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小儿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很常见的是畸形。我院1978年3月~1985年3月对此病根据年龄、病因、畸形程度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手术方法。迄今已手术治疗115例,186只足,近远期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导如下:本组115例,186只足,其中男80例,女35例,另:女=2.6:1,右侧31例,左侧33例,双侧51例。其中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4例(133只足)小儿麻痹后遗症26例(30只足),脑瘫6例(12只足),多关节挛缩症4例(5只足),隐性脊柱裂2例(3只足),腓总神经损伤3例(3只足)。  相似文献   
142.
小儿膝关节滑膜肿瘤范毓华黄禄基楼跃作者单位:210008南京市儿童医院骨科我院1985~1995年行膝关节手术65例,其中因滑膜肿瘤手术的患儿12例(18.46%),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6例,女6例,年龄2~13岁。其中滑膜血管瘤3例...  相似文献   
143.
儿童臀肌挛缩致骨盆倾斜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臀肌挛缩致骨盆倾斜的发生机制、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臀肌挛缩致骨盆倾斜患儿术前检查均发现有双下肢不等长,假性长肢侧髋关节内收明显受限,骨盆前后位X线片示骨盆倾斜角5°~28°,平均15.5°;术中除松解挛缩的臀大肌及其筋膜外,探查发现髋关节外展肌明显挛缩,予以彻底松解。结果36例臀肌挛缩致骨盆倾斜患儿术中发现除假性长肢侧髂胫束、臀大肌筋膜及前外侧肌纤维纤维化挛缩外,髋关节外展肌明显挛缩,其中仅臀中肌挛缩者5例(13.9%),仅臀小肌挛缩者21例(58.3%),臀中、小肌均有挛缩者10例(27.8%)。手术松解挛缩的臀中肌和/或臀小肌以及髂胫束、臀大肌筋膜及前外侧肌纤维,恢复假性长肢侧髋关节内收功能和双下肢等长。随访32例,平均随访3.5年。27例完全矫正;5例髋关节内收轻度受限,其中3例仍有轻度骨盆倾斜,患肢长0.5~1.5cm。无一例出现髋关节外展肌力减弱。骨盆前后位X线片显示29例术后骨盆倾斜完全消失,3例骨盆倾斜角残留5°~10°。结论儿童髋关节外展肌挛缩是臀肌挛缩导致骨盆倾斜的主要原因,尤以臀小肌挛缩发生率高,且位置隐蔽。对臀肌挛缩伴有骨盆倾斜者,手术中应注意探查髋关节外展肌,对挛缩明显的予以彻底松解。  相似文献   
144.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外侧克氏针固定常见方式的稳定性进行对比评价,为临床固定方法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名健康发育儿童,使用螺旋CT对志愿儿童肱骨进行水平扫描,以Dicom格式文件储存所得的扫描图像.使用Mimics 13.1及3-matic 5.1数字化三维医学影像软件、ANSYS10.0有限元处理软件,建立儿童肱骨远端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生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将ProE 2.0软件中生成的克氏针模型导入骨折模型并装配,设定边界及载荷条件,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予模拟侧方弯曲和扭转实验,分析不同外侧克氏针固定方式下骨折模型的最大位移值和转角值.[结果]成功建立了不同外侧克氏针固定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模型,并予模拟力学实验.从侧方弯曲实验结果看,外侧3枚克氏针固定模型最大位移值为4.92 mm,明显小于其他模型,抗内翻稳定性最强;从扭转实验结果看,外侧3枚克氏针固定模型的最大转角值为1.29.,亦小于其他模型,抗扭转稳定性最强.[结论]肱骨髁上骨折外侧3枚克氏针分散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强.临床上对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后肘关节肿胀明显、肱骨内上髁触摸不清的患儿,可行外侧3枚克氏针分散固定,达到稳定骨折断端的结果,且避免损伤尺神经,更降低了术后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疲劳的相关因素及其存在的可能机制。方法人组PD患者73例,采用疲劳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评定患者是否存在疲劳,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病程、用药情况,并进行UPDRS、Hoehn—Yahr分期、汉密顿抑郁量表(HMDS)、PD自主神经症状量表(thescale for outcomes in PD for autonomic symptoms,SCOPA—AUT)等评定,比较疲劳组(FSS分值/9〉4)和非疲劳组(FSS分值/9≤4)在各方面是否存在差别。结果73例参与疲劳评价的PD患者中,56例(76.7%)存在疲劳。日常生活能力、运动障碍、治疗的并发症、自主神经功能及HMDS与疲劳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PDRS第二部分评分及HMDS是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疲劳是PD患者的常见非运动症状,日常生活能力、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及抑郁对疲劳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局灶性骨感染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期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的22例慢性局灶性骨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为(5.6±3.5)岁,范围为1~13岁;股骨16例,胫骨5例,腓骨1例;患侧为左侧12例,右侧10例。