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2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以血浆置换和猪肝细胞型生物人工肝构成的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对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并了解其安全性。方法 5例重型肝炎患者分别诊断为急性重型(ALF)3例和亚急性重型(sALF)2例,在内科治疗基础上配合混合型生物人工肝(HBL)治疗。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氨、PTA及内毒素水平变化。结果 5例患者4例乏力、腹胀明显减轻,3例伴肝性脑病患者意识状态均有好转。与治疗前比较,患者TBIL明显降低(P<0.01),PTA及CHE显著升高(P<0.05),血清内毒素水平降低(P<0.01)。治疗中未发生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2例患者痊愈,1例1周后成功实施肝移植,其余2例分别存活8日和21日。结论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可有效改善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乏力、腹胀等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升高PTA,降低内毒素水平。患者耐受较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在判断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预后方面,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的动态变化是否优于基线MELD评分。方法前瞻性收集2009—2011年在我国4家医院住院治疗的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转归等,研究MELD评分动态变化与转归的关系。结果①纳入的82例90 d病死率为37.80%。死亡组患者基线MELD评分为(25.50±4.77)分,与存活组[(23.72±4.68)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1)。但是从入组第7天开始,死亡组MELD评分逐渐升高,存活组MELD评分逐渐下降,此后各时间点2组MELD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低危组(基线MELD评分≤23分者)从第14天开始,存活患者MELD评分显著低于死亡患者[(16.04±4.00)分vs(29.39±12.30)分,P<0.05],高危组(基线MELD评分>23分者)从第7天开始,存活患者MELD评分显著低于死亡患者[(22.38±4.91)分vs(28.92±6.76)分,P=0.001],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差距逐渐增加。结论判断HBV-ACLF的预后应在基线MELD评分基础上,注意其动态变化,这将有助于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3.
新发传染病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人类面临着新发传染病的严重威胁。因此,新发传染病对医务工作者和医学教学人员的认识和知识更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新发传染病学课程的教学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新发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简单介绍,对新发传染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新发传染病的教学模式改进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4.
[目的]了解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2年2月126例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病人家属采用自设问卷进行调查,涉及对血浆置换治疗的了解程度以及健康教育的方式、内容、人文关怀等10项内容。[结果]52.4%病人家属对单纯血浆置换治疗已有所了解,81.7%家属认为在血浆置换治疗前仍需要进一步了解;关于宣教时机,73.8%家属希望在治疗前1d进行有关治疗的宣教,62.0%家属希望宣教所用时间在15min~30min;69.0%家属希望宣教人员由医生进行,47.6%对宣教人员的年龄没有要求,63.4%希望医生或参与治疗的护士能给自己和病人同时进行宣教,62.7%希望能与医生进行一对一咨询,77.8%最需要获得的健康教育内容是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对策,73.0%希望在已经确定治疗时间的情况下,在治疗前1d医生或参与治疗的护士能去病房再次探望自己和病人。[结论]单纯血浆置换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家属需求和特点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病人治疗和护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5.
为了规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治疗和管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消化病学分会和消化内镜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相关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修定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出了推荐意见,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肝细胞系BRL-3A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TGF-β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将BRL-3A细胞分为6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TGF-β1(0、2、4、6、8、10μg/L),检测各组细胞24、36、48 h时的增殖活性;进一步将BRL-3A细胞分为TGF-β1...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研究细胞内信号分子糖原合成酶激酶-3 β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夹住肝脏动脉和门静脉以阻断肝脏向头侧肝叶血供90 min,随后建立不同灌注时间的小鼠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物实验组包括: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SB216763干预组(SB216763溶于二甲基亚砜,质量分数为0.025,腹腔注射,缺血前2 h给予).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 β磷酸化的表达;检测血清ALT及组织病理学观察肝脏组织的损伤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多组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方差齐者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者用Games-Howell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缺血再灌注的90 min缺血过程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 β被去磷酸化而活性显著激活.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3 β活性显著改善了肝脏的功能:ALT明显下降[干预组对模型组:(2046±513)U/L对比(5809±1689)U/L,P=0.0153],肝脏的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并显著抑制了肝脏的炎症反应:促进肝脏组织中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基因高表达,并同时抑制了促炎细胞因子IL-12、IL-1 β、肿瘤坏死因子α、IL-6的基因表达.结论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缺血提高了糖原合成酶激酶-3 α活性,促进了炎症反应的发生并导致了肝脏组织的损伤.因此,以糖原合成酶激酶-3 α为靶点进行干预,有可能为肝移植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the key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molecule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 in the mechanism of liver ischemia reperfusion (IR). Methods C57BL/6 mice were subjected to 90 min warm liver cephalad lobe ischemia, followed by various length of reperfusion. Experiment groups included sham control group, liver IRI model group and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 inhibitor-treated group (SB216763 in DMSO, 25 g/kg, i.p, 2 hour prior to the onset of liver ischemia). The expression of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 protein was analysed by Western blotting. The serum ALT levels were determined to reflect the function of liver. The affected liver lobes were harvested for histology analysis. The inflammatory gene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Quantitative PCR. Results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we found that ischemia itself activated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 by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its phosphorylation.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 inhibitor SB216763-pretreatment ameliorated the liver damages significantly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 (sALT: 2046 ±513 U/L vs 5809 ± 1689 U/L, P = 0.0153), and suppressed the gene expressions of IL-12, TNF α, IL-1 β and IL-6. Conclus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ischemia process modulated liver innate immune activation via a GSK-3-dependent mechanism which favored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inflammation response and lead to liver tissue damages. GSK-3β may be 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to ameliorate liver IRI in transplant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8.
