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左室构型( L VG)与外周内皮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超声观察5 5例EH患者和2 0例正常人的心脏结构功能,采用高频超声研究受检者的肱动脉充血后反应性扩张( DIRH)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的变化( DING)。结果 ( 1 )与正常组( 1 3 .0 9%±3 .3 5 % )相比,左室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的DIRH( 8.4 3 %±1 .71 % ;7.94 %±1 .5 7% )均显著减小( P<0 .0 0 1 ) ,而后2组间的DIRH、3组间的DING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 2 )左室向心性肥厚组、离心性肥厚组的DIRH ( 3 .2 0 %±1 .72 % ;5 .81 %±1 .72 % )较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显著减小,且向心性肥厚组最为显著( P<0 .0 0 1 ) ;( 3 )除左室离心性肥厚组患者的EF( 5 3 .5 5 %±3 .1 2 % )、FS( 3 0 .3 3 %±9.4 % )较正常组( 6 0 .95 %±6 .0 3 % ;3 5 .80 %±5 .72 % )显著减小( P<0 .0 0 1 )外,其余患者EF、FS与正常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4 )不同左室构型组患者的血压较正常组显著增高,但各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各组患者的年龄、血糖、血胆固醇及血甘油三脂均与正常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不同左室构型的EH患者的外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程度不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影响左室构型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应用高分辨力超声测量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的百分变化率评价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并观察维生素 C静脉输注对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2 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 18例正常人。分别于维生素 C静脉输注前后 ,应用高分辨力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 ,并计算反应性充血和硝酸甘油诱发的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 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4.2 %± 4 .7% )明显低于正常人 (11.4 %± 3.7% ,P<0 .0 0 1) ,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2 7.4 %± 8.1% )和正常人 (2 8.3%± 8.4 % ,P=0 .32 )无显著差别 ;维生素 C静脉输注后 ,1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 (16 .3%± 5 .9% )明显高于静脉输注前 (4.8%± 4 .7% ,P<0 .0 0 1) ,但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 (2 4 .3%± 9.6 % )与静脉输注前 (2 3.1%± 8.2 % ,P=0 .37)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减低 ;维生素 C静脉输注可以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表明氧自由基增加致一氧化氮降解增多  相似文献   
143.
144.
多普勒超声对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多普勒超声对97例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左室舒张功能检测,发现左室舒张功能呈现四种类型:①E/A比值在1~2之间者26例,占26.8%;②E/A<1者18例,占18.6%;③E/A>2者34例,占35.1%;④仅有E峰、E峰之后无A峰者19例,占19.6%。①、②类型多见于轻度心力衰竭(心衰)患者,③、④类型多见于心衰较严重患者,尤其④类仅见于重度心衰患者,认为此系严重心收缩、舒张功能受损的指征。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探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在评价慢性心功能不全(CHF)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CHF患者33例,正常对照44例为观察对象,利用VFM软件采集左室内血流向量图像,应用VFM技术测量收缩期心尖部~主动脉瓣口速度阶差(△Vs)、心尖部~主动脉瓣口距离(Ds)、半距对应速度(Vs1/2);舒张期二尖瓣口~心尖部速度阶差(△Vd)、二尖瓣口~心尖部距离(Dd)、半距对应速度(Vd1/2).结果 (1)收缩期CHF组心尖部~主动脉瓣口速度阶差(△Vs)、半距对应速度(Vs1/2)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2)收缩期CHF组心尖部~主动脉瓣口距离(Ds)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3)舒张期CHF组二尖瓣口~心尖部的AVd降低、半距对应速度(Vd1/2)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4)舒张期CHF组二尖瓣口~心尖部(Dd)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结论 VFM技术可以无创地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评价CHF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CHF患者的血流速度阶差明显低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心腔声学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定量评价右心收缩功能的可靠性及寻找反映右心收缩功能的可靠指标。方法:10只犬分别在基础状态及注射心得安后于心功能减退状态下经股静脉重复注射5%声振清蛋白注射液,剂量0.08ml/kg,选取心尖四腔切面观察右心室造影剂的充盈及清除。采用拟合曲线定量分析方法获取心腔声学造影TIC参数,并分析参数在不同的心功能水平的差异。结果:随心功能的减退,时间常数(k)明显减小,而造影剂峰值强度减半时间(HT)及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明显延长(P<0·01)。