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免疫调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收集2004年10月-2008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符合入选标准的脓毒症患者242例.对照组114例,采用2004年脓毒症诊治指南规范的经典治疗方案,包括早期目标复苏、抗生素治疗、呼吸机支持及血液净化等.治疗组128例,在经典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0 kU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4 d后改为100 kU静脉泵入,每日2次、连用6 d;同时胸腺肽α1(迈普新)1.6 mg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4 d后改为每日1次、连用6 d.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APACHE I)评分.取外周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率及辅助性T细胞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CD4+IFN-γ+)与Th2型细胞因子(CD4+IL-4+)比值.终末观察指标为感染病程、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CD4+IFN-γ+/CD4+IL-4+比值均明显升高(P均<0.05);血清IL-6、IL-10含量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1%比47%,P<0.05),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6.08±2.46)d比(8.23±3.47)d,P<0.05];而两组间感染病程及ICU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比33%,P<0.05).结论 给予脓毒症患者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联用的免疫调理方案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MODS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这与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失衡状态有关;但对病程及ICU住院天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取半卧位气管插管对于危重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ICU内需行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半卧位气管插管组50例和平卧位气管插管组50例,分别采取半卧位或平卧位按常规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结果半卧位气管插管组和平卧位气管插管组平均插管准备时间分别为20.0±3.9 s和38.7±7.7 s(P<0.01);喉显露率分别为Ⅰ级9例、Ⅱ级37例、Ⅲ级4例和Ⅰ级15例、Ⅱ级30例、Ⅲ级5例(P>0.05);平均插管时间分别为39.5±10.2 s和41.6±10.6 s(P>0.05);插管成功率均为96.0%(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和12.0%(P>0.05)。结论对于危重患者,采用半卧位气管插管较采用平卧位能减少插管准备时间,并能获得相同的喉显露分级和成功率,尤其适用于紧急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