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我意在对"名著导读"教学价值意义浅析,希望通过对教学价值意义的探索,能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名著导读"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名著导读"教学的价值意义:无论是在阅读经典名著的作用下,还是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必将会不断积累文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从而真正成为自己的创造主.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近视患者白内障术后的眼压动态变化,评价眼轴长度和术前基础眼压对它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术前眼压正常病例75例(75眼),分为正常眼轴组(对照组)25例、低度轴性近视组(24mm<眼轴长度≤27mm)30例、高度轴性近视组(眼轴长度>27mm)20例。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使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h、6-8h、12-14h、24h、48h测量眼压。结果同一时间点各组之间眼压比较显示:高度轴性近视组术后6-8h眼压及12-14h分别为(33.94±13.69)mmHg(1kPa=7.5mmHg)、(28.03±9.61)mmHg,与对照组(23.27±7.23)mmHg、(27.72±5.27)mmHg及低度轴性近视组(26.77±9.81)mmHg、(22.57±6.23)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低度轴性近视组术后6-8h眼压、12-14h眼压、与术前眼压(15.83±2.76)mmHg均具有相关性(r=0.450,P=0.013);12-14h眼压与术前眼压具有相关性(r=0.413,P=0.023)。高度轴性近视组术后6-8h眼压与术前眼压(16.80±2.61)mmHg具有相关性(r=0.642,P=0.002;r=0.611,P=0.002);术后24h眼压(21.35±7.58)mmHg与术前眼压亦具有相关性(r=0.702,P=0.001)。结论高度轴性近视(眼轴长度>27mm)患者白内障术后早期存在眼压一过性升高;近视患者术后早期眼压变化与术前基础眼压呈直线相关,术前眼压越高,术后早期眼压越容易升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具有健脾益气、化浊祛瘀功效的自拟中药舒络饮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血管内皮因子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纤维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至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舒络饮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36例,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且血糖达标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服用中药汤剂舒络饮、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且舒络饮组TC水平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络饮组甘油三酯(TG)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舒络饮组血清NO、ET-1、PAI-1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舒络饮能够辅助西药降低糖脂代谢紊乱患血TC、TG、LDL-C水平,减少NO、ET-1、PAI-1分泌,降低高糖高脂对血管内皮的早期损害。  相似文献   
24.
目的: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系统评价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计算机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实验、交叉核对,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用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实验研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相对肾重大(MD=-1.23,95%CI[-1.92,-0.54],Z=3.50,P=0.0005),说明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模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可以减轻大鼠的相对肾重(MD=0.66,95%CI[0.19,1.13],Z=2.74,P=0.0006),减少24h尿蛋白量(MD=35,95%CI[21.76,48.25],Z=5.18,P<0.00001),降低血肌酐(MD=41.09,95%CI[19.70,62.49],Z=3.76,P=0.0002),降低血糖(MD=11.47,95%CI[6.42,16.51],Z=4.45,P<0.00001),从而保护肾脏。结论:小檗碱可以保护糖尿病大鼠肾脏,延缓糖尿病大鼠肾损害进程。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共收集318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证型进行分析,并按病程分层对证候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中,单纯虚证68例,占21.4%;单纯实证27例,占8.5%;虚实夹杂证223例,占70.1%。病程0~2年者可见以痰(湿)热互结为主的实证,病程2年以上者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病程10年以上者多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随着病程延长,血瘀证逐渐增多。结论随着病程进展,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证型由热盛津伤、痰热互结逐渐向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证转化,血瘀证、痰浊证是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常见兼夹证。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究缺氧、高糖环境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生长、增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进行C57小鼠RPE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化学染色对培养的RPE细胞进行鉴定.