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ICS)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水平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ICS患者140例纳入ICS组,健康体检者10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血浆Hcy、hs-CRP、Lp-PLA2水平,统计三者阳性率,分析血浆Hcy、hs-CRP、Lp-PLA2水平及联合检测对ICS诊断的意义。结果 ICS组血浆Hcy、hs-CRP、Lp-PLA2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浆Hcy、hs-CRP、Lp-PLA2水平诊断IC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9,灵敏度为0.850,特异度为0.807,均高于3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ICS患者血浆Hcy、hs-CRP、Lp-PLA2水平均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ICS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骨髓侵犯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及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 对皮下结节、淋巴结活检标本行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链霉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免疫组化进行表型分析;应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以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4例ALCL中3例为系统型ALCL (sALCL),高热伴全身淋巴结肿大;1例为原发皮肤型ALCL(cALCL),局限单发皮下结节,真皮内有密集的瘤细胞浸润.皮下、结内或骨髓涂片内瘤细胞胞体大,核形不规则,核仁明显.免疫组化4例均显示CD30(++)、CD45RO(+),3例上皮细胞膜抗原(EMA)(+),2例间变淋巴瘤激酶(ALK)(+)患者均为sALCL且伴有染色体2p23异常,而cALCL患者ALK(-).结论 ALCL CD30(++),但cALCL与sALCL的异质性较大.临床病理、免疫组化、染色体核型的联合检测有助于ALCL的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提高对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EMS)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EMS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EMS患者临床表现类似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有淋巴结、脾肿大的表现;外周血WBC计数明显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骨髓中髓系细胞增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8号染色体短臂受累;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为特征;单存化疗愈后差。结论 EMS为罕见的血液系统肿瘤,有其独特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淋巴结病理学检查及分子生物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