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0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谢潭  邓勇  樊海宁 《临床外科杂志》2010,18(3):165-167,I0001
目的 探讨硫化氢对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门静脉压力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用雌雄各半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胆管结扎法制备肝硬化组、硫氢化钠干预组.6周后,分别测出各组门静脉的直径、门静脉的血流速度、门静脉压力、下腔静脉压力,算出门静脉血流量、充血分数、肝内血管阻力.结果 6周后,肝硬化组、硫氢化钠干预组大鼠门静脉直径增宽,血流速度减慢,压力增高,血流量增加,充血分数及肝内血管阻力均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硫氢化钠干预组与肝硬化组比较,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快,门静脉压力、充血分数及肝内血管阻力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静脉直径及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大鼠肝脏有不可逆性病理改变即假小叶形成,硫氢化钠干预组大鼠肝脏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形成不完整的假小叶.结论 硫化氢可明显降低大鼠肝硬化形成过程中门静脉压力,改善肝内微循环,延缓肝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HLA-DRB1基因与青海藏族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SSP对3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B组)、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组)和15名健康体检者(A组)进行HLA-DRB1基因位点的检测,并比较分析.我们选取HLA-DRB1*03、*07、*12、*13、*15检测基因位点.结果:55个基因位点中只有HLA-DRB1*1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基因位点差异不显著;而对HLA-DRB1*123组人群的两两比较,B组基因频率为90%,与A组(6.7%)相比显著性升高(P<0.0125,RR=13.5);C组基因频率为98.2%,与A组(6.7%)相比显著性升高(P<0.0125,RR=14);与B组(98.2%)相比,差异不显著(P>0.0125).结论:HLA-DRB1*12可能是藏族人群乙型肝炎易感基因,同时也可能是该人群乙型肝炎进展为肝硬化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75.
脓毒血症是指由细菌(或其它微生物如真菌)引发的全身炎症,其确诊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活跃的细菌感染的确实证据,但血培养不一定为阳性;②有全身炎症的临床表现,即所谓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有时人们对脓毒血症的理解有些偏颇,理解为脓肿形成和化脓性细菌产生的毒素,事实上全身感染可以不伴有脓肿形成,而"毒"也不主要是来自化脓性细菌,而是指有细菌及其毒素激发机体防御系统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此外,这一名词没有反映出全身炎症的存在,而过度的、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9)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健康者(对照组)和3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及32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MMP-2和MMP-9的水平,分析其与乳头状甲状腺癌之间的关系。结果乳头状甲状腺癌组血清中MMP-2和MMP-9的水平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甲状腺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MMP-2和MMP-9水平的检测对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肝星形细胞(HSC)增殖和氧应激的影响。方法用铁超载的方法复制肝纤维化的氧应激模型,给予外源性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和炔丙基甘氨酸(PPG,H:S合成关键酶胱硫醚-γ-裂解酶CSE抑制剂),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法和用CCK-8细胞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H2S和PPG分别作用于500μmol/L次氮基三乙酸铁(FeNTA)培养下的HSC6、12、24h细胞上清液和裂解液中H2S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通过检测HSC的增殖情况、CSEmRNA表达水平、H2s浓度和氧化抗氧化指标(MDA、SOD)来探讨H2S对HSC氧应激的影响。结果FeNTA所致的增殖HSC氧应激损伤明显增加,抗氧化能力减弱。同时,CSEmRNA表达水平低下,H2S产生减少。给予PPG后,HSC增殖显著且CSEmRNA表达受到抑制。内源性H2S随着严重的氧应激损伤进一步减少。给予NaHS后,HSC增殖减少,CSEmRNA表达和H2S产生显著增加以缓解氧应激损害和增强抗氧化能力。结论H2S对HSC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FeNTA诱导的氧应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8.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于2021年1月收治1例82岁男性“左腹壁下巨囊肿”患者,患者自述左上腹疼痛20余天,有40余年肝棘球蚴病史、牛羊等动物密切接触史和长期流行区生活史。入院后查体,左上腹可触及一大小约为10 cm×5 cm的实性包块,质韧,边界清,压痛阳性。实验室检查,棘球绦虫IgG抗体阳性。结合腹腔三期动态增强CT、腹部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后诊断为“腹腔-皮下细粒棘球蚴病”,排除相关手术禁忌症后行腹腔细粒棘球蚴包囊内囊摘除术,术中探查发现病灶沿左侧第9~10前肋间突破腹壁向外生长至皮下,与腹腔棘球蚴包囊相通。术后第7天,患者好转出院。患者口服阿苯达唑15 mg/(kg·d),早晚餐后分服,继续治疗6月。术后1月复诊,患者未诉特殊不适,行腹部、盆腔CT平扫后提示术后改变,余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索青藏高原野生田鼠是否可以作为泡球蚴感染的动物模型。方法将60只实验野生田鼠分为A组(皮下注射接种感染组)、B组(开腹肝穿刺注射感染组)、C组(经皮肝穿刺感染组),每组20只。感染3个月后观察各组大鼠的感染率、病死率。造模成功田鼠处死后分别从病灶浸润带、灶旁+50%病灶、病灶中心、液化部分、病灶边缘、病灶70%来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包虫病灶的病理结构。从感染病灶中提取原头节,进行体外培养。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A、B、C组田鼠泡球蚴感染的成功率分别为60%、80%、7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38,P=0.126)。A、B、C组田鼠泡球蚴感染的病死率分别为5%、20%、1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01,P=0.107)。将造模成功的田鼠病灶切片,从浸润带(灶旁2~3 mm)、灶旁+50%病灶、病灶中心(无液化部分)、液化部分、病灶边缘(不含正常组织)、病灶70%来进行HE染色,镜下可见被红染囊泡的角质层较薄、不连续,囊泡外可观察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所有切片中均未发现原头节。随后将病灶组织体外培养并染色,可发现大量存活原头节,不着色且有活动性。结论本研究证实高原野生田鼠作为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种,可以作为泡球蚴感染的动物模型,皮下接种感染泡球蚴是一种较合适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80.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包括由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幼虫病,单房/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绦虫引起的幼虫病,多房棘球蚴病.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寄生虫病,属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在青海省,包虫病被列为重点防治寄生虫病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肝泡状棘球蚴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是一种特殊类型寄生虫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建国初对包虫病的认识只是空白,截止1996年,全国泡型包虫病患者约600例,目前遍及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四川、西藏等地,黑龙江和辽宁也有罕见报道.该病慢性损害肝组织,在肝内浸润生长,晚期像癌症一样转移侵及其他脏器,被称为“虫癌”,预后不容乐观[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