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7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27篇 |
内科学 | 76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77篇 |
综合类 | 194篇 |
预防医学 | 182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79篇 |
中国医学 | 94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6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摘要】 目的 分析酒渣鼻患者鼻部蠕形螨寄生与鼻部皮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方法 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于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收集酒渣鼻患者与面部健康对照者各14例,酒渣鼻患者中早期8例,中期6例。采集受试者鼻翼和鼻唇沟皮肤微生物样品,提取DNA,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蠕形螨及微生物reads数的构成比反映菌种相对丰度。计算Shannon指数评估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基于菌种相对丰度的主成分(PCA)以评估β多样性。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蠕形螨与微生物含量间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酒渣鼻组鼻部皮肤蠕形螨相对含量(1.647% ± 0.389%)高于健康组(0.448% ± 0.089%,t = 2.92,P = 0.007)。蠕形螨的相对含量与细菌相对含量呈负相关(r = -0.95,P < 0.001),与真菌相对含量呈正相关(r = 0.76,P < 0.001)。酒渣鼻组鼻细菌、真菌群落Shannon指数(0.91 ± 0.17、1.261 ± 0.045)显著高于健康组(0.47 ± 0.12、0.549 ± 0.071,t = 2.17 、8.48,P < 0.05);两组的主成分分析结果示,仅细菌群落显著不同(t = 2.32,P = 0.029),而真菌群落无差异(t = 0.82,P = 0.461)。此外,中期酒渣鼻患者蠕形螨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早期(t = 6.56,P < 0.001);早、中期患者中细菌和真菌的Shann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主成分分析结果示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蠕形螨在鼻部皮肤的寄生可能影响鼻部皮肤微生态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882.
883.
晚期食管贲门癌锥管扩张综合治疗70例报告吴裕华,张焕标,赵先贞1993年11月至1994年11月我院对70例不宜手术的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用Savery扩张器、Nd:YAG激光及血叶啉光敏进行综合扩张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70例中,... 相似文献
884.
885.
46.7%枸橼酸钠溶液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封管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46.7%枸橼酸钠溶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封管的效果。 方法 选择尿毒症维持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41例,随机分为枸橼酸试验组21例,肝素对照组20例。每次透析结束后试验组以46.7%枸橼酸钠溶液封管,对照组以肝素钠溶液封管,均连续使用6个月。记录用药前6个月及用药6个月导管功能及导管相关感染情况。在用药前和用药2、4及6个月末,抽取动、静脉端封管液进行细菌培养。测定患者用药前、用药后2周及6个月后透前血电解质。结果 试验组用药后导管功能不良率和导管感染率(1.6%、0.05次/人)均显著低于用药前(8.3%、0.035次/人)及对照组(7.5%、0.25次/人)(P均 < 0.05)。用药前后两组血电解质均无显著变化。试验组用药后2个月血细菌培养阳性率即开始下降,4个月后全部阴性。试验组28例次(1.93%)用药后出现口唇麻木症状,8例次给予钙剂静脉推注后缓解,余自行缓解。结论 46.7%枸橼酸钠溶液用于血透长期留置导管封管能提高导管通畅率和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其不良反应少,操作方便,适合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887.
888.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原因,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1999年至2008年39例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原因,并分析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23例患者的预后。结果共有39例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平均时间(14.4±16.3)月。转血液透析的原因为:透析不充分(30.8%)、技术失败(28.2%)、腹膜透析相关感染(25.6%)、失超滤(10.3%)。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23例患者中有12例死亡,1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脑血管事件和感染,糖尿病患者平均存活时间明显低于慢性肾炎患者。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是透析不充分、技术失败和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原发病类型可能影响转血液透析后患者存活时间,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较慢性肾炎患者差。 相似文献
889.
狂犬病疫苗皮内接种一次作为基础免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狂犬病疫苗皮内接种一次作为基础免疫的效果观察杨裕华,张进贵,黄捷通,刘传新,陶小润,陈伟迄今为止,用现行的组织培养疫苗对暴露于狂犬病毒者进行免疫预防均报告在疫苗接种后仍有发病的情况[1,2]。我国自八十年代开始用地鼠肾组织细胞狂犬病疫苗(PHKCV)... 相似文献
890.
长期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目的 :探讨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双腔导管的效果和退出原因 ,延长其使用期限。 方法 :随访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 ,记录导管使用终点。 结果 :①实施深静脉留置长期带涤纶环导管术 1 39例次 ,其中 1 0例次为再次置管 ;经颈内静脉入路 1 0 4例次 (成功率 98% ) ,经颈外静脉切开插管 1 3例次 (成功率 81 % ) ,经锁骨下静脉 2 2例次 (成功率 95 % )。置管成功率 1 0 0 %。②导管使用期限 :平均 (1 4 5± 1 0 4 )个月 ,使用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 :>72个月 1例 ,>36个月 7例 ,≥ 2 4个月 1 8例 ,≥ 1 2个月 37例次 ,≥ 6个月 4 2例次 ,<6个月 30例次 (大部分在继续使用 ) ,其余失访。观察导管使用终点 6 5例次 ,约占 4 6 % ,导管退出时平均使用时间 3~ 4 6 (1 0 2± 8 3)个月。退出原因 :患者死亡 4 0例 ,其余为感染拔管、导管拔脱、血流不畅和肾移植。在导管使用终点 ,90 % (5 8/ 6 5 )的导管功能良好。③导管透析充分性 :1 1 4例患者透析后尿素下降率平均 70 % ,平均Kt/V达 1 5 5。与内瘘透析患者Kt/V =1 5 0±0 33(n =30 )比较无显著差别。④导管动静脉端反接对透析效果影响 ,比较 35例导管动静脉端正接和反接 ,血流量2 0 0~ 2 5 0ml/min ,单次透析正接Kt/V =1 5 5± 0 4 3,反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