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2000年10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患者358例,均为硬膜内肿瘤,其中髓外硬膜下肿瘤234例,髓内肿瘤124例。术前均行肿瘤累及相应节段的肌电图(EMG)及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术中监测神经电生理变化,用SEP监测脊髓功能,EMG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均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下操作完成手术。结果:358例患者术中自发性EMG监测无异常;124例髓内肿瘤患者术中应用激发性EMG确立"安全地带",判定病变切除范围,避免了"危险操作"。术中监测SEP异常36例,其中29例SEP波幅降低20%~30%时,监测人员提醒术者寻找原因,减少刺激、牵拉及压迫后10~20min,SEP波形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7例髓内病变患者SEP波幅降低超过50%,暂停手术操作后30min左右,SEP有所恢复,继续完成手术。358例患者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镜下操作切除病变,肿瘤全切292例,其中硬膜内髓外肿瘤234例(100%)显微镜下全切,术中无SEP异常。髓内肿瘤124例,显微镜下全切58例(46.8%),次全或大部分切除66例(53.2%);7例术中SEP波幅降低超过50%的患者术后神经症状加重,其中6例用甲基强的松龙及神经营养药等治疗7~10d神经症状恢复至术前水平,1例改善不明显。结论: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指导椎管内肿瘤的切除,可提高肿瘤切除率,避免副损伤,提高肿瘤切除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无水乙醇内囊靶向注射建立大鼠痉挛性脑损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60只,鼠龄2~3月龄,体质量290 g~320 (304.2±11.6)g。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无水乙醇组(ETH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空白对照组(CK组),每组20只。参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使用脑立体定位仪确定大鼠右侧内囊位置后,ETH组注射80 μL无水乙醇,NS组注射80 μl生理盐水,CK组不注射任何试剂。术后观察各组大鼠左侧上下肢痉挛状态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术后第3、7、14、21天采用神经系统安全性评分(NSS)标准评估大鼠脑损伤程度,Faden评分标准评估大鼠运动损伤状态,改良Ashworth评分标准评价肌肉痉挛状态。术后第21天取各组大鼠脑组织制备切片,HE染色观察内囊损伤情况;取左侧上肢指总屈肌、左侧下肢腓肠肌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Ⅰ型肌纤维百分比。结果 术后3天内,ETH组大鼠死亡5只,NS组死亡2只,CK组死亡1只。ETH组大鼠术后第1天即出现左侧上、下肢痉挛状态,症状持续直至术后第21天处死前;NS组、CK组大鼠均无左侧上、下肢痉挛症状。NS组、CK组大鼠术后第3、7、14、21天NSS、改良Ashworth评分均为0分,Faden评分均为22分;ETH组第3、7、14、21天NSS评分分别为(15.5±1.9)、(15.8±1.8)、(15.4±1.7)、(15.1±1.8)分,Faden评分分别为(3.5±1.8)、(3.2±1.7)、(3.7±1.9)、(3.9±1.8)分,改良Ashworth评分分别为(3.5±0.5)、(3.5±0.5)、(2.9±0.7)、(2.9±0.6)分。术后第21天脑组织形态学检测提示:ETH组右侧内囊部位空洞样坏死,神经细胞显著减少,神经细胞结构松散,排列紊乱,细胞核固缩、消失,未累及其他脑区;NS组、CK组脑部神经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有序,细胞核无扭曲、变形,核仁清楚。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ETH组、NS组、CK组左侧上肢指总屈肌和左侧下肢腓肠肌Ⅰ型肌纤维百分比分别为10.2%±6.3%、6.5%±2.9%、6.7%±2.9%和13.8%±5.1%、7.7%±3.3%、7.6%±4.8%,ETH组大鼠上肢指总屈肌、下肢腓肠肌Ⅰ型肌纤维百分比均大于NS组、C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无水乙醇内囊靶向注射可以建立一种症状典型、稳定的成年SD大鼠痉挛性脑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3.
任慧玲  任士卿  步玮 《临床荟萃》2006,21(9):666-666
患者,男,59岁,主因双上肢近端无力渐进性加重2年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部疼痛,以"肩周炎"治疗后疼痛好转,但出现双上肢近端无力,以右侧为重,渐进性加重,由最初乏力感加重至上臂不能平举外展,间断有肩部"肉跳感",自觉肩部肌肉萎缩.查颈椎MRI示C5~C7椎间盘轻度膨出,但硬膜囊无明显受压,神经根未见受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基底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相应时间窗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变化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临床收集80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导管法测定患者伤后24 h、3 d、7 d、14 d的ICP值,并且应用经颅多普勒技术(transcranial doppler,TCD)对其相应时间窗的基底静脉血流速度(velocity of basal vein rate,VBVR)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经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显示,VBVR与相应时间窗ICP呈强负相关,即在同一时间窗ICP越高,VBVR越慢.结论 应用TCD对患者VBVR进行监测,可以即时反映患者颅内压的变化,为临床工作中治疗颅内高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捷的制作颅骨凹陷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力学分析获得颅骨发生凹陷骨折的临界生物力学基础及颅骨受到外力后的应力变化. 一、材料与方法 1.选取男性健康志愿者,用螺旋CT对志愿者进行连续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完整头部,选择骨窗获得完整的颅骨CT断层图像.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34岁,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苍白,同时伴有肩部发凉,上肢憋胀,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伴有持物无力,拇指不能背伸。自觉左上肢上举时,桡动脉不能触及搏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温阳益气活血汤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微血管内皮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20.09-2022.10来我院就诊的保留性射血分数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进行筛查,选取符合标准的118例HFpEF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各(n=59)进行观察。入院后两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温阳益气活血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等心肌重塑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血管生长因子(VEGF)、血栓素(TVB2)、内皮素(ET-1)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分析两组疗效差异,判断温阳益气活血汤治疗HFpEF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高于西药组83.05%;治疗前,两组患者6MWT、LVEF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LVEF均得到改善,且联合组患者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LVEDD、LVESD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均得到改善,且联合组患者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OD、NO、MDA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OD、NO以及MDA均得到改善,且联合组SOD高于西药组,NO、MDA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TVB2和ET-1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TVB2以及ET-1均得到改善,且联合组VEGF高于西药组,TVB2、ET-1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温阳益气活血汤治疗HFpEF,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氧化应激与心肌功能,抑制心肌重塑,安全性极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安敬芝  徐静  杨劼  宋岩  步玮 《河北中医》2023,(6):957-960+964
目的 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汤对老年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阳气亏虚血瘀兼痰饮证患者炎症反应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122例老年HFNEF阳气亏虚血瘀兼痰饮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61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温阳益气活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60天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脏舒张功能[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峰值速度(E峰)、二尖瓣口舒张末期充盈峰值速度(A峰)、E/A值]、运动耐力[最大运动功率(Wmax)、最大运动时间(Tmax)、无氧阈氧耗量(VO2AT)、峰值氧耗量(Peak VO2)]、炎症相关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5%(56/61),高于对照组的78.69%(48/61)(P<0.05)。治疗后,2组LAVI、IVRT、A峰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