁蛋白(P=0.001)、γ-谷氨酰转肽酶(P<0.001)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与股骨大粗隆(r=0.493,P<0.001;r=0.243,P<0.001)及股骨干骨密度(r=0.319,P<0.001;r=0.331,P<0.001)明显相关,与L1~L4腰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有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血红蛋白、转铁蛋白为骨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为OR=1.06,P<0.001;OR=3.36,P<0.001;OR=0.82,P<0.001;OR=0.97,P=0....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发生多发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9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病史及影像学资料,根据骨折椎体的数量分为单椎体骨折组与多椎体骨折组,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发生多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多椎体骨折组(71例)与单椎体骨折组(128例)的年龄、性别、体重质量指数(BMI)、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骨密度T值与脊柱畸形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椎体骨折组骨密度较单椎体骨折组降低,而SDI评分高于单椎体骨折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脊柱畸形指数与多椎体骨折明显相关,其中脊柱畸形指数[2≤脊柱畸形指数4,OR=2.587,95%CI(1.148,5.828);脊柱畸形指数≥-4,OR=7.775,95%CI(3.272,18.478)]及骨密度T值-4.5SD,OR=2.608,95%CI(1.038,6.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密度越低,脊柱畸形指数评分越高,发生多椎体骨折的危险性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