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马钱子碱(Brucine)是马钱子主要成分之一,是一种弱碱性生物碱,水溶性差,作为活血通络和"以毒攻毒"代表药物,对T淋巴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对小鼠淋巴细胞功能有剂量依赖性的功能调节作用,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和很强的镇痛作用。马钱子碱是否具有抗肝细胞癌侵袭转移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肝癌细胞,观察马钱子碱抗肝癌侵袭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马钱子碱抗肝细胞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SMMC-7721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马钱子碱(2.5~400μg/ml),细胞培养72 h,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别测定培养24、48、72 h肝癌细胞PCNA、Cyclin D1、FAS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随着马钱子碱用量逐渐增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抑制作用增强,马钱子碱用量为320 μg/ml时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率接近100%.马钱子碱作用肝癌细胞24 h与作用48 h相比,Fas蛋白和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F=2.547,1.582,均P>0.05),作用72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F=1.036,1.137,均P<0.05);PCNA和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表达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NA分别F=3.612,2.174,3.029;Cyclin D1分别F=2.361,2.915,1.976,均P>0.05).结论 马钱子碱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可能通过肝癌细胞FAS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发挥抑制作用,而与PCNA和Cyclin D1作用无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brucine on the growth of a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 in vitro. Methods Brucine was added into a liver cancer cell line of SMMC-7721 in vitro, at drug concentration of brucine from 2. 5 μg/ml to 400 μg/ml. The inhibition rate of cell growth was measured by MTT technique after the cells were cultured for 72 hours. The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of PCNA,cyclin D1 and FAS were respectively assayed with Western blotting and fluorescent quantitation RT-PCR techniques at 24, 48, 72 h. Results The inhibition rate of liver cancer cell was near 100% when the brucine concentration was at 320 μg/ml. The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of FAS were of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24 h vs 48 h ( seperately F = 2. 547,1. 582, all P > 0. 05 ),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at 24 h vs 72 h( seperately F = 1. 036, 1. 137, all P < 0. 05 ). The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of PCNA,Cyclin D1 were of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various time period( seperately PCNA F = 3.612,2. 174,3.029;Cyclin D1 F=2.361,2.915,1.976,all P>0.05). Conclusions Brucine inhibits the growth of liver cancer cells, by inducing increased apoptosis of the cells probably through FAS over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大鼠肝癌过程中肝组织CC趋化因子受体1(CCR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规律及健脾解毒中药的干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25)、模型组(n=40)及中药组(n=40)。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大鼠在1~12周饮用含DEN 80mg/L的饮水以诱癌(8mg.kg-1.d-1),共12周。中药组大鼠同时给予含生药1.75g/ml的健脾解毒方灌胃(10ml/kg),正常组大鼠给予10ml/kg生理盐水灌胃,1次/d,共12周。于4、8、12、16周时相点,各组随机取5只大鼠剖腹取肝,20周时剩余大鼠全部剖腹取肝,观察肝脏外观,计算病死率和腹水生成率,肝组织进行HE染色,应用RT-PCR半定量检测肝组织CCR1、Cyclin D1 mRNA的表达。结果:在20周实验结束时,正常大鼠无死亡,而模型大鼠死亡率为42.5%(17/40),中药组死亡率为17.5%(7/40);16周~20周时模型组大鼠腹水发生率为87.5%(7/8),而中药组腹水发生率为44.4%(8/18),中药组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组织HE染色表明,至第20周成瘤率达到100%。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时段CCR1 mRNA均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除第8周外,其余各时段CCR1 mRNA均显著下调(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除第4周及8周的Cyclin D1表达下调外,其余均出现显著上调,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第4周、8周及12周的Cyclin D1表达上调,在16周时出现显著下调(P<0.01),第20周时两组差异不明显。结论:CCR1、Cyclin D1的表达上调与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肝癌形成密切相关,健脾解毒中药可以较好延缓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下调CCR1关系密切,但下调Cylin D1的作用不明显,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普外科研究生科研工作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普外科38名硕士研究生,在科研选题、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方面应用PBL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就查阅文献、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专业现状与动态了解情况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调查,评估应用PBL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 PBL教学模式使研究生查阅文献能力得到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得到充分调动,90%以上的研究生认为PBL教学模式对自身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本专业知识动态了解和个人临床科研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极大帮助,近90%的研究生对于PBL教学模式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结论 PBL教学模式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尤其对提高研究生的临床、科研综合素质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结肠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国家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而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5位,占肿瘤死亡人数的4.9%,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有逐渐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鼠肝硬变和肝癌发生中肝组织病理和甲胎蛋白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雄性Wistar大鼠,分别采用DENA、四氧化碳和橄榄油诱导建立肝癌和肝硬变模型,于诱导前和诱导后2周、4周、8周、14周、18周和21周分别获取肝、脾组织和外周静脉血,HE染色进行肝脾组织病理学检查,ELISA法测定外周血清AFP水平.结果 大鼠肝硬变诱发过程中18周后出现肝假小叶,淤血性脾肿大;大鼠肝癌诱发过程中14周病理性核分裂,核仁变大、数量增多,肝癌结节形成,脾脏充血性改变.大鼠肝硬变诱发过程中外周血AFP在4周开始升高,14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大鼠肝癌诱发过程中外周血AFP在2周开始升高,8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肝癌大鼠外周血AFP表达水平在8周时显著高于肝硬变大鼠(P<0.05).结论 不同诱导因素下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出现时间和损害程度不尽相同,DENA对肝脏损害程度较四氯化碳对肝脏损害重;肝细胞受到病毒、细茵、毒素、化学毒物等损害时,动态监测外周血AFP水平,对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和癌变具有双重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系,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华蟾素作用不同时间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华蟾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华蟾素对HCT116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P0.05);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结果显示,随华蟾素药物浓度的增加,HCT116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华蟾素能够明显抑制HCT116细胞MMP-9的蛋白表达并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P0.01),但对MMP-2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华蟾素能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MMP-9和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方对肠癌原位移植瘤小鼠肺转移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及健脾补肾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各组予相应的药物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治疗14 d,于末次给药结束后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肺转移情况,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的蛋白表达。结果:健脾补肾方各剂量组的肺转移面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健脾补肾方各剂量组MMP-2多呈弱或中阳性表达,而生理盐水组呈强阳性表达,MMP-2蛋白在健脾补肾方各剂量组的表达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方具有抑制小鼠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肺转移的作用,并可能与下调MMP-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概括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中医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理论认识、早中晚分期、辨证论治、针灸及穴位埋线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肿瘤治疗中化疗药物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复发及转移,但肿瘤多药耐药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化疗的疗效及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多药耐药是肿瘤细胞在接触某种化疗药物之后,对其产生耐药性,同时对其他结构类似的化疗药物也产生交叉抗药性的一种肿瘤治疗进程中出现的难题。越来越多的中药制剂已表现出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潜力,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越发得到关注。本文将综述一下中药抗肿瘤多药耐药的广泛机制,并以胃癌为例进行较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一些中药抗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