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97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475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75篇
  2篇
中国医学   202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高伟敏  檀艳丽  薛娟  董超 《山东医药》2012,52(14):31-32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对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T-29细胞分别加入6.25、12.5、25、50、100μg/mL的Genistein进行培养,观察其生长、增殖、凋亡情况并检测其中的Bcl-2、Bax蛋白。结果 25、50μg/mL的Genistein作用48 h后,HT-29细胞的生长受抑制,凋亡率上升(P均<0.01),Bcl-2蛋白表达下降(P均<0.01),Bax蛋白表达上升(P均<0.01),呈剂量依赖性(P<0.05)。各浓度的Genistein作用48 h后对HT-29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均<0.05)。结论 Genistein既可以抑制HT-29细胞的生长及增殖,又可以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HT-29细胞Bax蛋白以及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猪急性肝损伤肝脏内不同程度炎症反应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存活率和疗效的影响.8):对照组和移植组.每组均按照低浓度D氨基半乳糖胺(D-gal,0.25 g/kg)、高浓度D氨基半乳糖胺(D-gal,0.35 g/kg)给药,分别建立2种急性肝损伤模型,诱导24 h后,对照组动物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0 mL,移植组动物门静脉移植40 mL PBS(约8×107同种异体GFP-MSCs).2 wk内观察猪肝功能变化、病理变化、血清炎症指标和移植MSCs定植存活情况.结果:低浓度D-gal组血清IL-1、TNF-α水平明显低于高浓度D-gal组,差异有显著性.低浓度D-gal移植组与低浓度D-gal对照组比较,ALT、TB和NH3在早期有显著差异(D2:232.6±57.6 vs 334.4±42.3,12.2±3.3 vs 16.0±1.2,79.7±9.3 vs 127.8±28.2,P<0.05);高浓度D-gal移植组与高浓度D-gal对照组比较,肝功能指标有改善,但无显著意义.低浓度D-gal移植组MSCs定植存活率和肝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高浓度D-gal移植组.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损伤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肝脏炎症反应的程度,炎症反应越严重,移植细胞越不易存活;相反,较低的体内炎症环境有益于MSCs定植、存活和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人胃癌原位移植裸鼠肝转移模型原发灶、肝转移灶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 方法:将裸鼠皮下传代的SGC-7901细胞株实体瘤组织块移植于裸鼠胃壁,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待其发生肝转移后取胃原发灶、肝转移灶肿瘤细胞,SRB法检测肿瘤细胞对氟尿嘧啶(5-FU),顺铂(CDDP),奥沙利铂(L-OHP),表阿霉素(eADM),丝裂霉素(MMC),长春新碱(VCR),氨甲喋呤(MTX)7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 结果:成功建立裸鼠原位移植胃癌转移模型,肿瘤原位移植成瘤率100%,肝转移率75%;7种药物中L-OHP,VCR对原发灶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高于肝转移灶,而eADM,MMC对肝转移灶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原发灶(均P<0.05);5-FU,L-OHP,MTX对原发灶与肝转移灶的抑制率具正相关性(r=0.5203;0.4424;0.3851,均P<0.05)。 结论:胃癌原位移植动物的原发灶和肝转移灶细胞的对化疗药物药敏性存在差异,以原发灶药敏检测结果指导针对肝转移灶的治疗可能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拟通过检测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耐药细胞株SGC7901/ADR中锌指蛋白139 (zinc finger protein 139,ZNF139)与侵袭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MMP-7、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的表达,了解侵袭相关基因与胃癌多药耐药性的关系,并探讨ZNF139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建立非人灵长类动物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为研究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提供细胞模型。方法 无菌分离猕猴冠状动脉,胶原酶短暂消化后采用组织黏附法分离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分选CD31阳性细胞,确定内皮细胞纯度;经前列腺素E2(PGE2)刺激后,以CCK-8法和高内涵细胞成像法分别检测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以Transwell法和Matrigel胶法分别检测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和体外成管功能。结果 猕猴冠状动脉原代细胞在10~14 d细胞覆盖培养瓶面积的80%左右,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和铺路石状。流式检测其纯度为31.7%左右,分选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再次检测内皮细胞纯度,达95%以上;PGE2能显著上调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结论 该研究成功建立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通过功能研究表明猕猴冠状动脉原代内皮细胞可以作为模拟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体外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我院MHD及PD患者BMD状况,探讨BMD与临床资料、骨代谢指标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住院及门诊随访的MHD及PD患者,透析龄均超过3个月,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血尿标本。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患者BMD状况,对骨量异常患者的BMD及患者一般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分析透析患者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 MHD组及PD组骨量异常发生率分别为57.98%,48.54%,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随着透析龄的延长,透析患者BMD下降,透析龄3年以上的PD患者比MHD患者的TScore值相对较高,两组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高龄、高透析龄、高BMI、高血磷及高ALP血症是透析患者发生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比PD患者更易发生骨量异常,且随着透析龄的延长,透析患者骨量异常发生率增高,高龄、高透析龄、高BMI、高血磷及高ALP血症是透析患者发生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B1(Serpin B1)基因H67Q位点多态性的情况及Serpin B1蛋白的水平,并对其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就诊并确诊为胃癌的350例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50例为对照组.留取外周血,应用PCR扩增联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Serpin B1基因H67Q位点在2组中的分布情况,同时检测Serpin B1蛋白的水平.将病例组和对照组按基因型再次分组,观察各基因型与Serpin B1浓度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erpin B1基因H67Q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结果 Serpin B1基因H67Q位点存在T和G2种等位基因,共发现3种基因型:野生型纯合子(TT)、杂合突变型(GT)、纯合突变型(GG).病例组GG、GT基因型频率及G等位基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外周血Serpin B1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按基因型分组后,病例组和对照组中GG基因型者外周血Serpin B1浓度水平明显高于GT、TT基因型者,GT基因型者外周血Serpin B1浓度高于TT基因型(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9.485,95%CI为2.169 ~ 44.283,P=0.006;OR值为5.105,95% CI为1.847~13.360,P=0.014).结论 Serpin B1基因H67Q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有关.  相似文献   
49.
二尖瓣超声记分及球囊大小与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所致明显二尖瓣返流的关系探讨大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科李新明,于文信,旅朝霞,方唯一大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徐文林,丁晓茜,部德秀,刘利本文总结用多普勒技术评价行PBMV治疗前后100例病人其MR的...  相似文献   
50.
探讨D-二聚体在预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价值。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63例,根据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其中DVT组28例,非DVT组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3、7 d检测患者空腹静脉血D-二聚体浓度,观察其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两组患者术后1、3、7 d各时间点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以术后第3天增高最为明显(P<0.05)。绘制术后各时间点ROC曲线发现,术后1 d曲线下面积为0.715,其中D-二聚体浓度最佳临界值为2.07μg/mL,诊断DVT的敏感性为96.4%,特异性为45.7%;术后3 d曲线下面积为0.861,其中D-二聚体浓度最佳临界值为4.35μg/mL,诊断DVT的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85.7%;术后7 d曲线下面积为0.763,其中D-二聚体浓度最佳临界值为2.69μg/mL,诊断DVT的敏感性为60.7%,特异性为82.9%。D-二聚体对于预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一定价值,其中以胃肠术后第3天血浆D-二聚体浓度升高诊断准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