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9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将起搏系统埋置于体内,治疗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微创方法。文中回顾性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其原因。方法门诊随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324例,其中双腔起搏器(du-al-chamber pacemaker,DDD)104例,单腔起搏器(singal-chamber pacemaker,VVI)220例。根据患者是否有临床症状分为有症状组:138例,DDD54例,VVI84例;无症状组:186例,DDD50例,VVI136例。随访时间为术后当天至16年不等,根据患者的主诉、心电图及起搏器功能测试情况,进行起搏器参数优化和调整,必要时行胸部X线片、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无症状组患者中,其中13例患者虽无不适主诉,却发现心电图及起搏功能异常。起搏功能障碍表现为电极脱位或微脱位共14例(外院植入4例),女10例,男4例,平均年龄(67.2±9.7)岁。有症状组患者,心室电极脱位VVI1例,DDD3例,心房电极脱位2例,微脱位5例;无症状组患者,VVI电池耗竭2例,DDD心房电极脱位2例,微脱位1例。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引起患者临床症状的原因,除了患者起搏器系统障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外,主要是由于起搏器植入后未及时随访和优化起搏器参数,造成不适合的起搏工作状态所致。  相似文献   
72.
本实验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观察了牛磺酸对血压、心肌和主动脉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结果表明,SHR心肌、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ATⅡ)含量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均显著升高,牛磺酸能明显降低SHR心肌、主动脉ATⅡ含量和ACE活性,并显著降低大鼠血压。提示,牛磺酸抑制心血管组织局部RAS功能可能是其发挥降压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首次行血运重建治疗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233例,其中PCI组160例,CABG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2年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全因死亡和非致死性卒中/心肌梗死联合终点;再次血运重建术)。[结果]CABG组的2年再次血运重建率低于PCI组,但由于术后院内死亡率较高导致CABG组2年全因死亡发生率高于PCI组(P﹤0.05),2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2年全因死亡和非致死性卒中/心肌梗死联合终点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2年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两组间并无差异,但PCI组的2年再次血运重建率仍高于CABG组。  相似文献   
74.
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常合并反应性高血糖即应激性高血糖(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SHG)。ST段抬高AMI患者中,应激性高血糖发病率可高达50%[1],既往无糖尿病的AMI患者给予口服糖耐量试验检查,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发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33例冠心病(CHD)患者根据行PCI与否分为干预组80例及未干预组53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空腹抽取静脉血,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PCI后即刻及PCI术后2 d留取静脉血,检查血脂及ox-LDL水平。结果干预组PCI术后ox-LDL水平(86.92±32.85)mg/L较术前(75.38±27.36)mg/L明显升高(P<0.01),其升高程度在冠状动脉狭窄严重、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中呈上升趋势,并于术后2 d回到术前水平;未干预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CHD患者PCI术后ox-LDL水平可出现短暂升高,提示可能与介入所致粥样斑块破损有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准确性以及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和钙化负荷对CTCA诊断准确性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8年9月,11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CTCA与CAG.以CAG为参照,评价CTCA诊断≥50%和>75%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准确性.按心率、心率变异性和钙化积分将患者分组,评价不同亚组CTCA的诊断准确性,对敏感性和特异性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 以患者为分析单位,CTCA诊断≥50%和>75%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93.3%;88.5%、96.2%;以血管为分析单位,CTCA诊断≥50%和>75%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98.0%;84.8%、98.5%;而以节段为分析单位,CTCA诊断≥50%和>75%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9%、99.5%;83.0%、99.7%.平均心率对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无明显影响,而心率变异性和钙化积分对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影响.结论 无论是以患者、血管还是节段为分析单位,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方面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平均心率对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无明显影响,而心率变异性和钙化积分对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冠脉病变男性患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42例男性冠心病(CHD)患者及49例健康男性对照血清CETP浓度。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CHD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局限病变组及弥漫病变组;轻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结果CHD组CETP水平(1.37±1.07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99±0.53mg/L)(P<0.05);多支病变组(1.87±1.38mg/L)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1.06±0.62mg/L)及单支病变组(0.93±0.49mg/L)(P<0.05);弥漫病变组(1.56±1.18mg/L)明显高于局限病变组(0.85±0.44mg/L)(P<0.05);重度狭窄组(1.67±1.22mg/L)较轻度狭窄组(0.85±0.36mg/L)明显升高(P<0.01)。结论CET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一定相关性,提示检测血清CETP水平可能有助于判断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睾酮对雄性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雄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自身调控作用。方法 贴块法培养雄性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Northern印迹分析法检测细胞中雄激素受体mRNA水平;采用细胞计数和[3H]-胸腺嘧啶掺入法观察调控过程中细胞数量和DNA合成变化情况。结果 0~4µmol/L睾酮与静止的VSMCs作用24h,细胞内AR mRNA表达水平呈剂量相关性增加;生理水平睾酮(40nmol/L)与静止的VSMCs作用不同时间(0~24 h),细胞内AR mRNA表达水平在24 h时方有显著增加;实验过程中细胞数量及DNA合成速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存在睾酮对雄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自身上调作用,调控过程中细胞活力保持稳定。提示VSMCs中睾酮对AR表达的调控作用部分需要转录水平的参与。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用电子束CT检测221例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探讨冠状动脉钙化(CAC)检测在女性中预测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221例受检者用美国Imatron C-1150型EBCT扫描机检测CACo按年龄分为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5组。按临床症状分为冠心病组,可疑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结果与结论(1)女性人群中,CAC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符合CAA生理及病理性进展规律,故其作为CAA的替代指标具潜在作用。(2)CAC阴性对预测冠心病较有价值,CAC阳性不足以预测冠心病发生危险性。(3)CAC积分较高地冠心病预测价值更大,CAD积分较低时冠心病的诊断和预测应结合临床确定。(4)建议对临床无症状绝经后女性行EBCT扫描,其中CAC积分较高者8建议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80.
血管新生和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血管生成因子治疗临床缺血性疾病主要是促进侧枝循环,临床应用已被见成效。近年来有报导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缺血性疾病的方法。基质糖蛋白TSP-1是体内自然存在的血管新生抑制物,在粥样斑块及内膜受损处其表达迅速上调,在血管损伤早期应用抗TSP-1抗体,能加速内皮修复,同时抑制平骨肌细胞的移动和增殖。本文综述了TSP1-1的结构、功能及抗TSP-1治疗缺血性疾病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