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3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患者胃癌组织、正常胃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情况及蛋白的表达。结果: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33.3%和0(P〈0.05);hMLH1蛋白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8%和95.2%(P〈0.05);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hMLH1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异常甲基化是引起蛋白表达缺失的主要原因,hMLH1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2.
宫内缺氧缺血是造成胎儿及新生儿脑白质损害的常见原因,近年来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Culhane等[1]发现,成年大鼠小脑、海马、丘脑下部、大脑皮质及纹状体中皆有IL-18表达,主要表达于小胶质细胞.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星型胶质细胞、神经元亦可检测到IL-18受体的表达[2].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对比经皮腔内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与经皮腔内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纳入39例接受腔内治疗的TRAS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经皮腔内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组(球囊组,n=21)及植入肾动脉支架组(支架组,n=18);比较组间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移植肾动脉峰值血流速度(PSV)及段间动脉阻力指数(RI)变化,以及并发症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6个月一期通畅率。结果 2组治疗成功率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6个月,2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6个月,2组血肌酐、PSV均较术前降低,RI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治疗后6个月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降低(P均<0.05)。治疗后6个月支架组一期通畅率高于球囊组(94.44%vs. 66.67%,P<0.05)。结论 经皮腔内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与经皮腔内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TRAS均安全、有效;相比前者,采用后者治疗后肾动脉再狭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94.
金雀异黄素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粘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计数和MTT方法检测Gen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Gen对SGC7901细胞迁移的影响;在单层脐静脉内皮细胞上加入SGC7901细胞,检测Gen对SGC7901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实验观察Gen对SGC7901细胞中E-cadherin、β-catenin和肌动蛋白(actin)的分布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Gen对SGC7901细胞中FAK、p-FAK、E-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Gen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粘附,影响SGC7901细胞中E-cadherin、β-catenin和actin的分布,下调p-FAK和E-cadherin的表达。结论Gen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中E-cadherin、β-catenin和actin的重排、下调p-FAK和E-cadherin的表达等实现的。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孕妇感染无乳链球菌的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针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门诊和住院孕妇共5070例泌尿生殖道拭子标本,按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接种于相关培养基上,对其进行培养鉴定,并用仪器法和手工K-B法对分离的无乳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070例孕妇泌尿生殖道标本中分离出无乳链球菌共226株,检出率为4.46%(226/5070)。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在226株无乳链球菌中,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0%,敏感率为100%,对头孢曲松和青霉素无耐药株,但有中介株,中介率分别为0.88%(2/226)和1.33%(3/226)。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3.89%(167/226)、45.58%(103/226)、61.06%(138/226)。结论:我院孕妇中存在无乳链球菌感染,感染率低于某些国内其他地区的报告9.37%[8],远低于美国CDC统计20%~30%的感染率。该菌对青霉素较为敏感,且无耐药,临床用药时应该首选。  相似文献   
96.
武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447-344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实施诊刮后的第1天给予米非司酮片口服,服用剂量为12.5mg,连续服用6个月。在治疗过程中测定患者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的相关激素水平,主要测定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和孕酮(P)水平;测定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本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SH、LH、E2和P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6个月后FSH、LH、E2和P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患者乳腺癌组织、18例癌旁乳腺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及蛋白的表达.结果:Runx3基因启动子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52.1%和3.7% (P<0.05); Runx3蛋白在乳腺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3.3%和92.6% (P<0.05);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分别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是引起蛋白表达缺失的主要原因,Runx3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8.
武辉 《家庭医药》2007,(2):68-68
我小时候常感冒,“发烧、头痛、恶寒”成了我的“老朋友”。那还是在解放前,缺医少药的年代。当时不要说感冒,很多人就算得了重病也无处就医。因此小小感冒也只能是能拖就拖,不可能因为这点小病去医院。对儿女的病最牵挂的还是母亲。我妈妈不知从何处找到一个食疗方,治疗感冒竟  相似文献   
99.
全健  丁文涛  武辉 《陕西中医》2019,(5):671-67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注射和中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2.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VLBW)婴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治疗的VLBW婴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胎龄、出生体重等基本资料,对并发症情况及入院前2周营养情况进行记录,并根据出生体重分组,计算EUGR发生率,并比较有、无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患儿中EUGR及严重EUGR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345例VLBW婴儿,其中IUGR80例。发生EUGR共285例,发生率为82.6%。IUGR患儿出院时均为EUGR,非IUGR患儿EUGR发生率为77.4%。非IUGR患儿出生体重越低,EUGR及严重EUGR发生率越高。EUGR组出生体重、平均每日体重增长及全经口喂养最大热量小于非EUGR组,胎龄大于非EUGR组。EUGR组前2周末氨基酸、脂肪乳及能量摄入量均低于非EUGR组,两组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严重EUGR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败血症明显高于非EU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为EUG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出生时存在IUGR的患儿EUGR发生率较高。影响EUGR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以及生后前2周的氨基酸、脂肪乳及能量的摄入等。存在RDS、BPD、败血症的VLBW婴儿更易发生严重EUG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