复合花粉制剂改善CCl_4诱导肝硬化大鼠血浆氨基酸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合花粉制剂对CCl4诱导的肝硬化模型大鼠的血浆氨基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模型组(35只)和对照组(10只)。对照组与模型组动物给予同样的基础饮食;模型组按照每100 g体质量0.2 mL的剂量,腹腔注射40%CCl4葵花籽油溶液,每周2次,持续12周,待病理证实肝硬化形成,停止注射CCl4。12周时32只大鼠造模成功,对照组大鼠全部存活,营养素干预前处死模型组大鼠4只,对照组大鼠3只,检测基线血浆氨基酸浓度;余7只对照大鼠分别于营养素干预2周、4周后处死;余28只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组1(模型对照组)、组2(复合花粉营养素)、组3(高剂量Noveliver营养素)、组4(低剂量Noveliver营养素),分别于营养素干预2、4周后处死,检测各组干预后2、4周血浆氨基酸浓度。结果①基线血浆氨基酸浓度:模型组血浆支链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浓度均低于对照组,但2组支链/芳香族氨基酸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48±0.05和1.48±0.13)。②营养素干预2周后血浆支链氨基酸:组3高于组4和组2;芳香族氨基酸:组2和组3低于其余3组;支链/芳香族氨基酸比值:对照组、组1、2、3、4分别为1.54±0.11、1.59±0.43、1.82±0.11、1.98±0.55和1.58±0.04,组3和组2明显高于其余3组。③营养素干预4周后血浆支链氨基酸:3组营养干预组(组2、3、4)均高于模型对照组(组1),其中组3高于组4;芳香族氨基酸:组2和组4低于其余3组;支链/芳香族氨基酸比值:正常对照组、组1、2、3、4分别为1.44±0.14、1.16±0.35、1.40±0.24、1.51±0.08和1.40±0.15,3组营养干预组(组2、3、4)均高于模型对照组(组1),其中组3高于组4。结论 CCl4所致肝硬化大鼠血浆氨基酸整体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复合花粉制剂营养素干预有提高血浆支链氨基酸水平和支链/芳香族氨基酸比值的趋势,且高剂量Noveliver效果优于低剂量Noveliver,干预4周时效果优于2周时的结果。本实验提示复合花粉制剂有一定改善肝硬化大鼠血浆氨基酸失衡的作用。本研究为临床肝硬化患者氨基酸失衡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检测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中的胃动素(MTL)、瘦素(Leptin)、饥饿激素(ghrelin)的浓度,以探究急性肝衰竭时胃肠功能障碍的因素。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麻醉后下腔静脉采血,用酶联免疫(ELISA)法分别检测正常大鼠和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中的胃动素、瘦素、饥饿激素的浓度,并对两组的浓度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肝衰竭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的饥饿激素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31、-7.210,P〈0.05);急性肝衰竭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胃动素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64、-2.530,P〈0.05);急性肝衰竭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的瘦素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3.550、-6.031,P〈0.05)。结论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中的胃动素(MTL)、瘦素(Leptin)和饥饿激素(ghrelin)明显升高,这可能是肝衰竭时胃肠功能障碍时出现的恶心、呕吐、厌油、腹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探讨细胞内信号分子GSK3β在内质网应激(ERS)诱导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以小鼠肝癌细胞株Hepa 1细胞为研究对象,化学药物衣霉素(20 μg/ml)为ERS诱导剂,建立肝细胞凋亡模型.化学药物SB216763特异性抑制GSK3β活性,在衣霉素诱导细胞凋亡前1h给予干预处理.乙酰氧基甲酯(AM)/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对活细胞/凋亡细胞进行检测;再利用培养细胞上清乳酸脱氢酶(LDH)的检测评价细胞死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GSK3β蛋白、ERS相关凋亡蛋白GRP78、CHOP、caspase-12以及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研究表明,衣霉素诱导的ERS促进GSK3β活性升高;抑制GSK3β活性缓解了衣霉素诱导的ERS:GRP78、CHOP和caspase-12的表达被抑制;与此同时抑制GSK3β活性显著减轻了ERS诱导的Hepa 1细胞凋亡.与ERS诱导Hepa 1凋亡模型组相比,SB216763干预组PI染色的凋亡细胞显著减少,培养细胞上清中的LDH显著下降;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SK3β活性抑制减少了cleaved caspase-3活性蛋白的表达.结论 GSK3β是ERS诱导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种重要信号分子,抑制GSK3β活性通过减轻ERS而改善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