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6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1年1月采用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12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20~55岁,平均35.5岁。通过比较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X线、CT片及神经学检查,观察骨折复位、植骨融合、神经功能恢复、矫正丢失、腰椎活动度及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等情况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50~200min,平均160 min。出血量200~700 ml,平均450ml。术后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5个月。所有患者伤椎均获得满意复位,术后随访3~6月时椎间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随访中重建的椎体高度无丢失,神经功能获得1~2级恢复,平均提高1.5级。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或者钛笼下沉等并发症,患者未出现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度好,邻近节段椎间盘未见明显退变征象。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减压、钛笼椎体间支撑植骨内固定术能有效的恢复脊柱生理曲度,能达到椎管充分减压和前中柱的支撑重建,同时保留伤椎相对正常的中下份椎体及下位未受损伤的椎间盘,降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62.
背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后可能导致术后腰椎失稳,而且椎板缺损区易形成大量的瘢痕组织,与硬膜及神经根粘连,牵扯、压迫、卡压神经而引起严重的疼痛。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在防止椎管内瘢痕粘连及重建椎管后部结构中的长期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重建椎板切除术后椎板缺损12例进行随访。男8例,女4例;年龄41~73岁,平均56岁。重建节段:L21例,L33例,L44例,L4-L52例,L52例。10例使用1个人工椎板,2例使用2个人工椎板。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JOA评分从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情况及膀胱功能等方面对疗效进行评价,并通过影像学检测椎管矢状径变化。结果:12例患者获7~9年随访。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12.36±3.20)、(25.09±2.07)、(27.73±0.65)分;腰椎管狭窄节段术前椎管矢状径为(13.7±0.9)mm,末次随访时为(33.9±1.8)mm。术前、术后JOA评分和椎管矢状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内固定在位,无松动及断裂情况;CT检查示椎管明显扩大,形态良好,未见塌陷;CT三维重建示人工椎板与骨接触面愈合良好,椎管后壁结构完整、稳定;MRJ示椎管内无明显瘢痕形成,神经根、硬膜囊膨胀良好。按JOA评分标准:优10例,良2例。结论: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能有效防止椎管内瘢痕形成,恢复椎管结构。  相似文献   
63.
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植入复合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后路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结合椎体内植入颗粒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复合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结合椎体内植入颗粒型n-HA/PA66复合骨治疗.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比较椎体高度的恢复程度,同时观察伤椎愈合情况.结果:36例平均随访29.3个月,椎体高度及生理曲度恢复满意,椎体骨折融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一周,末次随访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及正常值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及末次随访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伤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结合椎体内植入复合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减少伤椎"蛋壳"效应,预防术后椎体塌陷.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比较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治疗腰椎(脊柱)创伤后不完全性马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4-04~2009-05对61例腰椎创伤后不完全性马尾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随机配伍原则分为急诊手术组(研究组,n=30)和择期手术组(对照组,n=31).研究组在伤后12 h内手术.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尿失禁调查问卷简表(ICIQ-SF)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期内(10~25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43.3%和16.1%(χ2=5.424,P=0.020),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76.7%和58.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94,P=0.122).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末次随访时ODI评分分别为16.5分和31.0分(Z=-2.165,P=0.030),ICIQ-SF评分分别为3分和9分(Z=-2.776,P=0.005),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结论 腰椎创伤后不完全性马尾综合征患者在伤后12 h内急诊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可以早期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5.
目的:建立并评价不同力致伤的小鼠Allen’s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损伤机制提供实验动物参考。方法:将171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和实验组(153只),实验组按打击重量及高度分为A组(1g×2.5cm.18只),B组(2g×2.5cm,45只),C组(3g×2.5cm,45只),D组(3g×5cm,45只)。假手术组只暴露脊髓,实验组显露脊髓后采用改良Allen法致伤。伤后行运动功能BMS评分、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电生理测定及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除A组外.实验组打击后运动功能损伤均明显.但后期都有不同程度恢复.B组2周后BMS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D组恢复最差,死亡率最高;C组死亡率低,恢复不完全。B、C、D组在损伤后3d内出现MEP—N1峰潜期延长,之后逐渐降低;B组1周后MEP已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C、D组8周时MEP仍显著延长。病理切片也表现出相应改变。结论:小鼠SCI打击模型为一合理SCI模型.为SCI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Chance骨折发生机制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可  赵军  权正学  欧云生  郭亮 《重庆医学》2008,37(19):2151-2152
目的 探讨胸腰椎Chance骨折的发生机制及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的疗效分析.方法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Chance骨折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8~63岁;致伤节段:T12 9例,L112例,L25例,L32例.结果 失访5倒,余23例均获6个月至7.5年的随访,随访病例脊柱后柱分离状态均得到明显恢复,无固定失败及感染等并发症,除Frankel功能分级A级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无变化外,其余21例神经损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Chance骨折经椎弓内固定手术治疗,可及时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价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联合Gallie法内固定重建寰枢椎不稳的三维稳定性.方法:25具成人标本(C0-3),随机分成5组:完整状态(Intact组)、齿状突Ⅱ型骨折(OTF组)、Magerl螺钉内固定术(PTS组)、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ASM组)、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联合Gallie法内固定术(ASMG组),每组5个标本.测定5种状态下的寰枢椎三维运动范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SMG组、PTS组及ASM组都显著减少寰枢椎的三维运动范围;ASMG组与PTS组及ASM组在屈伸及左右侧弯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左右旋转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联合Gallie法内固定在重建寰枢关节的稳定有独特的优势,更能控制屈伸及左右侧弯.为陈旧性寰枢椎不稳定或脱位患者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8.
背景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症,主要治疗方法采取后路椎板切除术,但术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的观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95-05/2004-0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12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症18例,后纵韧带骨化症2例.方法对32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获患者知情同意,术后随访半年.术前、术后2周及3个月脊髓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评定(上肢和下肢功能分别为0~4分;上肢、下肢和躯干感觉分别为0~2分;膀胱功能分为0~3分.各项0分为严重障碍,最高分为正常).术后2周,3个月及半年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的观察采用X射线片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手术前后脊髓功能.②术后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手术前后脊髓功能评估以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标准,12例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患者、18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症患者及2例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术后2周及3个月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术前分别为5.2,5.7,5.5分;术后2周分别为9.2,9.7,9.4分;术后3个月分别为11.3,11.8,11.6分).②术后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变化3例显示颈椎前屈弧度消失颈椎变直,但未见再关门及脊柱不稳现象;余29例未出现颈椎曲度异常及脊柱不稳现象.结论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短期及3个月时,仍能改善和提高患者脊髓功能评分,对颈椎的稳定性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胸腰椎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及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胸腰椎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文献,对胸腰椎结核手术入路、固定节段、融合范围、植骨方式和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确切,为大多数学者推崇。近年来单纯后路手术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固定节段以短节段或病椎间固定为主,植骨融合范围和方式以病椎间植骨融合为佳,植骨材料以自体髂骨或填塞自体松质骨的钛笼疗效最为满意。结论胸腰椎脊柱结核的最佳治疗策略尚无定论,对于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0.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70岁。因"腰痛伴发热1月余"于2016年1月11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5℃,伴全身酸痛,畏寒流涕。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予以消炎止痛等对症治疗(头孢唑肟1 g/次,2次/d)后,畏寒流涕症状好转,但腰痛逐渐加重,伴右足?趾区疼痛麻木感,MRI提示腰椎感染可能,硬膜受压,遂转入我院。入院查体:痛苦面容,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