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趋化因子(chemokines)是一类小分子分泌性蛋白质,具有募集、活化特定白细胞的功能,并且对炎症反应的启动以及维持有着重要作用。趋化因子根据其分子氨基端两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位置,分为4个家族:C-X-C,CC,C和CX3C。单核细胞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MRI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髋臼发育情况的分析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单侧DDH患儿共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侧为病例组,健侧为对照组;根据年龄分为三组:婴儿组(<1岁)14例、幼儿组(1~3岁)38例及儿童组(4~13岁)24例.比较各组间髋臼深度、骨性髋臼指数(BAI)、软骨性髋臼指数(CAI)的差异,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同时分别测量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髋臼软骨在前上、顶上、后上三个方向的分布情况.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髋臼深度为(5.54±2.32) mm和(9.32±2.91) mm、BAI为(33.65±5.08)°和(23.12±5.28)°,CAI为(20.86±6.38)°和(12.81±4.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14.82、9.56,P均<0.05),BAI、CAI呈线性正相关(r=0.88、0.74,P<0.05);病例组中婴儿组、幼儿组及儿童组髋臼深度分别为(4.31±0.42)mm、(4.69±1.74)mm及(7.31±2.7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8,P<0.05),BAI分别为(29.16±5.03)°、(34.95±4.50)°及(33.12±5.69)°,CAI分别为(16.80±5.21)°、(21.53±6.49)°及(20.91±6.40).,BAI、CAI在幼儿组及儿童组呈线性正相关(r=0.70、0.66,P<0.05).幼儿组及儿童组中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髋臼软骨分布在前上、顶上、后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运用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DDH的髋臼深度、BAI、CAI、多方向髋臼软骨的测量,为临床评估髋臼发育情况提供更多的影像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背景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期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PD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根据不同运动症状可将PD分为不同亚型,不同运动分型PD患者在发病因素、病理生理过程等方面存在差异。然而,目前对于PD,尤其是早期PD的非运动症状研究较少。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运动亚型早期PD患者在认知功能、额叶功能、情绪和睡眠情况、自主神经功能等非运动症状方面的差别,探讨非运动症状与早期PD运动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3月浙江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116例早期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障碍学会-统一帕金森病评估量表(MDS-UPDRS)将其分为震颤为主型(TD)组、姿势不稳/步态障碍型(PIGD)组及混合型(IT)组。比较三组早期PD患者一般临床资料、MDS-UPDRS、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老年抑郁量表(GDS-30)、情感淡漠评定量表(MAES)、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自主神经量表(SCOPA-AUT)的评估结果。结果 TD组、PIGD组、IT组分别为76例、32例、8例。三组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出现频率和严重程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FAB、GDS-30、MAES、SCOPA-AUT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的非运动症状是PD的常见症状,在PD早期就可以出现,PIGD型和IT型的非运动症状较TD型严重,对早期PD患者进行合理的运动分型有助于在临床诊疗中更有效地评估PD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并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4.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减少其并发症和复发率。方法 采用后路松解、胫前肌外移、Evans和Iizarov等手术治疗5个月 ̄14岁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3152例(484足),按Garceau疗效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导航模板,探讨提高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T?nnis三联截骨术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13例患儿,分为3D打印组(7例)和传统手术组(6例),记录两组患儿术前骨盆Sharp角,中心边缘角、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射线暴露次...  相似文献   
2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feasibility of closed reduction with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ing and open reduction with Kirschner wire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obviously displaced radial neck fractures in children. Methods From July 2006 to December 2007, 18 children with types Ⅱ and Ⅲ O' Brien radical neck fractures were admitted to Nanjing Children' s Hospital. Of all, six children received open reduction and fixation with Kirschner wire and six weeks of cast immobilization; the other 12 children received closed reduction and fixation with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 and three weeks of cast immobilization. The children were followed up for mean 12 months to investigate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elbow joint and presence of complications. Results All children achieved excellent clinical outcomes, without excessive radial bone growth, early closure of radial bone marrow, bone bridge formation or ectopic calcification around the joint. According to Tibone and Stoltz' s clinical evaluation methods, closed reduction with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ing had less trauma, faster recovery,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better cosmesis than traditional open reduction with Kirschner wire fixation for children with obviously displaced radial neck fractures. Conclusion Closed reduction with 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ing is a better option for obviously displaced radial neck fractures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   
27.
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6岁及以上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39例(48髋),平均手术年龄8.5岁,有8例(11髋)为手术后再脱位的患儿.手术方式有Salter骨盆截骨术4例(6髋),Pemberton髋周截骨术19例(22髋),Dega截骨术12例(16髋);Westin截骨术4例(4髋).其中髋臼软骨有明显缺损,软骨下松质骨部分裸露23例(28髋),取自体股骨近端游离骨膜移植修复.全部病例均行股骨粗隆下去旋转短缩截骨,短缩2~4.5 cm(平均2.8 cm);去旋转25°~45°(平均32°),保留股骨颈前倾角10°~15°,股骨截骨处以鹅头钉或四孔钢板固定.结果 术后获得随访36例(45髋).随访时间5~10年(平均7.2年).随访结果按Mckay临床疗效标准,优17髋(37.8%)、良18髋(40.0%)、可6髋(13.3%)、差4髋(8.9%),优良率达77.8%;按Severin X线评定标准,优19髋(42.2%)、良17髋(37.8%)、可7髋(15.6%)、差2髋(4.4%),优良率达80.0%.术后髋臼指数平均降至18°;CE角平均30°;髋臼覆盖率达平均95%.术后半脱位2例(4.4%),股骨头缺血坏死4例(8.9%),髋关节功能障碍(屈曲<60°)6例(13.3%).结论 大龄儿童DDH病理改变复杂,术前应根据X线片、CT等检查予以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术中松解内收肌和髂腰肌,联合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术,力争达到头臼中心性复位,并在此基础上重建髋臼;对关节软骨面缺损明显者,可移植自体游离骨膜予以修复;术后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持续被动活动等,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再脱位、关节僵硬、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8.
异种关节软骨与MSCs体外共同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供一种新的种子细胞获得方法,解决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软骨数量不足的困难。方法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诱导分化后与兔的关节软骨细胞按不同比例共同培养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细胞表型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2种细胞共培养4周后,混合培养显示正反馈调节软骨细胞的增殖,软骨细胞外基质、SOX9、Ⅱ型胶原基因表达增加,软骨细胞生成明显增加。结论间充质干细胞以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调节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的转化。  相似文献   
29.
儿童椎间盘钙化症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儿童椎间盘钙化症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32例椎间盘钙化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32例均住院枕颌带牵引治疗。结果:24例牵引治疗7-10例后症状完全消失,6例合并环枢关节半脱位者牵引治疗10-14天后症状完全消失。X线片显示环枢关节已复位;2例有神经受压症状者牵引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儿童椎间盘钙化症属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诊断并不困难,枕颌带牵引治疗效果好,即使存在神经压迫症状,仍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0.
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2 0 0 0年 4月~ 2 0 0 0年 11月采用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10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10例 ,男 9例 ,女 1例。年龄 16~12 0天。体重 2 7~ 8kg。并发肺炎 3例 ,Ⅱ°营养不良 3例 ,Ⅲ°营养不良 1例。同期剖腹手术组 15例 ,均为男婴 ,年龄 2 9~ 12 0天 ,体重 3~ 9kg。二、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 单次骶管阻止麻醉。患儿仰卧位 ,于脐上作小切口 ,Veress针穿刺入腹 ,注水通畅后 ,注入CO2 ,其压力为 12~ 14mmHg ,拔出穿刺针。在该处用 5mm套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