k、HT及MTT分别与右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相关。结论:采用拟合曲线定量分析技术获得右心腔声学造影TIC,用于定量估测右心收缩功能是可靠的,其中k、HT和MTT是反映右心收缩功能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7.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观察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内涡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观察左室内涡流的形成及演变情况,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左心室功能.方法 选取DCM患者26例、正常对照44例为观察对象,采集左室内血流向量图像,观察心动周期中不同时相涡流的位置、大小、圈数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缓慢射血期和等容舒张期左室内未见涡流形成,舒张期涡流多位于二尖瓣前叶附近,左室中上部1/3,形态多变(变化2~3次);涡流横径、纵径和圈数在心动周期的7个时相之间有差异.②DCM组心动周期7个时相均有涡流出现,舒张期出现涡流更靠近左室中下2/3,向心尖部靠近,相对正常人而言,DCM组在同一时相出现的涡流形态、部位变化更多(4~5次);心动周期的各个时相中DCM组左室内涡流的横径、纵径和圈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DCM组涡流大小和圈数在心动周期的7个时相之间也有差异.结论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可以显示在体的左室内涡流变化情况,DCM患者左室内涡流大小及圈数均大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探讨心腔内血流的结构变化及其与左室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6例、正常对照44例为观察对象,利用VFM软件采集左室内血流向量图像,应用VFM分析软件DSA-RS1测量收缩期心尖部-主动脉瓣口速度阶差(△Vs)、心尖部-主动脉瓣口距离(Ds)、半距对应速度(Vs1/2);舒张期二尖瓣口-心尖部速度阶差(△Vd)、二尖瓣口-心尖部距离(Dd)、半距对应速度(Vd1/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CM组收缩期△Vs、Vs1/2与舒张期△Vd、Vd1/2明显降低,收缩期Ds与舒张期Dd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s、Dd与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内径呈正相关(r>0.4,P<0.01),与收缩功能呈负相关(r>0.3,P<0.01);Vs1/2、Vd1/2与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内径呈负相关(r>0.3,P<0.01),与收缩功能呈正相关(r>0.3,P<0.01).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腔内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正常人,VFM是一种无创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检测冠心病左室心肌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应变对33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冠状动脉(冠脉)供血区域进行检测,测量自QRS波起始至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间期(Ts)及左室18节段的Ts标准差(Ts-SD).结果 狭窄<75%冠脉供血节段共168个,狭窄≥75%冠脉供血节段共210个.①狭窄≥75%冠脉供血节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绝大部分节段Ts明显延迟,Ts-SD明显升高;②狭窄≥75%冠脉供血节段与狭窄<75%冠脉供血节段相比,大部分节段Ts明显延迟,Ts-SD明显升高;③狭窄<75%冠脉供血节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绝大部分节段Ts及Ts-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以Ts-SD≥33.0 ms为左室收缩不同步,26例冠脉狭窄≥75%冠心病患者中22例(84.6%)收缩不同步,7例冠脉狭窄<75%冠心病患者中无收缩不同步.结论 当冠脉出现严重狭窄,在二维超声心动图上未能观察到室壁运动异常时,二维应变已能准确检测出其心肌运动不同步现象.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构型与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超声观察 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15例正常人的心脏结构和功能,随后运用冷加压超声心动图试验结合含服硝酸甘油所致的血管内径变化分别评价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DICPT)和非内皮依赖性扩张(DING)。结果 ①左室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的DICPT[(8. 19±1. 74)%, (8. 60±2. 37)% ]较正常对照组[(14. 98±1. 54)% ]显著减小(P<0. 001),而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三组间的DING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与左室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相比,左室向心性肥厚组、离心性肥厚组的DICPT[(3. 32±1. 76)%, (2. 86±0. 48)% ]显著减小,且离心性肥厚组较向心性肥厚组更加显著(P<0. 001)。③与左室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向心性肥厚组相比,左室离心性肥厚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减小(P<0. 001),但前 3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不同左室构型组血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 001),但年龄、血糖、血胆固醇及血甘油三脂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⑤DICPT与左室质量指数、左室相对室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呈负相关(r=-0. 54,P<0. 0001; -0. 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