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目的 总结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伪膜性肠炎(PMC)的CT表现,探讨该病的影像学特点,评价CT对PMC的诊断价值.方法 2年间,89例经粪便微生物检测毒素A(肠毒素)、毒素B(细胞毒素)确诊为PMC的患者中,52例行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纳入研究.对CT阳性病例(结肠壁厚度>4 mm),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结果 52例PMC患者的CT资料中,CT阳性21例,CT阴性31例,CT敏感度为40%.左半结肠(18/21)最常受累.21例CT阳性病例中,结肠壁厚度约4~24 mm之间,平均厚度约18 mm;结肠弥漫性受累9例(43%),节段性受累12例(57%);肠管扩张19例,2例未见肠管扩张,其中1例肠腔萎陷,形成“鱼骨征”;11例出现结肠皱襞结节状增厚;18例出现“靶征”;15例出现腹腔积液.结论 了解各种各样的PMC相关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放射科医师对该病作出首要的正确诊断,但CT仍不能作为PMC筛查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182.
磁共振观察宫颈癌放疗后盆部骨髓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宫颈癌放疗中与放疗后盆部骨髓MR改变。探讨MR成像对显示盆部骨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前及治疗中和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行盆腔的轴位SE T1WI,轴位及矢状位TSE T2WI,冠状位SPIR,以及Gd—DTPA增强后T1WI SE的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在MR图像上观察盆部骨髓在放疗前后的信号改变。结果骨髓信号最早出现改变是在外照射开始后第8天,患者受照剂量在12Gy时。放疗早期,骨髓在T1WI,T2WI及SPIR序列上信号升高,T1WI增强扫描见强化。放疗晚期,骨髓的T1WI,T2WI信号升高程度增加,SPIR序列出现信号降低,T1WI增强扫描,骨髓强化不明显。53%的患者在T1WI、T2WI上,18%的患者在SPIR序列上见照射野外骨髓信号有改变。结论宫颈癌外照射放疗可引起照射野内、外骨髓多种MR信号改变,并有一定规律性,对宫颈癌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3.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细胞癌的MRI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治疗后的早期MRI表现。方法:29例经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患者在HIFU治疗前、后行腹部轴位T1WI,轴位T2WI,冠状位SPIR,以及Gd-DTPA增强后T1WI轴位、FFE序列冠状位扫描。观察HIFU治疗前后肿瘤的大小及MRI信号改变。结果:HIFU治疗36个瘤灶,其中28个缩小(77.8%),5个增大(13.9%),3个无明显变化(8.3%);T1WI增强30个瘤灶(83.3%)出现无信号增强区,12个瘤灶无增强区周围见环状增强,7个强化环内见低信号环(T1WI、T2WI、SPIR)。治疗后T1WI19个(52.8%)信号强度增加,T2WI17个(47.2%)信号强度减弱。结论:HIFU治疗后,肝癌瘤灶内可出现多种MRI信号改变,MRI是HIFU治疗效果评估的一种无创而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4.
