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343篇
预防医学   165篇
眼科学   90篇
药学   131篇
  2篇
中国医学   135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本文报告了13例咽淋巴环外头颈结外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其中单纯结外性4例,结外合并结性3例,单纯结外混合型2例,结外混合型合并结性4例。文内讨论了头颈淋巴瘤分类,咽淋巴环外结外淋巴瘤病变CT和MRI表现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2.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 ,以提高诊治水平 ,改善预后。  方法 分析 80例 60岁以上老年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受伤部位以颞枕最多 ( 80 % ) ,血肿部位以对冲部位为主 ( 68 8% ) ,受伤原因以跌伤最多。意识变化多呈进行性恶化趋势。  结果 按GOS评定预后 ,良好中残 3 0 % ,重残植物状态 2 2 5% ,死亡4 7 5% ,并对CT应用前后进行了比较 ,CT应用使病人的预后明显提高。  结论 术前的意识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 ,早期诊治及预防并发症是提高疗效 ,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3.
目的 评价低场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MRA检查28例头痛患者,采用分块三维技术及最大强度投影(MIP)多视角重建,形成三维血管解剖图。诊断时利用MIP-MRA像,同时参考原始图像,对照开颅和介入手术以及DSA结果,统计MRA诊断符合率。结果 28例患者中,通过MRA发现25例有27个动脉瘤,动脉瘤径在3-12mm。MRA所示动脉瘤位置,大小与手术及DSA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为90%(27/30)。结论 低场MRA对Willis环周围瘤径3.0mm以上的脑动脉瘤显示良好。采用分块三维技术来提高图像质量,MIP-MRA与原始图像结合有利于提高诊断率,低场磁共振的开放笥和易监护性可作为该病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4.
窦汇区分流形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窦汇区分流形式的临床研究丁文学王明路杨树源贺能树张长林姚鑫李崇谦长期以来,一侧横窦或乙状窦及颈内静脉能否安全地结扎或切除一直存在争论(1)。随着DSA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MRA的发展,涉及颅内静脉系统的各类手术日益增多,结扎一侧静脉窦有时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65.
PET/CT诊断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的价值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目的探讨PET/CT对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的检测效能。方法恶性肿瘤患者65例皆行PET/CT检查,原发灶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转移灶的诊断综合组织病理学结果及多种影像学检查而定。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融合图像、唧图像和CT图像帧对帧对比分析。结果初诊恶性肿瘤患者59例,有恶性病灶264个。264个病灶中,唧与平扫CT阅片均有肯定诊断结论者128个,占48.4%;而唧有肯定诊断结论,但CT难以有肯定诊断结论者111个,占42.0%;唧显像为阴性或难以确定,而CT有肯定诊断结论者11例共25个病灶.占9.6%。PET/CT的总检出率高于PET和CT。6例治疗后患者,CT难以确定肿瘤残余和坏死区域,而PET/CT能清楚区分。结论PET/CT可提高对恶性肿瘤诊断及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6.
PET/CT显像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PET CT显像用于肺癌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 肺癌患者4 6例,其中初诊者35例,治疗后者11例。所有患者皆行1 8F 脱氧葡萄糖(FDG)PET CT显像。图像经图像融合后,进行PET CT融合图像、PET图像和CT图像帧对帧对比分析。结果 ①35例肺癌初诊者,肺癌病灶PET CT检出灵敏度10 0 % ,除1例肺泡癌呈双肺弥漫性浓聚外,其他皆表现为结节状或团块状病灶,病灶直径介于0 8~9 4cm ,标准摄取值为4 6±1 94。PET所见高代谢病灶与CT所见占位性病变位置及形态基本匹配。PET CT在病灶定性、边界确定、显示病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及在区分肺癌与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胸腔积液方面优于单纯PET和CT。11例肺癌治疗后患者中,9例双肺未见恶性肿瘤存在,另2例PET CT发现双肺转移。②在转移灶的检出方面,PET CT优于单纯PET和CT ,灵敏度分别为95 2 %、90 4 %、73 8%。PET和CT对病灶的检出有互补性,PET在小淋巴结转移灶、胸膜转移、骨转移和肾上腺转移检出及定性方面优于CT ,而CT对肺内小转移灶检出优于PET。结论 PET CT显像在肺癌诊断和分期方面优于单纯CT和PET。  相似文献   
167.
168.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风华  李彬  李宁东  王光璐  熊颖 《眼科》2002,11(4):218-220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各期的图像特征及演变过程。方法:对199只眼(170例,其中29例双眼患者)IMH的OCT图像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进行随访观察。结果:Ⅰ期裂孔16只眼(8%),表现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不同程度的囊样变性(75%)或浅脱离(15%);Ⅱ期裂孔20只眼(10%),OCT示黄斑中心凹旁中心破裂(85%)和中心破裂(15%);Ⅲ期裂孔121只眼(61%),表现为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全层缺失;Ⅳ期裂孔、板层裂孔及双眼黄斑裂孔分别为23只眼(12%)、19只眼(10%)、29只眼(17%)。结论:OCT图像对观察IMH各期特征及演进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9.
采用气管注入染尘技术,探讨了岩棉粉尘对大鼠肺的致纤维化作用,另设石英和生理盐水与之比较,结果表明:岩棉尘50mg组对大鼠肺有轻度的致纤维化作用,岩棉尘100mg组的病理变化略重于岩棉尘50mg组。这一研究结果,为制订岩棉粉尘卫生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0.
恶性肿瘤的扩散与转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恶性肿瘤的扩散与转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00021)刘复生,王奇璐,果红1肿瘤的扩散与转移的概念肿瘤的扩散与转移,是相互有关的不同概念,通常所说的扩散,本质包括肿瘤的浸润与转移,而浸润也可称为侵袭,它是肿瘤局部的直接扩散方式之一。有的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