实验缺氧组:在DMEM培养液中加入CoCl2,使其浓度分别为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实验高糖组:在DMEM培养液中加入D-葡萄糖,使其浓度分别为15 mmol·L-1、30 mmol·L-1、45 mmol·L-1.分别向培养的RPE细胞中加入上述培养液,共6组,每组3份;正常对照组加入含5.5 mmol·L-1葡萄糖、不含CoCl2的培养液.观察各组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活力、倍增时间及增生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在培养不同时间后(24 h、48 h、72 h)上清液中VEGF及TGF-β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原代培养及传代早期的RPE细胞生长较为旺盛;在缺氧和高糖培养条件下所培养的细胞活力和分裂次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所降低或减少,而倍增时间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在缺氧和高糖培养条件下培养24 h、48 h、72 h后,细胞上清液中VEGF和TGF-β1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当CoCl2浓度为100 μmol·L-1和D-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1时,VEGF和TGF-β1在24 h、48 h、72 h表达均高于其他浓度,缺氧状态下48 h表达量分别为(43.28±0.88)ng·L-1和(8.90±1.38)ng·L-1,高糖状态下分别为(39.76±0.56)ng·L-1和(8.81±0.92)ng·L-1;缺氧组2种细胞因子表达量在48 h达到高峰,而高糖组在72 h达到高峰.结论 应用酶联合消化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体外C57小鼠培养RPE细胞;缺氧和高糖状态可对RPE细胞增生起到明显抑制作用,但能够明显上调RPE细胞的VEGF、TGF-β1表达量.  相似文献   
27.
三芪丹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圆运动"一词自《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正式提出以来,近代医家对其多有研究与发挥。"圆运动"理论是中医学对我国古典哲学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当代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文通过对先哲文献所提观点的总结,尝试从四季更迭、节气变化等角度论述五方圆运动的自然规律,阐明天地气机的变化情况,进而结合"天地人相应"的三才医学理念,探究五方圆运动对人体气机周流的影响,并通过经典方剂详细说明它在临证中的运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两虚相得,乃克其形。五方圆运动理论指出,疾病出现的原因在于气机的运行出现异常,包括自然气机、人体气机以及二者的相互感应。五方圆运动阐述了天地与人体气机正常情况下的运行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提示五方气机常运失司,可以扰乱圆运动的有序运转,影响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故临证处方用药亦应根据五方病机而有所侧重。知常达变,了解五方圆运动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当代医者从新的角度认识疾病,把握病机,从而达到临证获得更优疗效的目的。笔者通过对五方自然气机圆运动的解读,探讨五方病机与圆运动的关系以及临证运用,旨在探讨中医圆运动理论对疾病防治的指导意义,为当代中医药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9.
消化内科教学是医学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对临床实习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后归纳为以下几点:(1)带教教师监督下的学生首诊制;(2)结合病例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查房;(3)网络资源的应用;(4)标准化患者系统的建立和应用;(5)基础内镜观摩;(6)病历书写培训及出科考核。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比较羧甲基化葡聚糖(CMD)磁性纳米颗粒与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对人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第2~4区基因片段的转染率.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编码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cDNA3.1-EGFP)/sFlt-1(2~4),采用酶切、电泳及基因测序鉴定.将实验分为磁颗粒组、脂质体组和未转染对照组进行.转染后24、48 h,倒置相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绿色荧光分布;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绿色荧光表达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sFlt-1(2-4)mRNA和蛋白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观测细胞生长情况,计算各组细胞相对增长率(RGR);Hoeehst细胞核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重组质粒pcDNA3.1/sFlt-1(2~4)酶切产物在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出现大小为915碱基对的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磁颗粒组平均转染率为45%,脂质体组平均转染率2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1,P<0.05).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发现,转染后48 h磁颗粒组细胞sFlt-1(2~4)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脂质体组(t=2.454,2.398;P值均<0.05).转染后24、48 h,磁颗粒组RGR与未转染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6,P>0.05),脂质体组RGR与未转染对照组及磁颗粒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2,2.545,P值均<0.05);磁颗粒组细胞凋亡率与未转染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6,P>0.05),与脂质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6,P<0.05).结论 CMD磁性颗粒较脂质体LipofeetamineTM2000可获得更高的sFlt-1(2~4)基因片段转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