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姜黄素防治皮肤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黄是多年生姜科植物,主要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亚洲国家如印度和中国广泛栽培。从中提取的姜黄素是其主要成分,常用来作为调味品和食物添色剂,同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寄生虫、解痉、抗炎和抗氧化效应,抑制肿瘤的发生和生长,特别是姜黄素防治皮肤癌成为近年来国内外  相似文献   
92.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农民。主因全身反复皮疹伴瘙痒1年余,加重半月,于2009年3月3日就诊我科。患者2008年1月无诱因躯干、四肢伸侧出现散在红色坚硬丘疹,排列成环形,逐渐融合成苔藓化斑块,  相似文献   
93.
<正>反常性痤疮又称为毛囊闭锁三联征、Verneuil病、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类较少见的以反复发生的皮肤脓肿、结节伴窦道和瘢痕形成为特征的慢性化脓性皮肤附属器疾病[1]。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科采用中厚皮片移植术治愈1例HurleyⅢ级反常性痤疮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5岁,因"左臀多发脓肿和窦道5年,加重50 d"于2013年8月来我院就诊。2008年5月,  相似文献   
94.
结节性痒疹又称疣状固定性荨麻疹或疣状结节性苔藓。表现为疣状结节性损害 ,黄豆至蚕豆大小 ,瘙痒明显 ,往往病程较长[1 ] 。诊断相对容易 ,但少数患者损害数目多 ,皮肤剧烈搔抓往往合并湿疹样改变 ,治疗十分棘手。作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 1例泛发的结节性痒疹患者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病例介绍患者 ,男 ,81岁 ,因躯干、四肢痒性结节 4a ,加重 1个月就诊。患者 4年前无明显诱因觉头面、躯干瘙痒 ,出现红色斑疹、丘疹 ,反复搔抓后加重 ,躯干、四肢出现绿豆、黄豆大小结节 ,表面粗糙角化 ,瘙痒剧烈。在多家医院就诊 ,按…  相似文献   
95.
甲状旁腺素( PTH)和甲状旁腺素相关肽( PTHrP)是一类多肽类激素,它们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相同的膜受体,在人体钙、磷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PTH和PTHrP及其受体除表达于肿瘤组织外,在皮肤、毛囊等正常组织也有表达。它们对表皮增殖分化、毛发生长的生理作用等方面,有望成为银屑病等常见皮肤病的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96.
感染性疾病在HIV感染患者中常见而严重,和非HIV感染者相比,非感染性皮肤病包括脂溢性皮炎、干燥症、银屑病、药物反应等,在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上也具有自身的特点。瘙痒是感染HIV患者的常见症状,除特发性的HIV瘙痒外,多数患者通过仔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显示某种皮肤病是其瘙痒的原因。在HIV感染患者中,一些皮肤病的皮肤表现和CD_4细胞数目明显相关,常常成为HIV感染或进展的象征,研究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皮肤粘膜表现对艾滋病和这些皮肤病本身的诊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头部、躯干、右股部出现水疱,触痛3天,伴低热。4个月前患者因右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Ⅲ期,近4个月来先后行化疗4次,体检:T38.5℃,其他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额部见绿豆、黄豆大水疱,部分皮损中央呈脐凹状,枕部、胸部、四肢和骶尾部有类似皮损。  相似文献   
98.
IL-10及其在相关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L-10与靶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的表达,发挥免疫刺激、免疫抑制和抗炎活性,在临床慢性炎症及自身免疫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对IL-10近年来在皮肤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
以肠道症状为首发的马尔尼菲青霉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尔尼菲青霉病是由具有双相性的马尔尼菲青霉菌引起的少见深部真菌病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贫血、咳嗽、体重减轻、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和特征性的皮损 ,以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者较少。我们报告 1例以肠道症状为首发的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0.
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左股内侧肿物5年.左眼肿胀3年”就诊于我院,5年前患者右股部肿胀.疼痛,行走受限,其下方出现两个约蚕豆大小的结节,质硬、无压痛,发病前局部受过轻微外伤。半月后发现左股内侧亦有一5分硬币大小的无痛性肿块,外院病理检诊诊断为皮肌炎.未予治疗,以后肿块缓慢增长,渐至拳头大小。两年前双上睑肿胀,以左侧为重.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