319例咯血患者的病因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咯血的病因,评价影像检查与纤支镜检查对咯血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0月至2003年11月间的319例咯血患者的影像、纤支镜与临床资料。男170例,女149例,年龄23~84岁,平均59.5岁。结果胸片与纤支镜对咯血的病因诊断率不高,分别为39.81%、42.31%。在各种检查万法中,CT的诊断率最高,为66.46%。CT与纤支镜相结合可提高对咯血病因诊断率,达72.41%。CT对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有限。结论影像检查是诊断咯血病因的重要手段,CT检查与纤支镜检查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对咯血病因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5.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的半定量与定量参数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我院行前列腺DCE-MRI及穿刺病理活检的前列腺癌(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各30例;DCE-MRI图像后处理绘制感兴趣区(ROI)并测量半定量参数,包括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达峰时间(TTP)、强化峰值(SImax)、早期强化率等(SI1'/SImax),以及定量参数包括Ktrans、Kep、Ve,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a组与BPH组TIC曲线类型有显著差异:PCa组中III型曲线超过一半;BPH组中I型曲线占2/3。半定量参数TTP、SImax、SI1'/SImax在PCa组分别为(115.3±32.1)s、(2.73±0.62)mmol/L、0.79±0.21;在BPH组分别为(271.6±29.2)s、(2.25±0.54)mmol/L、0.53±0.30。其中TTP、SI1'/SIm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定量参数Kt r a n s、Kep、Ve在PCa组分别为(0.28±0.19)/min、(0.42±0.29)/min、0.61±0.28;在BPH组分别为(0.17±0.26)/min、(0.34±0.24)/min、0.55±0.31。其中Ktrans、Kep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表现为II型TIC曲线的PCa病例与BPH病例之间比较各定量参数,其中Ktrans值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CE-MRI对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以I型曲线诊断BPH及III型曲线诊断PCa均有较高准确率,结合定量参数Ktrans、Kep值,对PCa诊断有进一步价值。  相似文献   
18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LELC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原发性肺LELC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结果 CT主要表现为单发类圆形肿块,中央型10例,周围型4例;其中左肺8例,右肺6例;边界清楚,直径1.8-7.3cm,平均直径(5.01±2.12)cm。密度多均匀,肿块呈分叶征7例,边缘可见短毛刺4例,出现血管支气管包埋征5例,2例可见小斑点样钙化,其中4例合并阻塞性肺炎,9例伴有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本组14例中均匀强化9例,不均匀强化5例。结论 原发性肺LELC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但单凭CT诊断仍有一定困难,最终确诊还需依靠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相似文献   
187.
18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对冠脉显示和判断冠脉狭窄度的可行性。方法85例患者均进行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SCA)检查,分析MSCTCA对冠状动脉各节段的显示能力,判断冠脉的狭窄度并与SCA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诊断准确性。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脉的总显示率为96.7%,MSCTCA显示未见狭窄冠脉血管477段,轻度狭窄119段,中度狭窄191段,高度狭窄41段,总诊断准确率为92.9%,正常血管段的准确率为99.2%,轻度狭窄的诊断准确率为65.1%,以有临床意义的中高度狭窄(即管腔狭窄≥50%)作为阳性标准,MSCTCA阳性诊断准确率为93.1%,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7.3%,MSCTCA诊断与SCA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两者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MSCTCA可获得较好的冠脉图像并准确判断其狭窄度,是冠心病筛查以及诊治后随访的一种有效安全、无创的血管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189.
健康成人吞咽活动脑功能区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健康成人不同吞咽任务时激活脑区的特点.方法 8名健康志愿者参与实验性自主和反射性吞咽任务的fMRI研究.采用SPM2软件对功能成像数据进行处理及图像显示.配对t检验用于比较2种吞咽任务激活脑区的容积及信号值大小.结果 自主吞咽任务激活脑区有双侧初级感觉运动皮质、运动前区、前扣带回等.反射性吞咽任务相关脑区有双侧初级感觉皮层、双侧额盖、双侧顶后区.自主性吞咽激活双侧半球容积(体素)分别为1213±110(左)、1969±133(右).反射吞咽激活双侧半球容积(体素)分别为488±45(左)、398±35(右).自主性咽水双侧感觉运动区信号增加值分别为4.4±0.4(左)、4.1±0.2(右);双侧岛叶容积为1.2±0.5(左)、1.5±0.6(右).反射性咽水双侧感觉运动区信号增加值分别为2.6±0.3(左)、2.5±1.2(右);双侧岛叶信号增加值为0.6±0.4(左)、0.2±0.1(右).自主吞咽激活双侧半球容积、感觉运动区及岛叶信号值均大于反射性吞咽(均为P<0.05).两种吞咽任务的偏侧性指数(LI)值分别为(-16±9)%和(11±5)%.结论 自主吞咽任务激活脑区数量及容积大于反射性吞咽任务.两种吞咽任务激活脑区的不同与自主吞咽过程中计划、发动、情感等多种高级脑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0.
目的探讨比较CT引导与B超引导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的作用。方法 CT引导下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16例,B超引导下15例。结果 CT引导下共穿刺16个脓肿,穿刺次数28次;B超引导下共穿刺15个脓肿,穿刺次数17次。两种引导方法每个脓肿平均穿刺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引导下行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每个脓肿平均穿刺次数显著少于CT引导。结论肝脓肿经皮穿刺抽吸治疗术中,B超引导较CT引导具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