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37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药物蚤休、半边莲大鼠脑出血后血浆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以探讨蚤休、半边莲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1组、2组,模型1组、2组,中药1组、2组,采用胶原酶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h,中药1组、2组给予蚤休、半边莲水煎剂灌胃,另4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用药(1次/日),分别在3天、7天后取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ICAM-1、TNF—α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浆ICAM-1和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血浆ICAM-1和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中药蚤休、半边莲对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ICAM-1和TNF—α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EC-SOD)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入选83例脑梗死患者和94名对照者,根据颅脑磁共振结果记录患者梗死灶的大小,并评估颅内动脉的硬化程度,进行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外周血EC—SOD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EC-SOD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出率(30.1%)较对照组低(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梗死灶直径4cm为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甲基化检出率(0)低于小面积脑梗死患者(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7例患者行颅脑MRA检查,无脑动脉硬化、轻度脑动脉硬化、中度脑动脉硬化、重度脑动脉硬化患者的EC—SOD基因的甲基化检出率有下降趋势(分别为45.5%、42.9%、23.8%、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甲基化程度高者的NIHS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arthel指数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EC—SOD基因甲基化程度较正常对照低,其程度与患者梗死灶大小、脑动脉硬化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3.
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例许振升,毕建忠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又称萎缩性肌强直或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5岁,于1994年5月21日因声音嘶哑10余年,饮水呛咳4年,右上肢无力,大小便失控3年收入院。患者自10年前无明显原因地...  相似文献   
84.
植物雌激素对Alzheimer's病模型大鼠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β-淀粉样蛋白毒性片段Aβ25-35所致神经损伤大鼠学习记忆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双侧海马定向注射Aβ25-35制备Alzheimer’s病模型,大豆异黄酮高、低剂量灌胃,苯甲酸雌二醇肌注作为对照,以Morris水迷宫法测试。结果: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经大豆异黄酮治疗后,逃避潜伏期缩短,平台象限距离百分比增加,穿过平台次数增加,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结论:大豆异黄酮能增强AD模型大鼠认知能力,初步显示有抗痴呆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遵清热解毒法制成的脑宁康颗粒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清热解毒组(1.2、2.4和4.8mg·kg-1),采用胶原酶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h,清热解毒组给予脑宁康颗粒灌胃,另2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用药(1次/日),分别在给药3d和7d后取脑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出血周围脑组织凝血酶受体(PAR-1)的表达,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水肿。结果:脑宁康颗粒能够明显改善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抑制脑组织PAR-1表达,减轻脑组织水肿。结论:脑出血后脑组织PAR-1表达增强,PAR-1高表达可能介导了神经细胞损伤和脑水肿,清热解毒法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脑出血后脑组织PAR-1表达和减轻脑水肿相关。  相似文献   
86.
报告30例颅脑CT阴性的急性脑梗塞脑电图(EEG)与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结果,EEG异常率为86.7%,SEP异常率为90%,EEG与SEP结合诊断CT阴性的急性脑梗塞异常率为96.7%。  相似文献   
87.
降纤酶因具有溶解血栓、防止血栓再形成、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而被广泛用于治疗脑梗死及其他血栓性疾病 ,但目前对其治疗脑梗死的价值、是否有引起出血的倾向、监测指标及适应症等尚无定论。为此 ,我们将 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治疗组和对照组 ,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血凝学及 D-二聚体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急性脑梗死患者 86例 ,男 5 0例 ,女 3 6例 ;年龄 4 3~ 76岁、平均 5 9.1± 15 .6岁。其中单发性梗死 3 6例 ,多发性梗死 5 0例。发病 2 4小时以内 ,颅脑 CT检查证实无新梗死灶者 3 6例为降纤酶组 ,其余 …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26例初诊未经治疗的原发性PD患者(PD1),27例经左旋多巴、美多巴治疗的PD患者(PD2)及3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于清晨抽静脉血5ml,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各组PBMC中白细胞介素-2(IL-2)、1干扰素(INF-1)、IL-4、IL-6、IL-10细胞因子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结果 P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IL-6基因表达增强(P〈0.05)。PD组PMBC中IL-2、IFN-1、IL-4、IL-104种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PD2组与PD1组比较,所测PMBC中5种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虽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D患者PBMC存在辅助性T细胞(Th2)漂移倾向,表明免疫机制在PD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霉酚酸酯(MMF)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症状及血CD4+CD45RA+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制成的完全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制备EAE大鼠模型,以生理盐水和完全弗氏佐剂注射Wistar大鼠作为对照。造模成功且存活的大鼠为25只。随机分为4组:MMF大剂量组(30 mg·kg-1·d-1)、MMF小剂量组(20 mg·kg-1·d-1)、 甲基强的松龙组(30 mg·kg-1·d-1)、EAE组(生理盐水),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14 d。每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14d后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血CD4+CD45RA+T淋巴细胞百分率,HE染色观察脑、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EAE模型大鼠脑脊髓组织血管周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血CD4+CD45RA+T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减少(均P<0.01);与EAE组相比,经MMF及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下降,病理改变程度减轻,血CD4+CD45RA+T淋巴细胞百分数增加(均P<0.01);且大剂量MMF组疗效优于小剂量MMF组和甲基强的松龙组(均P<0.01);小剂量MMF组和甲基强的松龙组疗效差异无显著。结论: MMF通过上调CD4+CD45RA+T淋巴细胞比例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不同剂量间疗效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0.
结节性肌炎     
结节性肌炎为一种少见的炎性肌病,临床上多伴发于结节病,部分仅侵犯肌肉,现将其发病率、发病年龄、病因、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实验检查、诊断及治疗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