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6篇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背景:GATA-1、GATA-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干细胞因子基因在骨髓造血及成脂调控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GATA-1、GATA-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干细胞因子基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正常人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收集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6位正常人骨髓液各10mL,Ficoll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达70%~80%融合后扩增传代。取传至第3代的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提取总RNA,比较各组基因与内参基因之间的差别。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ATA-1、GATA-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干细胞因子基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正常人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量。结果与结论:与正常人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间充质干细胞的GATA-2和干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降低(P=0.012,0.03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表达量升高(P=0.035);两组GATA-1基因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GATA-2、干细胞因子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影响AA患者骨髓微环境的造血调控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解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易成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2.
为探讨脐血采集,分离过程中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概念及不同检测方法的有效性,采用BACTEC9050细菌培养系统和改良马丁/硫乙醇酸盐(22℃)及硫乙醇酸盐(35℃)培养法对60份脐血同时进行采集后及分离后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对206份脐血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HBC,Anti-HBC,Anti-HCV,Anti-HCMV-IgM,HTLV-1,HTLV-2,HIV-1及HIV-2;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HBVDNA和HCVRNA;用红细胞凝集法检测TPHA,研究结果显示;采用BACTEC9050细菌培养系统,采集后脐血中细菌污染率为3.33%,真菌污染率为0%;细胞分离后细菌和真菌污染率分别增高到6.67%和1.67%;在该系统中,厌氧菌的阳性检出率远高于改马丁/硫乙醇酸盐(22℃和35℃)。脐血血清病原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ELISA方法,HBsAg阳性率2.4%,Anti-HBC单项阳性率29.4%,Anti-HCMV-IgM阳性率1.89%;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HBVDNA阳性率5.8%,HBsAg阴性而HBCAb单项阳性标本中HBVDNA阳性率6.7%,HCVRNA阳性率2.4。结论:采集及分离后脐血细胞中病原微生物阳性率甚高;目前沿用的改良马丁/硫乙醇酸盐(22℃和35℃)培养系统,会导致脐血中厌氧菌漏检,有必要更新该培养方法,如采用先进的BACTEC9050培养体系,分子生物学方法可弥补ELISA等常规脐血传染病检测方法的缺陷,从而提高脐血造血细胞移植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功能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型糖尿病(DM)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阳性的LADA患者16例和GAD-Ab阴性的2型DM患者24例,分别于第0、6、12、30、36、42和48个月进行随访,测定空腹C肽(FCP)和100g馒头餐后2hC肽(2hCP)及糖代谢指标。采用放免  相似文献   
84.
硫酸镁佐治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按随机原则将72例新生儿重症肺炎病例分为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7例,两组胎龄、体重、发病日龄、入院时体温、病程相似。结果硫酸镁在改善症状、消除肺部体征及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硫酸镁治疗新生儿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愈率也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5.
我科从2001年7月至2002年4月采用床旁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23例,取得满意效果,为配合此项技术开展,在护理方面做了一些探讨,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2~76岁,平均53岁。均有头晕头痛症状,伴视乳头水肿15例,精神症状8例。其中偏瘫11例,昏迷3例。全部经头颅CT扫描确诊。血肿多数位于额颞顶部,血肿量70~160ml。  相似文献   
86.
<正> 1985年至1995年5月我们收治小儿蚕豆病33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本组男25例,女8例;年龄7个月~10岁,其中≤2岁10人,~5岁19人,>5岁4人;发病季节5月份29人,6~8月份4人;询及阳性家族史3人。  相似文献   
87.
癫痫是神经科一种常见病,我院于2004年1月~2004年12月对9例药物无法控制的癫痫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消除癫痫发作或减轻癫痫发作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预后较好。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影响胎盘早剥的因素,及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1995年9月至2006年9月胎盘早剥62例临床资料。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6%,产前确诊率64.5%,误诊率35.5%。尤其是轻型胎盘早剥产前误诊率81.8%,轻型胎盘早剥阳性检出率18.2%,而重型胎盘早剥B超阳性检出率65%,但误诊率仍达35%。重型胎盘早剥新生儿重度窒息70%、围产儿死亡率89.2%、剖宫产率91.7%、发生产后出血36.1%、子宫胎盘卒中22.2%、并发DIC 13.9%,子宫次全切除13.9%。结论胎盘早剥发病诱因多以妊高症,产前出血脐带原因等为主。  相似文献   
89.
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认为,POP的发生与盆底支持组织结构功能完整性的破坏密切相关,以机械性损伤如阴道分娩等引起的盆底肌肉、韧带及筋膜的破坏为主.细胞外基质是盆底支持组织中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包括胶原蛋白、蛋白聚糖、弹性蛋白和糖蛋白,任何成分的含量和(或)结构发生改变都有可能引起组织弹性降低,抗张能力下降,对盆底支撵作用减弱.类赖氨酰氧化酶1(LOZL1)作为结缔组织疾病的重要相关蛋白,能够影响局部组织中胶原蛋白与弹性纤维的生成、结构及其功能.LOXL1在POP患者盆腔组织中表达异常,故推测LOXL1在POP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COC1/DDP及其药物敏感细胞株COC1在基因组DNA水平上可能存在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肿瘤耐药性产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COC1和COC1/DDP两组癌细胞间基因组的不平衡,即DNA丢失或扩增.结果:COC1细胞系具有广泛的染色体改变,染色体出现扩增的有1p21-31、2q14-24、3q25-29、8q22-24、12p11-12、19p12q12、20q12-13,出现缺失的染色体有4、13q22-31、18q12-21.COC1/DDP细胞系也有较广泛的染色体改变,出现扩增的有6q21-24、17q21-25、18q21-23,出现缺失的有10q11-22、16q12-22、17p11-12.结论:卵巢癌耐药及亲本细胞中存在着广泛的染色体变异,其中6q、17q、18q、10q、16q、17p中的一些已知或未知基因可能参与COC1/DDP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