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9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15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171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789篇
内科学   428篇
皮肤病学   255篇
神经病学   194篇
特种医学   2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67篇
综合类   1225篇
预防医学   470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522篇
  9篇
中国医学   394篇
肿瘤学   11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调查部分内科患者的营养状况及住院期间营养支持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3个专科新入院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以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结合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观察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住院期间营养支持的使用情况.结果 患者入院和出院体质量、血红蛋白、上臂围及皮褶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白蛋白及淋巴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时32.8%的患者有营养风险,12.2%的患者有营养不足,20.6%的患者超重,8.3%的患者肥胖.入院时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发生率最高的科室均为呼吸科,超重及肥胖发生率最高的科室均为神经科,其中营养不足及肥胖发生率各个科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全部患者中有11.7%的患者接受了营养支持,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接收营养支持的比例为15.3%,另外有9.9%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接受了营养支持.结论 部分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的比例均较高;目前营养支持不能满足住院患者的需要且存在不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92.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5例鼻外伤患者的CT原始图像进行MPR和VR后处理,将鼻骨骨折分为单纯Ⅰ型(骨折线无移位),单纯Ⅱ型(骨折线伴移位),粉碎型骨折(单一或双侧鼻骨碎成三块及以上,即两条或两条以上贯通骨折线),复合型骨折(鼻骨骨折合并周围骨骨折),骨缝分离型(骨缝大于2mm或缝隙骨两端错位),将单纯的鼻泪管和上颌骨额突骨折也纳入统计。结果鼻骨骨折患者91例。单纯Ⅰ型9例;单纯Ⅱ型6例;粉碎型骨折5例;复合型骨折57例,其中合并眶骨骨折32例、鼻中隔骨折9例、鼻泪管骨折8例和上颌骨额突骨折44例;骨缝分离型23例,其中额颌缝分离1例,鼻颌缝分离22例;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11例;骨折累及鼻骨孔2例,骨折累及上颌骨额突根部神经小孔3例;眼肌损伤1例,球后出血1例。结论骨算法VR图像可以更真实显示颌面部骨缝及骨孔,多平面重组图像结合骨算法VR图像可以更加准确直观的显示鼻骨骨折。  相似文献   
993.
硬膜外注射盐酸洛非西定和舒马曲坦用于胸部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探讨硬膜外注射α2 受体激动剂盐酸洛非西定 (LofexidineHyd nochloride ,LH)、舒马曲坦 (Sumatriptan ,Su)及其混合液对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维持时间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ASAⅠ~Ⅱ级胸部择期手术病人 6 0例 ,其中包括 3例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患者。全麻前 ,先在T7~ 8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固定备用 ,将病人随机分成4组 ,每组 15例。L1组硬膜外注入LH10 0 μg ;L2 组LH30 0 μg ;S组Su4mg ;LS组LH10 0 μg与Su4mg的混合液。待病人诉伤口剧痛时开…  相似文献   
994.
肖莉  肖莉  石清明  毕文杰  苏炳银 《重庆医学》2012,41(22):2240-2241,2244,2228
目的改进小鼠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机械法和酶消化法分离出生1~3d的小鼠中脑组织,在含体积分数为2%B27及20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采用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定NSCs和分化细胞。结果在含bFGF及B27的DMEM/F12培养基中,可形成悬浮生长Nestin呈阳性的神经球。诱导分化的细胞可见GFAP或NSE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机械法较酶消化法可获得较多的NSCs。结论在DMEM/F12培养基中添加2%B27及20ng/mL的bFGF可成功获得中脑NSCs,机械法为一种简便而有效的NSCs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支气管异物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支气管异物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4例经纤支镜确诊和治疗的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黄痰、发热、咯血、喘息,体格检查有呼吸音减低、吸气相干啰音及湿啰音;院外误诊为肺癌4例,肺炎4例,肺结核2例,支气管哮喘1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右侧异物17例,左侧7例;动物性异物14例,植物性异物6例;均经纤支镜取出。结论:支气管异物临床上容易误诊,纤支镜在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以普通腹腔镜器械治疗急性阑尾炎并穿孔的手术方法、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为80例急性阑尾炎并穿孔患者行腹腔镜隐瘢痕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5~101 mim,手术平均时间57 mim,术中出血5~30 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0 h,住院4~11 d,平均5.5 d,均治愈出院。1例术后第3天出现阑尾残端漏,经禁食、支持治疗7 d治愈,余未发生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腹腔感染、脓肿等并发症。随访2~13个月,腹壁戳口瘢痕隐蔽不明显,疗效满意。结论普通腹腔镜器械隐疤痕行急性阑尾炎并穿孔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满意;但操作复杂,术者须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巧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997.
运蓓蕾  刘岩  孟爽 《吉林医学》2012,33(14):3129-3130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因右小腿起红色丘疹、水疱,伴破溃、结痂及刺痛感20 d,于2008年5月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0 d前无明显诱因右侧小腿起红斑片,上有米粒大红丘疹、水疱,未经诊治,皮疹逐渐增多,部分水疱破溃后结痂伴刺痛感。否认患处特殊物质接触史及外伤史。51年前于沈阳市军区总医院诊断为脊髓空洞症。体格检查:T 36.5℃,P 80次/min,R 20次/min,Bp 120/70 mm Hg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肺下叶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90例肺下叶临床症状、体征、X线表现、痰检、结核菌素试验及纤维支气管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73.3%的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而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 对肺下叶结核症状、X线表现不典型者,要综合判断,反复查痰找抗酸杆菌及纤支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99.
第三方调解机制已成为医疗纠纷处理的新模式,在探索和实施的过程中倍受关注,逐渐成为医疗纠纷处理的重要机制。本文阐述了第三方调解机制的概念并通过分析参与医疗纠纷处理中包括医患双方、第三方调解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医疗责任承保公司、新闻媒体等因素,得出只有相关参与因素严格履行相应的义务,才能保护医疗纠纷中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强化第三方调解机制的公信力、强制力和人员、设施、资金的长期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切除脾血管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后胃脾区血流情况的改变.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于2005年7月-2010年3月间对11例患者行切除脾血管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于术后第3、12个月进行上腹部CT血管造影(CTA)成像和纤维胃镜检查,观察脾脏大小、胃食管及周围静脉情况.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7.4±17.7)个月.术后3个月时CTA检查示,脾脏肿大4例(4/11),胃周静脉曲张3例(3/11),胃黏膜下静脉曲张1例(1/11).术后12个月时复查CTA示,4例脾脏肿大患者中,1例缓解,3例基本保持稳定,无新发脾脏肿大;3例胃周静脉曲张患者的情况稳定无进展,无新发胃周静脉曲张;1例胃黏膜下静脉曲张患者的情况稳定无明显进展.术后3个月胃镜检查示胃壁静脉曲张1例,术后12个月复查胃镜示胃壁静脉曲张无进展.结论 切除脾血管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后脾胃区血流发生改变,但无证据证实上消化道出血是其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