初次就诊时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10例,跛行8例,局部肿物3例,股骨外翻伴步态异常5例,不愿站立1例,症状持续时间为(3.2±4.1)个月,范围为7 d至12个月,均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入院后完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结核菌素试验、T细胞斑点检测等。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平扫+重建、磁共振成像检查。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患肢病灶刮除术。结果4例C反应蛋白升高,5例白细胞升高,8例淋巴细胞升高,3例中性粒细胞下降,2例血红蛋白下降,1例血沉升高,4例降钙素原升高。结核菌素试验、T细胞斑点检测均无明显异常。3例骨质破坏周围无硬化骨,17例骨质破坏周围有硬化骨,4例骨皮质增生肥厚,5例股骨远端外翻畸形。病理诊断提示病灶内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均为阴性。随访时间为(2.7±3.8)年,范围为1个月至4年,无切口感染、病理性骨折、骨感染复发等发生。结论儿童慢性局灶性骨感染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表现复杂,易误诊漏诊。早期积极行病灶刮除术,根除感染灶,是改善症状、防止畸形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7.
目的:通过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修复儿童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观察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和临床应用疗效。方法:①动物实验:实验于2002-03/10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完成。选用新西兰幼兔24只,将幼兔股骨头全层关节软骨用利刀切除其表面积的20%以上,制造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2只,自体游离骨膜移植组取同侧股骨全层游离骨膜,将骨膜生发层朝向关节腔移植于软骨缺损区;对照组仅同法切除股骨头关节软骨。分别于术后第4,8,12,24周取其股骨头制成标本,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情况进行大体及组织形态学观察,并用Wston-blot法检测修复组织中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②临床实验:选择2000-01/2005-06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骨科手术治疗髋关节脱位时,采用自体游离骨膜移植修复髋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的患儿39例(48髋),监护人均知情同意。术后定期随访检查。髋关节脱位术后疗效根据临床功能及X射线检查结果进行评定:积分16-20分为优,11-15分为良,6-10分为可,<5分为差。结果:①动物实验:自体游离骨膜移植组术后第4周幼兔股骨头软骨缺损被光滑、不透明的类软骨组织替代;12周后软骨缺损由透明的软骨样组织修复;24周后则完全被近似正常的透明软骨修复。对照组术后24周股骨头软骨缺损仍由纤维样组织覆盖。自体游离骨膜移植组术后第4周起软骨缺损修复组织中Ⅱ型胶原蛋白呈持续高表达。②临床实验:39例患儿48髋均获随访,随访18-36个月18例22髋,37-54个月14例16髋,55-72个月7例10髋,平均32个月。髋关节脱位术后疗效优19例25髋(52.1%);良12例10髋(25.0%);可7例8髋(16.7%);差3例3髋(6.2%),优良率达77.1%。结论: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幼兔自体游离骨膜移植3个月后基本完成了游离骨膜向关节软骨的分化,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临床实验证实,在手术治疗儿童髋关节脱位时,移植自体游离骨膜修复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能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8.
楼跃  夏榕圻 《江苏医药》1994,20(11):644-644
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多因对小儿肘部解剖特点及外伤的临床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误诊、漏诊或治疗不当所致。我院1982~1992年间手术治疗1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3例中男10例,女3例。年龄4~14岁,平均7.5岁。病程4周~3.5年,平均6.2月。X线检查显示:l型7例,皿型5例,IV型1例。2例尺骨像突缘轻度骨增生。手术方法:采用B0yd切口于尺骨上1/3段,作长斜形戴骨,彻底纠正尺骨的成角畸形。再切开关节囊,清除关节内的纤维康痕组织,以恢复肘关节的正常解剖关节。若尺骨成角畸形纠正后,烧骨头位置明显上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