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血清氨肽酶P2(XPNPEP2)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间,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49例, 收集其常规术前血液检验后剩余血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XPNPEP2水平。以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将纳入病例分为PTC组及甲状腺良性肿瘤(BT)组, 比较两组XPNPEP2水平差异;同时在PTC组, 分析XPNPEP2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上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甲状腺肿瘤病例149例, 其中良性肿瘤61例, PTC 88例;PTC患者血清XPNPEP2水平明显低于良性肿瘤患者[比值比(OR)=-60.27, P<0.01]。PTC病例中, 侧方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XPNPEP2水平明显高于侧方淋巴结无转移患者(OR=65.41, P<0.05), 但与肿瘤大小、年龄、性别、促甲状腺激素、中央组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血清XPNPEP2明显降低。血清XPNPEP2水平与PTC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115例妇女生殖系肿瘤治疗后性生活状况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女生殖系肿瘤治疗后性生活状况,为科学指导妇科肿瘤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康复,提高妇科肿瘤患者性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3月~2010年3月某院收治的115例妇科肿瘤患者性生活状况,通过问卷及面谈的方式,对纳入研究的全部患者治疗前后性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妇科肿瘤患者治疗前后性生活的满意度、性生活频率、婚姻关系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年龄愈大其术后性心理变化发生率愈低,受教育程度愈高其术后性心理变化发生率愈低;放、化疗5个疗程以上者性心理变化发生率高于5个疗程及以下者;经济状况越好,其性心理变化发生率越高。患者术后性生活频率及性生活满意度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婚姻状况良好的百分率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性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对患者进行性健康教育,改善患者治疗后性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凋亡蛋白活化因子1(apoptoic protease-activating factor 1,Apaf-1)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SP)的方法 检测手术切除53例肝癌组织,53例癌旁组织和14例肝血管瘤组织中的Apaf-1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在肝细胞癌中发生、发展的意义.结果 在癌组织中Apaf-1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降低(分别为45.28%,32.07%),低于癌旁组织(90.56%,79.24%)和肝血管瘤组织(100%,9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旁组织和肝血管瘤组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Apaf-1基因蛋白的表达缺失与患者的HBsAg、Edmondsor分级和有无门静脉癌栓有关,而与患者性别、肿瘤直径和AFP水平无关.结论 Apaf-1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对人HCC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可能对临床诊治和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羟基喜树碱联合沙培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腹腔积液多由肿瘤侵犯腹腔所致 ,常引起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下肢水肿 ,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如不有效控制 ,频繁抽放腹腔积液伴大量血浆蛋白丢失、严重水电解质紊乱 ,会危及患者生命。腹腔内药物灌注化疗是一种较常用且有一定疗效的方法 [1],尤其是选用疗效好、毒副作用轻的药物腹腔内注射 ,能有效控制恶性腹腔积液的生长 ,改善症状 ,提高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期。19 98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我科应用湖北黄石飞云制药厂生产的羟基喜树碱(HCTP)联合沙培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2 0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15.
殷茜  王平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5,28(2):144-144,146
目的观察长春瑞宾(盖诺)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盖诺25mg/m2d1、8静滴,顺铂20mg/m2d1~5静滴治疗Ⅲb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28例.结果完全缓解(CR)1例(3.57%),部分缓解[PR]12例[42.86%],总有效率[CR PR]46.43%.主要副作用为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结论盖诺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6.
阮培刚  殷茜  周航  胡作怀 《贵州医药》2000,24(7):411-411
我们应用西南制药厂生产的美菲康(盐酸吗啡控释片)治疗重度癌痛患者86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负压真空垫加内凹塑料模固定直肠癌患者体位在放疗中重复性摆位误差范围,以提高放疗准确性。方法随机选择3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负压真空垫加内凹塑料模固定体位,在数字化模拟机透视下确定肿瘤靶区位置并采集DRR定位图像,治疗前以定位时相同的固定方式在加速器治疗机下拍摄射野正、侧位(00及900)验证片各一张。将拍摄的验证片与数字化模拟机定位(DRR)片图像比较,测量其误差范围。结果统计得出系统误差X、Y、Z轴三个方向分别为1.20±1.55 mm,0.95±2.56 mm,0.85±1.68 mm,随机误差的标准差X、Y、Z轴分别为0.52 mm,0.80 mm,0.35 mm。计算得出我科直肠癌患者固定器在放疗重复性摆位的外扩PTV估计值的理论边界在X、Y、Z轴三个方向分别为4.28±0.85 mm,7.02±1.55 mm,4.47±0.56 mm。结论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得出本院使用负压真空垫加内凹塑料模固定直肠癌患者体位的误差范围,为我院直肠癌放疗靶区勾画及计划设计更加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医学影像学自主学习体系的构建原则及组成,分析了其实践应用效果,指出该系统可有效弥补医学影像学教学资源不足、完善教学改革内涵、提升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Intermediate-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K4)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2例乳腺癌组织标本,20例距肿瘤切缘2 cm的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Western Blot法(WB)检测SK4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SK4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SK4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1%和35.0%(P0.05);低、中、高分化肿瘤中SK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87.5%和75.0%(P0.05);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K4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2%和99.6%(P0.05);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和阴性中SK4的阳性率别为86.7%和91.7%(P0.05)。SK4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CF-7中明显表达。结论 SK4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加;SK4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20.
段金莲  殷茜  张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775-3775
目的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综合医院服毒自杀病例状况,为自杀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相关调查问卷,运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女性为男性的3倍;女性35岁以下比例最高,抑郁和心境恶劣对其影响最大;负性生活事件与服毒自杀行为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加强镇静安眠药和农药管理,限制镇静安眠药和农药易获取性(含网络管理),同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减少服毒自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