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赵湜  王红祥  毛红  李宾公  邵诗颖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5):86-89,i0005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并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方法:实验于2005-02/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完成。选取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根据1999年中国糖尿病学会新的诊断标准确诊。①抽取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静脉血,常规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进行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加入雌二醇培养3d,按其浓度分为雌激素0nmol/L组、雌激素50nmol/L组、雌激素100nmol/L组。②检测内皮祖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凋亡情况,测定其黏附能力。分别以反转录-聚合酶链法及流式细胞术对内皮祖细胞表达CXCR4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取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样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内皮祖细胞的培养、鉴定及计数情况:培养4d后可见贴壁的单个核细胞,7d后细胞变为梭形,并慢慢变长。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可见内皮祖细胞大多表达CD34,且60%-80%表达CD133。对贴壁细胞行荧光染色后,〉80%的细胞双染色阳性,可认为是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计数结果显示,随着加入雌激素浓度的增加,各组内皮祖细胞数量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内皮祖细胞增殖及凋亡的检测结果:各组内皮祖细胞增殖率基本相似(P〉0.05)。随着雌激素浓度的增加,雌激素0nmol几组、雌激素50nmol/L组、雌激素100nmol/L组的凋亡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内皮祖细胞黏附能力检测结果:各组内皮祖细胞黏附能力基本相似(P〉0.05)。(4)CR4在内皮祖细胞上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内皮祖细胞上CXCR4的表达阳性率,可见随着雌激素浓度增加,各组CXCR4表达率也随之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XCR4的表达,亦得到相似结果。结论:雌激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均产生影响,可明显抑制内皮祖细胞凋亡及上调CXCR4的表达。提示雌激素可能在防止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上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下肢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病变动脉内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变化,探讨T2DM合并ASO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及介入治疗对动脉内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介入治疗的T2DM合并膝下动脉(胫腓动脉)病变的患者30例,入组患者均行下肢动脉造影检查(DSA),部分患者还需要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单纯行DAS患者为14例(造影组),DSA+PTA患者为16例(治疗组)。造影组和治疗组患者均在介入手术前行常规检查并抽取静脉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脂质过氧化物终产物丙二醛(MDA)。造影组、治疗组还需取介入治疗前动脉血3 mL,此外治疗组在缺血动脉远端同一部位取PTA术前术后动脉血。上述标本均测SOD、MDA水平。结果造影组患者下肢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治疗组术前动静脉血SOD水平低于造影组,MDA水平高于造影组(P0.05)。造影组、治疗组各组内介入术前静脉血与动脉血SOD、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介入术前缺血部位SOD水平较介入治疗前动脉血水平低(P0.05),MDA水平较介入治疗前动脉血水平高(P0.05)。治疗组介入术后缺血部位SOD水平较介入术前缺血部位及介入术前动脉血SOD均降低(P0.05),MDA水平较介入术前缺血部位及介入术前动脉血中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介入术前后患者使用抗氧化应激药物可能会改善处理病变的远期预后,减少血管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33.
乌头汤加味治疗风湿痹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乌头汤加味治疗风湿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风湿痹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乌头汤加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0d,观察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以及血小板计数(BPC)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ESR和BPC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头汤加味治疗风湿痹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毛红  唐平  李薇  赵强 《四川中医》2012,(12):74-7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疗法在肛肠手术后的止痛疗效。通过中药熏洗坐浴的效应研究达到验证优化技术参数,最后形成技术规范,对疗效、适宜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将200例病例随机分入四组,在采用相同中药原液、熏洗方式的条件下,针对不同熏洗温度、熏洗时间对于止痛疗效的差异性进行相关研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记录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肛肠术后中药熏洗治疗的前7天将熏洗温度保持在40℃对缓解肛门切口疼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在此温度下,较长的熏洗时间(30min)能增强止痛效果,尤其对肛周脓肿、肛瘘患者止痛疗效更佳。结论:中药熏洗的适宜温度可明显减轻肛肠术后患者疼痛感,中药熏洗是一种安全、有效、易于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因此,通过本研究,我们制定了肛肠疾病术后中药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痔疮术后中药熏洗疗法操作规范,即痔疮术后患者在40℃的温度进行中药熏洗治疗15min可有效地缓解肛门伤口疼痛;第二,肛瘘病及肛痈术后中药熏洗疗法操作规范,即肛瘘病及肛痈术后患者在40℃的温度进行中药熏洗治疗30min可有效地缓解肛门伤口疼痛,形成肛肠科术后中药熏洗疗法技术规范文本,并具体指导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毛红  李薇  唐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0):52-53
徐廷翰,生于1944年5月,卒于2010年12月,四川广元人,民盟盟员,主任医师,研究员,1970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医学系,曾任四川省中医重点专科——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肛肠科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西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  相似文献   
36.
老年肺结核并冠心病40例临床分析李凤英,毛红,李淑芝收集1990~1995年677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其中伴发冠心病者40例,占5.9%(40/677)取其临床资料完整者共100例,分单纯老年肺结核患者60例(对照组),老年肺结核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确认精神科临床护士在工作中冲突的水平和类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对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随机抽取2000年7月至2002年i0月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临床工作的护士112名,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 精神科临床护士工作中的冲突处于高水平状态,最常遇到的冲突类型为角色冲突。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不断评估精神科护士工作冲突的水平及类型,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预防冲突的升级。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细胞增殖周期调控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探讨其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13 年1 月~2016 年5 月存档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标本50 例(乳头状瘤29 例、滤泡状癌21 例),甲状腺腺瘤18 例,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15 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HSP70、E-cadherin、CyclinD1 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SP70、CyclinD1 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而E-cadherin 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5)。HSP70、CyclinD1 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包膜浸润有关(P<0.05),E-cadherin 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包膜浸润有关(P<0.05)。结论 HSP70、CyclinD1 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E-cadherin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且均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9.
毛红  徐廷翰  李薇  唐平 《四川中医》2008,26(8):102-103
为探讨医源性肛门狭窄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临床资料。18例中,医源性肛门狭窄16例,占88.9%。经纵切横缝加挂线治疗,术后配合中药熏洗方熏洗坐浴后全部治愈,平均愈合时间19d。随访1年,无肛门狭窄。结果表明,医源性肛门狭窄只要掌握正确的手术操作方法是能够避免的。选择纵切横缝加挂线手术是治疗医源性肛门狭窄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同种异体内皮祖细胞(EPCs)对糖尿病大鼠后肢血管病变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佐星制备SD大鼠糖尿病模型,然后将其两后肢股动脉结扎,制成血管病变模型。将模型分为两组,移植组大鼠左后肢为实验侧,自结扎部位以下每0.5 cm注射分离自糖尿病大鼠外周血的以荧光染料标记的EPCs悬液0.5 ml(含EPCs 2.5×105个),右后肢为对照侧,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空白对照组不注射任何溶液。注射EPCs后1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后肢局部肌肉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注射EPCs后28 d,切取局部肌肉组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中荧光染料的染色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on Willebrand因子(vWF)表达情况,并计算毛细血管密度。结果注射EPCs后1周,移植组实验侧组织中VEGF含量高于对照侧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对照组和对照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EPCs后28 d,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注射部位组织中蓝染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注射EPCs的左后肢局部毛细血管密度高于未注射的对照侧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同种异体EPCs注射至糖尿病大鼠缺血后肢能分化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从而改善局部供血,局部VEGF分泌增加可能参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